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清初滿人有十萬騎兵,他們是如何滅掉明朝百萬大軍和百萬義軍的?

崇禎時期,明王朝全國正規軍的數量在145萬左右,李自成和張獻忠的起義軍兵力加在一起也有百萬之眾。

清軍入關前後,總兵力在20多萬人。

其中滿洲八旗的軍隊大約 10萬餘人,還有蒙古八旗,和遼東漢人為主的漢人八旗,吳三桂帶領的軍隊5萬人左右,幾方軍隊總共20多萬人。

由於種種原因,上述數字不是絕對準確,但是總體上是沒錯的,那就是清軍陸續吃掉了比自己多10倍的明軍和義軍。

為什麼清軍對以少勝多?原因有以下幾個:

朝廷腐敗

任何一個王朝的開國皇帝都希望自己的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他們都注意休養生息、減輕百姓負擔,都反腐倡廉,整頓吏治。可是到了最後都難逃滅亡命運,這是歷史規律,也是自然規律。

就像一碗飯,你不管是放在低溫和高溫環境下,總有發餿變質的時候。秦漢唐宋,哪一朝哪一代都是如此,到了末期時,腐敗盛行,積重難返,沉痾難消,開國皇帝轉世活過來都沒有救。

朱元璋對貪官恨之入骨,反貪力度空前絕後,用了剝皮抽筋酷刑,但是不受制約的權力,決定了腐敗難以根除。

朱元璋為了防止太監專權,定下宦官不得參政的鐵律。結果呢,從朱棣開始,太監就開始受到重用,太監專權現象層出不窮,愈演愈烈。毫不誇張地說,是太監玩死了明朝皇帝。

除了太監,朱元璋還擔心丞相專權架空皇帝,殺了胡惟庸之後,廢除了丞相制,實行內閣制。

內閣制的誕生,導致黨爭盛行,官員正事不幹,集中精力搞內鬥,讓皇帝暈頭轉向,無所適從。

內耗加劇讓大明失去凝聚力,給外敵以可乘之機。

崇禎無能

明朝末期名將輩出,群英薈萃。沒有哪個朝代像明末那樣,有那麼多能征善戰的將領。

孫承宗、孫傳庭、洪承疇、盧象升、吳三桂、陳奇瑜、曹文詔、左良玉、祖大壽不勝列舉。

他們很多人並非武將出身,但似乎天生就會打仗,個個滿腹韜略、運籌帷幄、用兵如神。

但是崇禎不但不會知人善任、人盡其才,反而多疑殘暴,排斥和濫殺忠臣良將。

崇禎在位十七年,不但換了五十個大學士,還撤掉了十一個刑部尚書,更換了十四個兵部尚書,誅殺總督七人,殺死巡撫十一人、逼死一人。

可笑的是崇禎吊死煤山之前還不知悔改,沒認清自己的缺點,卻留下遺言說:“文臣個個可殺”、“皆為奸臣所誤,以至於此。”

這樣的皇帝,能指揮軍隊戰勝清軍嗎?

制度弊端、軍隊戰鬥力差

明朝初期實行衛所制度,士兵和家屬入軍籍,謂之軍戶。

士兵在朝廷分配的公田裡耕作,每月領到的糧食,足夠一家人生活所需。

朱元璋曾驕傲地表示,不花財政一分錢供養,大明軍隊完全自給自足,當時衛所制度的施行,在明朝戰勝元軍、全國一統中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但是衛所制度也有很多弊端,隨著時間推移漸漸顯現出來。

