友快網

導航選單

頸動脈斑塊有症狀嗎?閉塞就是腦血栓!神經內科醫生告訴你真相

何為頸內動脈斑塊?

從嚴格意義上來說,頸動脈斑塊不是一種疾病,而是像餅乾樣的碎屑附著在了頸動脈的血管壁上,引起的病理改變,更多見於“頸動脈分叉處”。

頸動脈是向大腦提供血液的主要血管,承擔腦組織85%的血液,若是頸動脈出現斑塊,會影響到正常血流,使腦部供血不足,一不小心就可發生腦卒中。

頸動脈狹窄可能會出現的症狀

頸動脈狹窄主要是引起視覺、聽覺、運動、感受等功能的變化,如記憶力減退、視力下降、黑蒙、一側肢體的無力、語言含糊、流口水、突然摔倒等,都可能是頸動脈狹窄的一些早期的表現。

除了頸動脈供應的範圍,供應大腦的血管後面有兩根叫椎動脈,椎動脈是供應小腦和丘腦的兩根重要的血管,小腦主要管人體的平衡功能。如果椎動脈狹窄的話,會造成人走路不穩、聽力障礙、吞嚥困難等,甚至出現眩暈,就是眼睛一閉上房子就會轉。

另外,椎動脈還供應丘腦的部分功能,丘腦掌管的是人的感覺和意識狀態。如果椎動脈狹窄,有時會引起猝死,就是呼吸心跳突然停掉了,所以一定要重視。如果能在24小時以內恢復的話,叫做“小中風”。

小中風表現為突發的肢體無力或者癱瘓、感覺障礙、突然不會講話了,單眼暫時失明,有時還伴有短暫的意識障礙,它發生的時間大概是幾秒鐘,有的時候可能是幾分鐘。

如果有了小中風的發生,那就表示頸動脈狹窄已經很嚴重了,這時候要非常的重視,趕緊去醫院看。到了這時,如果再不重視,可能就會導致腦梗死,引起完全性的腦卒中。腦卒中以後,神經功能的障礙就不能恢復了,會造成致殘和致死。

神經內科醫生教你:頸動脈血管檢查的4種常用方法

有了這些症狀以後,怎麼辦呢?而且,早期的頸動脈狹窄不一定會出現症狀。頸動脈狹窄的檢查有2種方法,一是透過臨床表現做常規的體檢。二是藉助儀器裝置,來發現頸動脈狹窄和狹窄的程度等。

一、頸動脈超聲檢查

首選做頸動脈的彩超,有利於評估區域性的血流速度、狹窄的程度、斑塊的性質,還可評估斑塊表面是不是光滑、光整的。

頸動脈狹窄的時候,區域性的血流速度會增快,正常情況下一般每秒不超過100釐米。如果超過100釐米了,說明區域性有狹窄了,流速越快說明區域性的狹窄程度越高。

如果做彩超,發現很小的“穩定性斑塊”,不用緊張,一般這樣的斑塊是穩定性斑塊,不容易脫落和破裂,且斑塊引起的狹窄程度小於50%時,不容易引發腦中風。

要是穩定性斑塊引起的頸動脈狹窄超過50%,或者是潰瘍性斑塊,就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要經常做複查,如每半年做一次超聲複查。臨床上界定的手術干預標準是,頸動脈狹窄超過70%可能就要手術干預了。但是,檢測出來是潰瘍性斑塊的話,手術干預的標準就會放寬到50%左右。

二、CT血管造影

準備做手術之前,還要再做頸動脈的CT血管造影檢查。因為打了造影劑會增強血液的顯影,這樣就可以看到血管哪裡有血液,看不到血液的地方就說明那裡堵了。CT血管造影可用來評判斑塊的大小、斑塊的鈣化情況,還可以來評判狹窄的程度。

三、磁共振血管造影

頸部斑塊與狹窄還可以進行MRI檢查,比較適用於一些腎功能不全的病人。但是,對裝心臟起搏器和有幽閉恐怖綜合症的人,一般是不能選擇磁共振血管造影的。

四、數字減影血管造影

做了彩超、CT、磁共振,還是不確定要不要手術,那就做一個叫DS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大部分的病人都是決定要接受微創的支架手術以後,才做這個檢查。檢查的同時,證實頸動脈狹窄超過70%以上,可能就需要繼續治療了。

疏通頸動脈,預防腦卒中

頸動脈斑塊的出現是循序漸進的,但隨著斑塊的繼續發展,可能帶來很多心腦血管的健康問題。要在發現頸動脈出現斑塊時,及時的進行干預治療,可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頸動脈狹窄30%以下,斑塊發生潰瘍的機會很小。而超過50%的狹窄以後,斑塊發生潰瘍的機率就大大的增加了。如果狹窄超過50%以上,可能需要透過藥物干預。如果頸動脈狹窄超過70%了,又暫時不想手術,需要服用一些藥物來控制頸動脈狹窄的程序,達到預防中風的作用。

頸動脈狹窄的手術做完以後,後續的藥物治療非常重要。不同的手術術後服用的藥物不同,而且藥物的使用需要考慮適應症、禁忌症、副作用等,具體服用哪種藥物或者聯合用藥,還要由臨床醫生來確定,所以一定要謹遵醫囑。

嚴重的頸動脈斑塊狹窄,可以行頸動脈內膜切除術、頸動脈支架成形術,介入手術的優點在於微創,創傷小,改善狹窄,恢復血流。因此,對於頸動脈斑塊應早發現,早診治。

上一篇:成年人春天犯困正常嗎?專家提醒,警惕是中風前兆!
下一篇:結腸傳輸試驗,流程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