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吳三桂為什麼能夠在清軍入關?他為什麼能在清軍的入關中保住性命?

吳三桂是明末清初非常重要的一個人物,他改變了歷史的走向,明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被打敗,清軍能夠進入關內,都是因為吳三桂投靠了清軍的原因,吳三桂投靠清軍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因素。

吳三桂出自將門世家,他的父親吳襄是遼東總兵,他的舅舅祖大壽是左都督,吳三桂自幼在軍營中長大,耳濡目染,年紀輕輕時就驍勇善戰,吳三桂20歲入伍,27歲升為團練總兵,31歲就成為寧遠總兵、遼東提督,統領關外所有明軍,而且整個關外只有吳三桂鎮守的寧遠城還在明軍手中,其餘城池全被清軍攻佔。

吳三桂

明朝末年,不僅有北方清軍步步進逼的危險,更有南方李自成、張獻忠等農民起義軍的威脅,內憂外患之下的明朝,滅亡也只是時間問題了,尤其是李自成率領的農民起義軍,更是在1644年直接攻進了北京,明朝末代皇帝崇禎自縊身亡,這個時候明朝實際上已經滅亡了。

在李自成攻打北京之前,崇禎召吳三桂放棄寧遠,回師京城,也就是在吳三桂回師的路上,傳來了北京城破、崇禎自殺的訊息,此時吳三桂還率領著明朝最後一支精銳部隊,卻成為尷尬的存在,後面是後金軍,前面是農民軍,吳三桂只能選擇投降一方,他沒有自立的條件。

吳三桂的舅舅祖大壽投降了皇太極,寫信勸吳三桂投降清軍,而吳三桂留在北京的父親吳襄及其妻妾族人一共34人則被李自成俘虜,吳三桂陷入了兩難地步,原本他想借清軍的力量來抵禦李自成的農民軍,讓自己保持獨立,實際上他的地位與勢力是做不到的。

李自成

再加上李自成手下大將劉宗敏強搶了吳三桂的愛妾陳圓圓,導致吳三桂與李自成決裂,這種決裂倒是不是李自民為了一個女人而生氣,而是李自成無法約束手下,傷害了吳三桂的家人,這表明了吳三桂在李自成眼中顯得不重要了,直接引發了吳三桂的強烈對抗,吳三桂就只剩下一條路,就是投靠清朝。

但是吳三桂還抱著自己能有獨立勢力的念頭,在與李自成軍作戰時,吳三桂並不是對手, 一方面是實力不濟,另一方面農民軍士氣正盛,而清軍在多爾袞的率領下,坐看吳三桂與李自成拼得兩敗俱傷,然後出兵打敗了李自成,多爾袞才是漁翁得利的那個人,而李自成與吳三桂則是相爭的鷸蚌。

就這樣,由於吳三桂的選擇,導致歷史選擇了清朝,之後便是清朝入主中原,李自成部則是節節敗退,直到被殺,而吳三桂則成為清朝手下的降將,同時也是清朝最得力的干將,在近三十年的時間中,吳三桂為清朝東征西戰,剿滅了大量的明朝殘餘勢力,就連逃到緬甸的永曆帝朱由榔及其子孫也被吳三桂殘酷處死。

明末農民起義

可以說,清朝的江山,有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是吳三桂打下來的,尤其是在吳三桂征服了雲南、貴州之後,殺了永曆帝,更是被清朝封為親王,在近三十年的南征北戰中,吳三桂積累了豐富的作戰經驗和大量的戰功,其野心也開始大了起來,他想效仿明朝世代鎮守雲南的沐氏家族,成為雲南王。

李自成殺死永曆帝的這一年,順治帝去世,康熙帝上臺,這一年康熙帝才9歲,正好清朝處於權力交接的真空期,雖然如此,清朝也開始關注鎮守南方的三個漢人親王的勢力威脅,這三人分別是:

鎮守雲貴的吳三桂、鎮守福建的耿精忠、鎮守廣東的尚可喜

一直到1673年,20歲的康熙皇帝開始削藩,吳王桂、耿精忠隨即發生叛亂,尚可喜反而幫助清朝與吳三桂作戰,直到三年後,尚可喜被自己兒子尚之信軟禁,尚之信開始反清,這就是清朝康熙年間的三藩之亂。

吳三桂叛亂

三藩中吳三桂的勢力最大,有30多萬軍隊,尚之信和耿精忠各有10多萬軍隊,再加上臺灣省的鄭成功之子鄭經的軍隊,整個反清的軍隊差不多有70萬之多,當時清朝的全國軍隊總數量只有30多萬,反清的軍隊已經是清朝軍隊的2倍之多,但是康熙皇帝只用了8年時間,就平息了三藩之亂。

按理來說,吳三桂也是身經百戰了,經驗老到,而康熙皇帝才是20歲的毛頭小夥,為什麼吳三桂沒有打敗康熙?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吳三桂並沒有輸給康熙,雙方的戰爭是各有勝負。