一是“南人而北,北人而南”的更戍制度導致士兵逃亡軍心不穩。

這個制度的核心就是南方人前往北方駐守,北方人前往南方駐守,初衷是士兵在本地的話,熟悉本地情況,容易勾結當地人造反。

但是該制度的弊端是南方人是適應不了北方寒冷的氣候環境,而北方人也是適應不了南方的瘴氣環境,造成所謂的“水土不服”的問題。

正如明代首輔楊士奇所言:“水土不相習,北人苦於瘴癘,南人苦於嚴寒,多至死亡”。

長此以往,士兵死亡和逃跑現象時有發生,軍心不穩。

二是衛所制度中的京城班軍制度,導致衛所空虛。

班軍制度是將衛所計程車兵輪流調往北京,操練軍隊,但時間一長就變味了。

隨著時間的逝去,這些班軍卻逐漸變成了施工隊,或修築城哨、或建造城堡,被長期禁錮在京師,不能返回原地。

如此一來,其原地衛所軍兵力空虛,無法維護穩定、守衛國門。

而且繁重的勞動,導致班軍大量逃亡。

《明代的軍屯》一書中所說:“役使軍士當私差的,主要是鎮守總兵等官,還有指揮千戶、百戶以及許多官豪勢要。他們私下役使軍士,耕種莊田,為他們樵採、治炭、開窯、燒造磚瓦、修築私第、販私鹽等” 。

衛所軍官多將衛軍挪作私用,把他們當作賺錢工具,就是不讓他們練兵。

長此以往,軍紀廢弛、戰鬥力下降,成為一群草包。

拖欠軍餉,士兵喪失鬥志

明朝中期的皇帝一個比一個差,不是被太監控制,就是讓奶媽掌握,或者被黨爭搞得焦頭爛額。

他們的治國能力差勁,國家亂作一團。

再加上北方地區連年自然災害,不必說屯田,就是許多民間的田地,都因連年乾旱,顆粒無收,災民遍地。

在此情況下,軍隊開支只能從國家財政中支出。

但是國家經濟不景氣,財政收支難以平衡,拖欠軍餉現象嚴重。

崇禎二年二月十二日,崇禎帝要求戶部統計上交拖欠數字,數字交上來後一看,傻眼了:

萬曆三十八年至天啟七年之間,總計拖欠九邊餉銀數達九百六十八萬五千五百餘兩。

長期領不到軍餉,士兵們衣食無著,有時候不得不靠典當衣物,典當兵器弓箭來度日。

嚴重的時候,內地士兵的弱者外出討飯,沿街乞討;強悍的直接譁變叛亂,加入農民軍陣營。

遼東將領投敵賣城更是屢見不鮮,“人人有疑遼之心”。

在崇禎登基初期,袁崇煥還沒出關,就發生了寧遠兵變。

兵變之前,遼東巡撫畢自肅就對皇帝報告說遼東軍餉不夠,沒多久,駐寧遠士兵就因四個月沒有發餉而譁變,把巡撫總兵等高階官員抓起來,痛打了一頓,後來還是官方向商人借了三萬兩銀子,才勉強化解這次危機!

崇禎四年十月,孫元化命孔有德率幾千士兵攜帶火炮從登州出發支援遼東前線,這支隊伍因為沒有軍餉,不得不沿途向居民索取糧食補給。

清軍戰鬥力強、以一當十

在冷兵器時代,騎兵是戰爭之王,騎兵的素質決定戰爭勝負。

在中國歷史上,中原軍隊多數時間都戰不過遊牧民族的軍隊。

遊牧民族是馬背上長大的,他們四海為家,能征善戰,兇猛彪悍、狼性十足,總是衝鋒衝鋒再衝鋒,赤條條來去無牽掛。

中原人屬於農耕民族,有地有家產有恆業有老婆孩子,打仗有太多牽掛,缺少勇往直前、破釜沉舟的精神,所以清兵以一當十不難理解。

明朝沒有養馬基地,缺少優良戰馬

騎兵離不開好馬,中原?對不起,沒有好馬。

遊牧民族的馬在天然牧場成長,天生就是良馬,戰鬥力爆棚;

溫室長不出大樹,中原人造牧場養不出好馬。

由於國家財政緊張,不僅沒有牧場用來養馬,還沒有工資給牧民補貼。

種種原因,造成明朝軍隊戰鬥力低下,讓清軍以一當十。

上一篇:馮道的天道: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下一篇:【人文東湖】徐霞客:我一介病夫,為何卻能成為崇善寺的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