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最短命的變法:戊戌變法常見的謠言

戊戌變法作為一場只有百日的維新運動,從定性上說,這場變法被稱作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然而關於這場變法的很多認知其實存在著誤差,也就產生了許多謠言,很大程度在於早期關於戊戌變法的認知來自於康有為本人的著作,而隨著清宮檔案研究的深入,以及對同時代其他人的筆記研究,可知康有為在很大程度上誇大了自己的作用,同時由於康黨的一些造勢,又刻意篡改了一些歷史資訊。本文就對戊戌變法中常見的謠言進行澄清。

戊戌六君子就義

謠言一:光緒完全是傀儡

光緒絕不是純粹的傀儡皇帝,固然慈禧壓在他的上頭,然而這不代表光緒無權,早在光緒十五年光緒成年,慈禧就理應歸政,當然對於這個歸政慈禧自然不會完全放權,但是對於朝臣來說,皇帝已經成年而太后逐漸老邁,就算後黨現在再怎麼得勢,日後太后一死,必然會引來皇帝的清算。很多人把光緒想成漢獻帝,這顯然是不對的,曹魏是擺明了準備改朝換代,曹操死了,還有曹丕,而光緒和慈禧這邊,慈禧又沒要當女皇的心思,老太后一死,光緒帝就自然而然接管了最高權力,對於朝臣來講並不是一味把寶壓到慈禧這邊,關於這次歸政,怎麼歸,歸到什麼程度,其實很有講究。

光緒的親生父親醇親王當時對於慈禧歸政提出了六條建議:一,軍國大事皇帝恭請皇太后裁奪;二,緊要的奏章先恭呈慈禧,次日再召見軍機大臣指示遵行;三,簡放大員及各項要差由皇帝奏明皇太后次日再降諭旨;四,京內折件傳旨後另繕清單恭呈慈覽;五,外省折報硃批發下後另繕清單恭呈慈覽;六、諭旨及電奏由皇帝隨時斟酌恭呈慈覽。

然而到了最後軍機處擬定的“歸政條款”中,僅僅保留了三條建議,刪去了“軍國大事皇帝恭請皇太后裁奪”、“緊要的奏章先恭呈慈禧,次日再召見軍機大臣指示遵行”、“諭旨及電奏由皇帝隨時斟酌恭呈慈覽”。

光緒帝

刪除了三條,意味著軍國大事光緒有權自行決斷,而不是必須要慈禧點頭,緊要的奏章軍機處可以先自行參看,而不是等慈禧看過,而保留的部分,則是光緒需要在下了決斷之後再給慈禧過目,但注意是先下決斷後過目,同時慈禧保留了重大的人事任命時的人事權。

以上的歸政自然不是全面放權,但把光緒視作傀儡,卻也是絕對錯誤的。

謠言二:慈禧對戊戌變法的態度

在簡單粗暴的劃分中,慈禧代表的後黨必然都是頑固派,必然對戊戌變法是全面抵制的,這顯然是極其粗暴的劃分了。甲午之後,變法圖強已經是勢在必行,不變法、不圖強,大清都沒了,還爭什麼爭,實際上在不損害自身利益的時候,慈禧並不是對變法持反對態度的。變法之前,新派官員張蔭桓跟日本駐華公使矢野文雄與談話時,張蔭桓說“太后也有改革之意見”,矢野說:“太后原本即是喜歡革新派之人,故皇帝翻然歸向革新之說,可使皇帝與太后之親情更加密切……”實際上無論是前面的洋務運動,還是後來的清末新政,都是慈禧大力支援的,能夠維繫她統治的改革,她有什麼道理反對?

慈禧

前面說了,光緒下得重大決定在事後需要給慈禧過目,戊戌變法正式開始,可以光緒下《定國是詔》為起點,這麼重要的詔書,慈禧必然是看過的,如果慈禧不同意,肯定立刻就會有動作,而不是等待到百日之後。而翁同龢對當天日記更是寫道:

是日上奉慈諭,以前日御史楊深秀、學士徐致靖言國是未定,良是,今宜專講西學,明白宣示等因,並御書某某官應准入學,聖意堅定。

慈諭就是慈禧之意,就是說翁同龢表示作為變法開端的《定國是詔》是經過慈禧認可的。

同時現有的史料關於慈禧對變法初期的態度有的記錄是勉強同意,有的是記錄是相當贊成,但是強調光緒不要操之過急,慈禧勉強同意的記載出自康有為一派的記錄,“由他去辦,俟辦不出模樣再說。”而沃丘仲子的《慈禧傳信錄》則明確表示對於慈禧來說“變法乃素志”,還記載慈禧對光緒說“苟可致富強者,兒自為之,吾不內製也。”意思是對光緒說,能跟富強的改革,你放手去幹,但是慈禧強調光緒不能更衣冠,易正朔,得罪祖宗。

