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脾胃虛寒,慢性胃炎反覆發作?中醫2個名方,溫中散寒,治慢性胃炎

如今隨著生活質量的改善,人們對於健康的關注程度的逐漸提高。而就在近期,一則關於如何預防胃癌的話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討論。

胃癌的發展過程是一個長期,複雜,多因素的過程。最常見的誘發原因是由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或者是由於患者長期飲食不規律,暴飲暴食等不良生活習慣造成的早期胃黏膜受損,進展為淺表性胃炎或者胃潰瘍,長期反覆發作轉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或者嚴重胃潰瘍,然後才有一少部分可以進展為胃癌。而這個過程大概需要5-10年,甚至更短。

因此,想要防止胃癌的發生,最重要的就是防止胃病加重。

淺表性胃炎是慢性胃炎的一種型別。據資料統計,我國的腸胃病患者約1。2億,其中慢性胃炎大約佔30%之多。本病是由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引起,臨床認為幽門螺旋桿菌(Hp)感染、精神因素、飲食及藥物因素、胃食管反流等與本病的發生發展密切相關。

其在各個年齡段均可發病,且病程長,遷延反覆,在治療上現代醫學多采用抑酸、保護胃黏膜、抗Hp 等方法,雖有一定療效,但容易復發,根治效果較差。也是因為如此,導致許多慢性胃炎患者對用藥產生抗拒,從而導致胃炎加重。

慢性胃炎屬中醫“胃脘痛”“痞滿”“嘈雜”等範疇。病因病機為脾胃虛寒,肝脾失調,肝失疏洩,或素體脾虛,肝木乘脾(胃),或肝鬱化火犯胃,胃陰虛,溼阻中焦或氣滯血瘀等多種證型。其中以脾胃虛寒一證最為多見。

中醫認為,現代人大多數慢性、難愈疾病多與寒有關。

脾胃虛寒主要是由於外感寒邪、脾胃虛弱導致,其中素體陽虛、脾胃虛弱為發病之本,復感寒邪為發病之標,導致脾胃運化及升降失司,引發胃脘疼痛、反酸、納差、畏寒等症狀。

《雜病源流犀燭》在胃痛篇中說:“胃痛……虛則著而為病。”《金匱要略》中明確指出:“四季脾旺不受邪。”強調脾健則最不易受內外邪的干擾而發病。若因久病遷延不愈、或勞倦縱慾太過、或年老體虛等損傷脾胃,導致脾胃虛弱,則脾氣無法升清,胃氣難以降濁,運化失權日久致胃失濡養而出現本病。

正如《黃帝內經》雲:“脾病者,虛則腹滿腸鳴,飧洩,食不化。”李東垣也指出:“脾胃久虛之人,多食寒,則胃中脹滿,或髒寒生滿痛。”

均說明脾胃虛弱是邪氣乘虛而入致病的重要原因。

1、寒邪入侵

脾胃虛弱者,最怕寒冷,就非常容易引起腹部著涼,導致胃痛、腹瀉的發生。進入冬季,人體新陳代謝速度下降,很多人的脾胃處於疲勞狀態,此時進補會加重脾胃負擔,導致消化功能紊亂。

此外,冬季氣候由熱轉涼,晝夜溫差較大,倘若稍不注意腹部的保暖,胃腑一時難以適應,

寒邪直入胃腑、氣機阻滯、寒凝經絡,氣血不能正常循行,胃腑和降之性受礙,導致原有的慢性胃炎,因病復發。

從而出現脘腹脹痛、嘔吐納呆、食慾不振等臨床表現。

現代醫學證明,炎性病變的胃粘膜對寒冷刺激格外敏感,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經張力增加,胃蠕動亢奮甚至痙攣。

2、藥物傷害

許多抗生素類的藥物是寒性的,這些藥物雖然能夠快速地緩解不適症狀,但由於其性寒,倘若長期的服用,不僅會加重胃腑的負擔,影響胃腑氣血的正常濡養,還會對胃部造成更大的損害,導致患者對藥物副作用拮抗力的大小及耐受降低。

