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ALK基因突變型肺癌,長期生存已是事實

針對特定基因突變的肺癌分子靶向藥物的誕生,使得很多晚期肺癌患者的生命得到了明顯延長。隨著醫學的不斷髮展,如今,已經有多個基因突變位點被發現,並且不斷有相應的靶向藥物問世。

在目前已發現的肺癌基因異常中,ELM4-ALK基因重排是我們瞭解相對比較清楚,且有多種靶向藥物可供選擇的基因異常。

第一種肺癌靶向藥物是針對EGFR基因突變的藥物,隨著用藥時間延長,耐藥問題逐漸顯現,原有的基因突變位點可能會消失,而有新的耐藥基因位點出現,因此後續陸續有針對EGFR基因的第二代、第三代藥物出現,去解決一部分耐藥問題。

與EGFR基因突變相比,ALK突變的特殊性在於:這種基因異常一旦出現,非常“穩定”。也就是說,對ALK基因異常的肺癌患者使用針對性的靶向藥物ALK-TKI,即使一段時間後發生了耐藥,多數患者依然能檢測到這種基因異常的存在,說明腫瘤依然是透過這種機制在增殖生長。因此,ALK基因突變常被稱為“鑽石突變”,用來表示其存在的穩定性。

目前針對ALK基因異常的藥物,已經有一代、二代和三代ALK-TKI共6種,其中,第二代藥物有四種:色瑞替尼、阿來替尼、布加替尼和恩沙替尼,能夠克服很多患者使用第一代藥物克唑替尼後出現的繼發性耐藥。而且,有趣的是,同為第二代藥物,這四種藥物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並非“非此即彼”,常常使用一種二代藥物發生耐藥後,再換另外一種二代藥物,依然有效。這是由ALK-TKI這類藥物耐藥的生物學機制所導致的:這幾種二代TKI藥物針對的是不同的耐藥基因位點。而且,即使對二代藥物也發生了耐藥,第三代ALK-TKI藥物勞拉替你尼,依然能夠克服很多後續耐藥問題。

正是由於ALK基因異常持續存在、相應的靶向藥物種類多且各具優勢、作用互補,因此,在當前的幾項臨床研究中,ALK基因異常的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中位生存壽命都超過了7年。當前,醫生和學者們在做的,就是根據每位患者病情發展的階段,結合個體特徵,選擇最佳的治療方案,最佳化“排兵佈陣”策略,爭取讓病人活的更長、更好!

更多健康資訊,請關注武寧醫生頭條號!

上一篇:臨床研究機構的思與變|微觀粵港澳大灣區
下一篇:市面上補鈣產品那麼多,哪種適合自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