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慈禧太后為什麼不立載灃為帝,而是立了光緒的侄子載灃?原因是什麼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光緒皇帝病危,慈禧太后及眾大臣開始商討未來皇位的繼承人選。當然,說是商討,真正拍板決定的還是慈禧太后。但眾所周知,清朝到了這個時候已是內憂外患、風雨飄搖,在這種多事之秋,理應立一個年長之君。正所謂:“國有長君,社稷之福”。

然而頗令人奇怪的是,慈禧太后並沒有如很多大臣想的那樣,立光緒皇帝載湉的親弟弟醇親王載灃,而是立了載灃的兒子,也就是光緒皇帝的侄子,此時才兩歲零九個月的溥儀(後來的宣統皇帝)為帝。

那麼,為什麼慈禧太后在光緒皇帝死後,沒有選擇光緒親弟載灃,而是選擇才出生兩年零九個月的載灃之子溥儀呢?

上圖_ 清德宗愛新覺羅·載湉(1871年—1908年),即 光緒皇帝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要先就清朝晚期皇位傳承關係及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做一個簡要說明。咸豐皇帝奕詝,也就是慈禧太后的丈夫,和慈禧只有一子載淳,即後來的同治皇帝。

同治皇帝死後沒有子嗣,故慈禧立了咸豐皇帝的弟弟醇親王奕譞的兒子四歲的載湉為帝,即後來的光緒皇帝。需要注意的是,光緒帝的父親醇親王奕譞是咸豐皇帝的弟弟,而光緒帝的母親葉赫那拉·婉貞又是慈禧太后的親妹妹,故二者的關係是親上加親。光緒和同治是同輩,所以光緒做皇帝繼承的是咸豐皇帝的統嗣。

老醇親王奕譞除了光緒帝之外,還有一個兒子是載灃(後來也襲爵為醇親王),在光緒帝死後,慈禧太后立了載灃的兒子溥儀為帝,年號宣統,也就是清朝的末代皇帝。

上圖_ 張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達,號香濤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十九日,慈禧同軍機大臣、宗室王公商討皇位繼承的會議上,形成了“立長”和“立幼”兩種聲音。其中王公大臣們鑑於風雨飄搖、國勢艱難,多主張“立長“。如軍機大臣世續說:“宜選擇年長者”,張之洞更是直接說:“國有長君,社稷之福,不如徑立載灃”。慶親王奕劻也說:“方今國家多難,選儲似宜年長者”。

但慈禧太后終是不滿眾臣所言,尤其嚴厲訓斥了首先提出“立長”的世續,大臣們看到慈禧不滿,也就唯唯諾諾不再敢說什麼了。慈禧太后這時才表明自己的想法,說:“載灃子溥儀尚可”,在看到眾臣不再反對後,隨即頒下懿旨,確立了溥儀的皇帝位置。

上圖_ 溥儀 少年時期

慈禧選擇此時才兩歲零九個月的溥儀而不選被眾臣看好的溥儀生父載灃主要是因為以下三點原因:

一、溥儀繼同治嗣統,又可以兼承光緒

按照禮法,統嗣不可分離,繼統繼承的是皇統,而繼嗣則繼承血脈,是作為其後代。同治皇帝載淳死的時候,慈禧太后選擇的是四歲的光緒帝載湉做皇帝。同治和光緒是同一輩,都是道光皇帝的孫子,所以光緒皇帝自然不能做同治皇帝的繼承人,因而光緒實際上是繼承了咸豐皇帝的嗣統。

但問題隨之就來了,因為光緒繼承的是咸豐皇帝的嗣統,那麼剛死的同治皇帝就斷了嗣統,這在當時的朝野引起了很大的不滿。如吏部主事吳可讀就以“尸諫”的方式表明了自己的強烈不滿,吳可讀遺折說:“皇太后一誤再誤,為文宗顯皇帝(咸豐)立子,不為我大行皇帝立嗣”。

吳氏的想法實際上是當時大臣們的主流,所以慈禧太后在無奈之下頒懿旨,強調光緒是“繼文宗顯皇帝為子入承大統為嗣皇帝,俟嗣皇帝生有皇子即承繼大行皇帝為嗣。”就是說,光緒繼承咸豐皇帝,而等以後光緒皇帝生了兒子再過繼給同治帝,這樣也就確保了同治皇帝的嗣統。

上圖_ 愛新覺羅·載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同治皇帝

然而光緒和同治一樣,一直到死都沒有後代。所以如果再選擇載灃作為皇帝,那麼載灃和光緒、同治都是同輩,嗣統的問題就更加難以解決了。因此,按照清朝皇帝的輩分,光緒、同治“載”字輩下是“溥”字,新皇自然要從溥字輩中選。

