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光緒為何不除掉反對慈禧,獨自把持朝政?這三個原因限制了光緒不想

晚清時期,清王朝陷入了內外交困的局面,在此局面下,清朝統治者也開始了反思,進行了維新變法,就比如戊戌變法。光緒皇帝試圖透過一次大規模的變法,

將即將崩潰的清王朝給拉回來,但他還是太年輕了,且不提這次的變化是否能改變局面,就連變法都沒有執行下去,直接被以慈禧太后為首的守舊派,直接將變法給中斷了。那麼問題就來了,

光緒為何不除掉反對變法的慈禧,獨自把持朝政,這樣不是就能把變法推行下去了嗎?其實不是光緒不想,而是這三個原因限制了他。

原因一:軍隊不支援變法

縱觀歷朝歷代那些成功的變法,背後都有著強大的社會力量作為支援,而這些力量中,最為關鍵的便是軍隊,但清朝末期的軍隊不可能支援變法。我們來看一下清朝末期有哪些軍隊,25萬的八旗軍隊,46萬的綠營兵,還有30萬的邊防軍。

這些軍隊都是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他們不可能會支援變法。支援變法的軍隊當然有,比如袁世凱的新軍,但這支軍隊總人數也不過7000人,在百萬清王朝舊軍隊面前不堪一擊。

而且新軍的首領袁世凱,也是長期持一個模稜兩可的態度,一直在新舊兩派力量前搖擺。光緒皇帝一直以為袁世凱是支援自己,因為變法是符合雙方利益的,但令他沒想到的是,袁世凱最終還是在慈禧太后面前出賣了他,這也直接導致變法的失敗。

所以從這個條件來看,戊戌變法是不可能成功的,如果沒有足夠強的支援力量,別說執行讓社會大變革的變法,就連政令能不能推行下去都是一個問題。

原因二:不符合孝道

我國自古以來,便是一個以孝治天下的國度,不管是平民百姓,還是王公貴族,都將孝這個字深深的刻在了心底。

慈禧雖然不是光緒的親生母親,但光緒在很小的時候,就來到了皇宮之中,一直是慈禧照顧長大,兩人雖然沒有母子之名,但卻有了母子之實。也就是說,如果光緒要除掉慈禧,在大家看來,除掉的並不是阻攔他變法的人,而是除掉自己的母親,手下人根本不可能支援這樣“不孝”的做法。

原因三:慈禧手中掌握極大的權力

在大多數時候,皇帝是能夠掌握天下權力的,但晚清時期,恰恰就是一個特殊的時期。那時大臣們效忠的都是慈禧,並不是光緒皇帝,他無論想做什麼事,都必須要得到慈禧的同意才行,否則就沒有人會執行他的命令。

而且慈禧不僅有著眾臣的效忠,天下的軍隊支援的也是她,那段時期的光緒皇帝,只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皇帝。他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先穩固自己手中的權力,然後再執行表變法,而不是在自己權力都沒穩固的時候,就貿然向掌握天下權力的慈禧發起進攻。

上文所說的三個原因,無論是哪個原因,都不是光緒皇帝能夠承受得起的,而除了這三個原因外,還有一個更大的原因,那就是如何分配利益的問題。在戊戌變法之前,清朝也做過變法,比如洋務運動,那為什麼此前的變法,守舊派能夠支援,而戊戌變法就不支援?

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以前的變法,並沒有廢除舊制,守舊派的利益並沒有受到影響,反而還能得到不錯的收益,所以守舊派都支援變法,有了大家的支援,變法才能成功推行下去。

而光緒皇帝的變法就不同了,他是激進式的變革,就比如廢除科舉的那道命令,就讓天下人群情激憤。那時我國已經實行了一千多年的科舉,結果到了這裡,突然就將科舉制廢除了,沒有誰能夠接受。

所以在這個命令釋出後,大量年輕人站了出來反對變法,因為他們以後不能走科舉了,那這麼多年的書不是白讀了

。所以說光緒此次的變法,從一開始就註定了失敗,他並沒有考慮大多數人的利益,只看到了變法成功後的美景。

結語:

所以後來的事情就很正常了,慈禧太后趕回了紫禁城,將光緒皇帝軟禁了起來,對外宣稱皇帝生病了,然後廢除了一切變法,又重新實行舊制度,彷彿清末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次變法一樣。戊戌變法雖然失敗了,但在客觀上也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為中國近現代的前進,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是非常有意義的一次變法。

參考資料:

《獄中題壁》

《清史稿》

上一篇:李甲為何自掏腰包贖身自備乾糧私奔?李甲為何能得到李甲的愛情支援
下一篇:韓國遭到洪水肆虐,一塊石碑上刻著中文字,專家研究後竟直言:恥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