可以說慈禧在變法初期的態度是支援的,至於後面光緒在變法中操之過急,甚至想要藉助變法進一步奪權,而康有為也是瞎操作一通,威脅到了慈禧的地位,自然慈禧就要毀掉這場變法了。

謠言三:戊戌變法的主導者是康有為

就像開頭所說,康有為被視作戊戌變法主導者,很大程度就是他自抬身價,這場變法要說誰是主導者,那就是隻能是光緒帝。整場戊戌變法,光緒僅僅只召見過康有為一次(康有為一派說見過兩次,但光緒帝的詔書明確說自己只見過康有為一次),而梁啟超甚至沒有得到過光緒帝的召見,自始至終康有為只是一個小小的工部主事。

康有為

戊戌變法雖是救亡運動,但也涉及光緒跟慈禧的權力之爭,才最終導致的失敗。這個緣由可追溯到甲午之戰,當時親政不久的光緒帝可謂急著樹立威信,強力要求主戰,結果甲午的一敗塗地,使得光緒威信大失,戊戌變法對於光緒帝來說,也是希望透過變法塑造一個新的政治格局,讓後黨在新格局中難以自立。

光緒朝漢臣可分為南北兩派,南派的領軍人物就是光緒的老師翁同龢,正常來說,他該是光緒的鐵桿支持者,然而翁同龢對於光緒跟慈禧在變法的未來可能存在的爭鬥,選擇了以自己南派利益為主,想要慈禧和光緒繼續保持較為平和的狀態,為此就遭到光緒的罷黜。同時光緒為了能方面接受各處的上書,直接罷免了禮部六堂官,同時提拔了多名軍機章京後面更超擢袁世凱,所作所為可用激進形容了。

除非康有為有腦控術,否則就憑一次見面,他能操縱光緒幹下這麼多事兒?

光緒

謠言四:光緒命康有為解決慈禧

由於光緒操之過急,逐步引來慈禧對他奪權的警惕,再加上康有為曾提出中日合邦,由伊藤博文主持大權的奇談怪論,被御史抓住奏報了慈禧,慈禧認為康有為此人有顛覆大清統治的意圖。

在戊戌變法的最後階段,光緒曾經發過密詔,這份密詔是給楊銳的,被康有為稱作是光緒帝讓他孤注一擲,也是康有為後面準備圍頤和園,殺榮祿的“法理”所在。然而這份密詔的原件在後來被楊銳的後人上交給了國家,算是還原了歷史真相。

而登進通達英勇之人,令其議政,使中國轉危為安,化弱為強,而又不致有拂聖意(慈禧之意)。爾其與林旭、劉光第、譚嗣同及諸同志等妥速籌商,密繕封奏,由軍機大臣代遞,候朕熟思。

光緒的意思是讓楊銳、林旭、劉光第、譚嗣同等人趕緊籌劃磋商一個辦法,既能讓變法繼續施行,也別讓自己跟慈禧鬧得太僵。其實光緒這時候應該是有點慫了的,光緒在給了楊銳密詔之後,他對慈禧的態度是進一步退讓的,他隨後又透過詔書向慈禧解釋,自己這麼久僅僅只召見過康有為一次而已,當時有很多謠言(可能是康有為宣傳的)說康有為有自由進宮的權力,所以光緒特別解釋了一下,並且說自己不讓康有為繼續在京城待著了,要讓他去上海辦報紙。

結果康有為拿著雞毛當令箭,搞了一出錮後殺祿的計劃,於是光緒帝被坑,整個維新派也被坑,若是沒這手錮後殺祿的操作,慈禧不見得對維新派痛下殺手。

戊戌六君子

謠言五:戊戌變法失敗是因為袁世凱的告密

這個謠言屬於搞錯了時間順序,是先有的慈禧決定停止變法再度訓政,才有的康有為要孤注一擲,派譚嗣同拉攏袁世凱搞武力政變,袁世凱選擇告密,前者發生在9月18日,後者發生在9月20日。

袁世凱告密與否都不影響大局,他手裡只有七千小站新軍,而京城守備兵力不下十萬,袁世凱有多大自信能打贏十多倍的敵軍?何況哪怕讀過三國演義的都知道,囚禁太后,殺死宗室,讓上位者揹負不孝的惡名,幹這種事兒的大臣多半會成為為上位者開脫的替罪羊(比如成濟),袁世凱就算成了很可能也會被光緒殺了以儆天下。於是袁世凱果斷不幹這種沒好處的事兒,告訴了榮祿。

袁世凱

上一篇:傳世書畫、文物的年代、地域標稱
下一篇:《錯換人生》事件的最新發展:許敏的索賠費用增加到791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