3、寒伏於體,入冬而發

脾胃虛寒型胃炎患者,在夏季往往會感覺到症狀好轉,胃痛、腹瀉等症狀發作不像冬季那麼頻繁,於是便經常長時間呆在空調環境中,甚至經常食用冷飲。但這些症狀減輕只是表現,並非代表疾病好轉

。中醫認為,疾病的發生取決於正邪的盛衰交爭,

所以當正邪兩氣之間的平衡狀態被打破時,便可隨時引起疾病的產生。脾胃虛寒型胃炎主要是因為脾胃虛弱,外邪侵襲所致,而夏季天氣較熱,人的陽氣較重,按現在醫學的說法,就是人的抵抗力提高了,疾病在一定程度上被壓制。

但這並不代表胃炎已經得到好轉,清·劉吉人的《伏邪新書》雲:“感六淫而即發病者,輕者謂之傷,重者謂之中。感六淫而不即病過後方發者,總謂之曰伏邪。倘若夏季仍然頻繁吹空調,吃冷飲,

這樣會導致寒氣暗伏於體內,等到秋冬時期,外寒侵襲,引發內寒,便會導致胃炎症狀加重。

溫中散寒、健脾助運

脾胃虛寒型胃炎主要是以素體陽虛、脾胃虛弱為發病之本,復感寒邪為發病之標,導致脾胃運化及升降失司,引發胃脘疼痛、反酸、納差、畏寒等症狀,因此,臨床辨證多屬脾胃虛寒證,治療當以溫中散寒、健脾助運等為主。

黃芪建中湯和理中湯均源自《金匱要略》,是治療脾胃虛寒證的名方,

全方共奏健脾溫陽,溫中和胃之效,助脾陽升、胃健運、寒邪除,使得諸證消除。現代藥理研究表明,本方可抗炎、調節免疫、調整胃腸激素分泌,提升胃黏膜的抗病和修復能力,加快胃黏膜炎症的消退。

此外,除了中藥湯劑,穴位敷貼也是非常好的治療方法。

清代徐大椿曰:“湯藥不足盡病……用膏藥貼之,閉塞其氣,使藥性從毛孔而入其腠理……較服藥尤為有力。”由於目前正值三伏天,透過穴位貼敷治療方法,可以使藥物區域性吸收和刺激區域性穴位產生調節臟腑生理功能、增強抗病修復能力和機體免疫力的無創療法。

有學者曾將60例脾胃虛寒型慢性胃炎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30例,治療組在對照組單純口服中藥理中煎的基礎上加用溫胃貼行穴位貼敷治療,取穴氣海、足三里、胃俞、脾俞、中脘,兩組均治療8周。結果顯示治療組在改善慢性胃炎主要症狀積分上與對照組比較具有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組臨床總有效率(96。7%)髙於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0%),表明溫穴位貼敷對於改善慢性胃炎患者的臨床症狀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

當然,雖說當今脾胃虛寒為慢性胃炎患者的主要證型之一,但除了脾胃虛寒之外,還有肝木乘脾、氣血血瘀等證。此外,寒鬱久化熱,許多脾胃虛寒患者也會夾雜熱證。因此治療之前需仔細辨證,不可擅自服用藥物,否則不僅無法取得治療效果,還可能導致症狀加重。

以上相關內容表述望能讓更多朋友受益,有需要辨證指導的朋友也可透過點選我頭像進行私信。

【宣告】:

2、在任何情況下,文章中的資訊僅供讀者參考之用,讀者不應單純依靠本文而取代個人的獨立判斷。對於因使用、引用、參考本文內容而導致損失、風險及糾紛,我司不承擔任何責任。

上一篇:寶寶得蕁麻疹,是什麼原因造成的?馬上來告訴你
下一篇:膀胱結石要如何預防?膀胱結石術後多久複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