吳三桂叛亂,首先誅殺了雲南巡撫,先拿下了整個雲南,然後攻打貴州,拿下整個貴州,接著進軍湖南和四川,進展順利,並在叛亂的第二年,吳三桂在衡州(今湖南衡陽)稱帝,並把衡州當成他的都城,一方面向北擴張,打到了嶽州(今湖南嶽陽)攻打清軍,與清軍沿著長江對峙。

三藩之亂

另一方面吳三桂分兵攻打廣東和廣西,拿下了除梧州之外的整個兩廣,因為尚可喜最初是忠於清朝,攻打吳三桂的,後來被兒子尚可信軟禁後才調轉槍頭反清,在北方戰場,清軍不敢渡過長江,在南方戰場,吳三桂也是連連勝利,所以吳三桂並沒有輸給康熙。

從1673年吳三桂起兵反清,到1678年吳三桂因病去世,吳三桂反清僅僅進行了5年時間而已,就佔據了雲南、貴州、湖南、廣西、廣東等廣大地區,基本上能與清兵分庭抗禮,但是吳三桂起兵的時候已經61歲了,然後66歲就去世了,反清大業隨著吳三桂的去世而消逝,如果吳三桂多活十年,康熙帝還真不一定能打敗吳三桂。

所以吳三桂反清沒有成功的第一個原因是:

他反清太晚了,去世太早了。歲月不饒人,年齡大了,身份不好,一下子得了急病就去世了,導致整個反清戰爭的失敗

二、反清義軍內部矛盾重重。

三藩之亂雖然有三家,再加上臺灣省鄭成功的兒子鄭經也想反清,看起來人多勢眾,實際上矛盾重重,首先吳三桂和耿精忠反清後,尚可喜反而忠於清朝,跟吳三桂打起來了,這一打就是三年,嚴重消耗了三藩的軍事力量。

康熙皇帝

三年後雖然尚之信軟禁尚可喜,開始與吳三桂結盟一起反清,耿精忠則從福建一路北上攻打清軍,打到江山後,由於手下大將的叛變,耿精忠被迫降清,在與清軍作戰期間,耿精忠與鄭經因為利益衝突面而發生矛盾,雙方之間也打了起來,耿精忠投降清朝後,又率軍攻打鄭經,鄭經被迫退守臺灣省。

緊接著,反清的尚之信又與吳三桂產生矛盾,因為吳三桂向尚之信徵集糧食和餉金,引發尚之信不滿,他又看到耿精忠投降清朝了,於是尚之信也降清了,這樣一來,三藩之亂只剩下吳三桂一藩了。

而吳三桂在反清五年後去世,吳三桂一死,三藩之亂基本上就結束了,清軍就開始收尾,又用了三年時間平定了所有叛亂。

三藩之亂勢力圖

三、吳三桂的戰略錯誤和康熙的戰略正確。

三藩之亂看起來聲勢浩大,其實是各懷鬼胎,吳三桂、耿精忠、尚可喜及其子尚之信三方勢力誰也不服誰,尚可喜之所以被兒子軟禁,那是因為他打不過吳三桂,耿精忠與吳三桂之間隔著尚可喜,沒法打,而康熙皇帝就利用這些矛盾分化各方,設法讓三藩投降,康熙對於投降非常寬容,有些人反覆投降,都沒有追究責任。

反觀吳三桂,他只有軍事行動,沒有任何政治上的戰略可言,想要打敗清朝,必須聯合一切反清力量與民眾的力量,他雖然打的口號是“興明討虜”,但並沒有拉攏反清復明的力量,只是單純與清軍進行軍事戰爭,當吳三桂的地盤越打越大時,他就明顯感覺到力量不夠了,每打下一個城池,就得分兵佔領,吳三桂可是打下了好幾個省呢,兵力就嚴重不足了,最終因為他本人的去世而失敗。

吳三桂

四、吳三桂不得民心。

吳三桂反清的口號是“興明討虜”,但實際上天下人都知道吳三桂是個政治投機者,毫無忠誠反覆的人,當初吳三桂投降清朝時,對於反清力量的打擊是非常殘酷的,還殺了明朝最後一任皇帝永曆帝,殺了很多明朝的殘餘勢力,明朝殘餘勢力都是怨恨吳三桂的,包括民間的百姓,都是把吳三桂當成清朝的人來看待的。

吳三桂是不得人心的,清朝想要打擊他,明朝殘餘勢力也想要打擊他,就連百姓也不待見他,雖然吳三桂很會打仗,但是不得民心是無法取得最後勝利的,反觀清朝的康熙,對百姓採取了一系列拉攏的政策,在百姓眼中,至少比吳三桂這樣反覆投降的人要好多了,所以吳三桂去世後,他的勢力很快就失敗了。

上一篇:東條英機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被判處絞刑?他的死因是什麼?
下一篇:德意志最偉大的政治家、外交家俾斯麥,他是如何在普奧戰爭中勝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