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李世民的真實死因被揭開?死法太古怪,以至於史官無法下筆

前言

“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沁園春·雪》

在偉人的詩詞裡,古來帝王都不值一提,就連成吉思汗也不過是一個只懂得彎弓射鵰的莽夫。當然這其中有誇張的成分,實際上偉人對許多皇帝都做出了很高的評價,其中最讚賞的當屬唐太宗李世民。

偉人曾經親口稱讚唐太宗

:“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意思是自古以來的皇帝中,沒有比李世民打仗更厲害的,而排在第二的就是朱元璋。由此可見李世民在偉人心中的地位確實不低。

少年起兵

李世民是唐高祖李淵的二兒子,但是唐朝的建立卻與李世民脫不開關係。在李世民19歲時,他就跟隨父親李淵太原起兵。隨後李世民以出色的軍事才能,成為唐軍中的一把手,李唐疆土基本上都是他一手打下來的。

平定薛仁杲,蕩平劉武周,生擒竇建德,大破王世充,剿滅劉黑閥,李世民在隋末諸侯中戰無不勝。因此李淵既感到欣慰,也感到驚慌。他不擔心自己的權柄,反而擔心李世民和李建成兄弟倆的爭鬥。

太子之爭

自古以來立嫡不立賢,因此李唐建國後太子為嫡長子李建成。可是李世民太出色了,以至於朝廷中許多將領都支援李世民當太子,李淵不希望發生兄弟鬩牆的悲劇,因此他能做的就是不斷加強太子的權力,同時穩住李世民。直到武德七年楊文幹事件,徹底打破了平衡。

公元624年,李淵接到密報,太子與慶州都督楊文幹密謀造反。李淵大怒,急召太子進宮。李建成趕忙進宮請罪,並且態度非常誠懇。於是李淵只將李建成拘押,並且召楊文幹入京。而楊文幹得到訊息後,直接起兵造反,李淵慌亂之下只能找李世民平亂,並且承諾事後讓李世民當太子。

玄武門之變

結果李世民帶著大軍還沒到通州,楊文幹就被部下殺害,造反大軍也不戰自敗。可李世民回京後李淵並沒有實現承諾,反而怪組李世民李建成兄弟不和,於是各打五十大板,流放了雙方府衙中的謀士就此了結。

這件事促使了玄武門之變發生,最後李世民射殺李建成,割下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頭顱,並且殺害了李建成的所有子嗣。逼迫李淵立自己為太子,沒過多久再逼迫李淵退位,自己登基為帝,史稱唐太宗

太宗之死

唐太宗登基後,對內厲行節約,勸課農桑,發展經濟與民休養,讓唐朝國力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同時對外開疆擴土,消滅了東突厥和薛延陀,征服龜茲、高昌、吐谷渾等西域諸國,實現了萬國來朝的繁榮盛世。

只不過唐太宗英明瞭一輩子,晚年卻忽然開始迷戀丹藥,關於唐太宗之死,眾說紛紜。貞觀二十三年,唐太宗曾尋求天竺僧人煉就長生藥。據說那位天竺僧人有200多歲,但是是否真的煉成了丹藥,太宗又是否吃了丹藥,卻不為人知。

因此唐太宗的死因一直是個未解之謎,史官也無法下筆,最後只能夠用春秋筆法記載,說李世民是因病駕崩。實際上李世民吃丹藥而死的說法不太可能,很大可能是年輕時久經沙場留下的暗傷,以及子嗣重演了兄弟相爭的悲劇,導致他身體和精神上備受壓力,最後才在52歲時去世。

結語

跡其聽斷不惑,從善如流,千載可稱,一人而已!——《舊唐書》

史書上對李世民的評價幾乎都是一個調性,《舊唐書》稱他神明聖武,《新唐書》說他治世之君,後代的文人墨客也都讚不絕口。但是這並不代表李世民沒有缺點,他修改實錄,掘墳鞭屍,晚年迷信丹藥都是無法抹除的事實。當然作為一位皇帝,他絕對是傑出的帝王,放在世界歷史上來說,能夠超過他的也寥寥無幾。

上一篇:一位母親向歸來的戰俘展示她兒子的照片,讓人心裡五味雜陳
下一篇:“我爸在,不管多大我都能發點小脾氣,我爸走後,再也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