載灃之子溥儀和光緒皇帝血緣最近,立溥儀為帝,可以較好的解決嗣統問題。也就是慈禧懿旨中所說的:“以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承繼穆宗毅皇帝(同治)為嗣,併兼承大行皇帝(光緒)之祧。”

上圖_ 慈禧(1835年—1908年)

二、溥儀年幼,便於慈禧掌控

我們都知道在光緒皇帝駕崩後的第二天慈禧太后也去世了。但實際上慈禧的去世是挺突發的,因為在此之前相當長一段時間,慈禧雖然也患病,但一直不是很嚴重。在這種情況下,慈禧選擇立一個年幼的溥儀,其出發點其實是和三十多年前選擇立四歲的光緒是一個道理。那就是隻有皇帝年幼,才便於她維持自己的地位和權力,才能繼續把持朝政。

而載灃早在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的時候就在軍機處“學習行走”,在德國的時候又受到過德國皇室的禮遇,並在出國考察憲政後同時受到當時清廷內多個派系的支援。如果直接立載灃,對於慈禧太后繼續掌權肯定是非常不利的。

這一點也可從慈禧病重後的懿旨看出,雖然此時慈禧下懿旨讓溥儀的父親載灃為攝政王,即“嗣後軍國政事,均由攝政王裁定”,但她還是強調“遇有重大事件,必須請皇太后懿旨者,由攝政王隨時面請施行。”也就是說,慈禧太后雖然高估了自己的生命力,但她哪怕到了病危的時候還在惦記著要牢牢的抓住手中的權力,絲毫不敢放鬆。在這種情況下,立年幼的溥儀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上圖_ 愛新覺羅·載灃(1883年2月12日—1951年2月3日)

三、溥儀為帝,載灃為攝政王,既可協調各方利益,又兩全其美

在光緒皇帝去世當天,也即將離世的慈禧太后一口氣連續頒佈了三道懿旨。

第一道是讓溥儀繼承皇位,即“攝政王載灃之子溥儀著入承大統為嗣皇帝。”

第二道是前文提及的讓溥儀同時繼承、同治光緒二帝。

第三道則是讓攝政王載灃監國,即“著攝政王載灃為監國,所有軍國政事悉秉承予之訓示,裁奪施行。”

慈禧太后做出這樣的安排實際上既可以協調清廷內部各派系,又可以兼顧“立長”、“立幼”兩方面的好處。

上圖_ 瀛臺 航拍圖

協調各方利益是因為早在戊戌變法時期,以光緒皇帝為首的帝黨和慈禧太后為首的後黨鬥爭激烈。儘管後來變法失敗,光緒皇帝被囚禁在瀛臺,但朝野上下支援光緒皇帝的勢力仍然不可忽視。載灃雖然被朝廷內各派系都看重,但作為光緒皇帝的親弟弟,他是毫無疑問的帝黨,載灃也確實與戊戌政變時後黨的重要人物袁世凱、慶親王奕劻等人關係尤差,他稱帝后必然會對部分後黨大臣進行翻案打擊。這樣一來連慈禧太后甚至都得擔心自己死後的“聲名”問題。

而立溥儀情況則就好了很多。因為載灃的妻子是後黨大臣榮祿的女兒,也是溥儀的生母。榮祿曾是袁世凱的頂頭上司,對袁有提拔之恩。榮祿還在戊戌時期作為後黨的鐵桿支柱,打擊帝黨不遺餘力,為慈禧太后立下了很大的功勞。

上圖_ 榮祿(1836年—1903年)字仲華,號略園,瓜爾佳氏

而溥儀即位後倘若翻案則必然會涉及到其外祖父榮祿,故反而不會翻案,這既可避免朝野動盪,又緩和了帝黨、後黨之間的關係。並且在立年幼的溥儀為帝緩和各方關係的同時,載灃也被慈禧安排為監國的攝政王,掌握最高權力,又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國有長君”的作用,實際上是兩全其美的辦法。

因此,總的來看慈禧太后在晚清風雨飄搖之際仍固執的堅持立年幼的溥儀為帝,而不立被朝野看好的“長君”載灃。其主要考慮在於同治、光緒的嗣統、年幼利於操控以及溥儀為帝,載灃為攝政王既可以緩和各方關係,又能起到兩全其美的作用。

作者:李光彩 校正/編輯: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清史稿》 中華書局

【2】《中國近代史》 中華書局 李侃

【3】《我的前半生》 群眾出版社 溥儀

【4】《醇親王載灃日記》 群眾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上一篇:黃花崗起義是在什麼樣的背景下發生的?黃花崗起義的歷史意義是什麼
下一篇:張飛說:你們不出兵伐吳,我就不會出兵伐吳!,你說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