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這句話,最能幫你理解中醫

中醫和西醫不同,怎麼理解中醫一直是難題。最幫我理解中醫的不是《黃帝內經》的“陰平陽秘,精神乃至”,也不是“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而是孔子說的“君子不器”:不把生命當機器,當容器。

以中醫補血為例,很多人理解為就是治“貧血”,這狹隘了中醫的補血概念在先,低看了中醫在後。

西醫診斷“貧血”,就看化驗單上的紅細胞、血色素,低過一定數值就可診斷,標準清楚、客觀。而中醫對血虛的判斷是:面色萎黃或者恍白,手腳冰涼,頭髮枯黃,容易疲勞,頭昏失眠心慌等,診斷依據模糊、主觀,中醫為此被指“不科學”。

但晚近,韓啟德院士這樣量級的科學資深人士不斷髮聲:託生於科學的醫學,面對人類的健康,只有8%的貢獻而已,而很多奇蹟,恰恰發生在科學不及之處。

幾年前,美國血液學會將“歐尼斯特·博特勒”獎,頒發給前衛生部長陳竺院士,表彰他用“三氧化二砷”將一種白血病基本“治癒”。事實上,“三氧化二砷”,早在上世紀70年代,已被中醫用來治療食道癌,那時候,它的名字還叫“砒霜”。

當時那個食道癌病人吃的藥,是當地一位中醫的方子,“砒霜”是其中重要一味,服藥後,不僅能喝水,一頓還能吃兩個饅頭,檢查發現:他的癌腫萎縮,食道不再堵塞……後來,砒霜改為“713”針劑,更廣泛地用於治療癌症。只可惜,那時的“砒霜”因為沒被科學認識而錯過醫學殿堂。

這樣的問題同樣出現在中醫的“血”與西醫的“血”的區別上:一個被中醫辨證為“血虛”的人,可能並不“貧血”,這種人在西醫無需治療,因為沒病;也無法治療,因為沒藥。但在中醫看來,他們急需用氣血雙補之劑扶助,明代張景嶽的“兩儀膏”就是典範,只有兩味藥:人參和熟地,但從兩個層面體現了“君子不器”的中國文化主旨:

從技術層面看,補血的熟地與補氣藥的人參,各佔一半,宛然一幅“陰陽圖”:借補氣藥之力,點化補血之品而成“氣”,這個“氣”既包括血管中的血,更包括身體的用血能力,血因為有了“氣”的統帥,才成了可以為身體所用的活血,人才是活人,而不是充滿了血的肉體。

從宏觀層面看,中醫血虛辨證中主觀而模糊的感覺,往往先於清晰而客觀的指標變化之前出現,換句話說,中醫在人成為病人之前,就開始接手了,開始防範了,而中醫接手之處,也正是科學不及之處。

從這個角度上說,把中醫的補血,等同於西醫的治“貧血”,是違背“君子不器”的典型錯誤,試想,用有形、有限之“器”,代替無形、無限之“氣”,這於後者,是多大的委屈!

上一篇:血壓高的患者,若能遠離3物,戒掉2習,做好4事,血壓穩定不上升
下一篇:愛發日,脫髮、分叉、頭髮油、頭屑多咋辦?3種方法養出烏黑秀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