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學習心理學可以取代接受心理諮詢嗎?

本文字數3200+|閱讀預計需要9min

文|王曉豔(簡單心理認證。心理諮詢師)

有一個廣為人知的笑話:說是學習心理學的,都是一群心裡有病的人!

也許這是一個事實,但並不是全部。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人人心裡都有“病”,只不過有這麼一群人,他們願意向內去看看自己病在哪兒,願意去觸碰那些別人不敢觸碰的傷痛,也願意陪伴另一個受傷者,一起同行這段療愈之路罷了!

由此,也開啟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靠學習心理學知識,靠掌握某些理論,靠理解自己的問題,就可以起

到治癒的效果嗎?

想起以前讀《內觀》這本書的時候,裡面舉的一個小例子:

說是在很多年前,有一位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美國科學家,花了很長的時間,研究出一種可以測出組成物質宇宙的亞原子粒子一秒鐘生滅多少次的儀器,並測出其一秒鐘之內生滅了10的22次方(即10000000000000000000000次)。

他的發現和佛陀所發現的是一樣的,因為佛陀說,在一彈指或一眨眼間,每個亞原子粒子已經生滅幾百萬兆次了。

但他們的生命存在狀態的差異卻是很大的:

佛陀覺悟了,而當葛印卡的美國學生們上完內觀課,回到國內去拜訪這位科學家的時候發現,雖然他“發現”了這個真相,但他和其他普通人一樣,有一大堆的煩惱,而並沒有從痛苦中解脫。

差別在哪兒呢?也許這位科學家從“認知”上知道了這個真相,但他並不像佛陀一樣,從“體驗”上,經驗到了這個真相。

同樣,學習心理學也是如此,

我們可以掌握很多的理論知識,幫助我們在“頭腦”層面理解我們自己所處的困境,這個過程很必要。

但同樣重要的是,將這些“認知”層面的理解,下落和深入到經驗層面,去體驗並穿越它,此時,才會使我們的生命狀態發生真正意義上的改變。

而接受心理諮詢的過程,就是一個從“從大腦到心靈”的過程,

心理諮詢室,則像是一個“過渡空間”,提供了其他的場合所無法提供的獨特體驗

一個抱持的養育環境

心理之病,從本質上來說是“人格之病”。

就像我們成年以後身體是否健康,除了先天體質以外,也受到發育階段的營養、鍛鍊等後天因素的影響一樣;

成年以後的心理健康與否,也是先天氣質和後天養育所共同塑造的。

而心理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有其不同的“關鍵期”,平穩渡過,則相應的人格品質得以健康地形成,反之,則會在某個人格維度產生缺陷,並在成年以後,遇到相應的“扳機點”時發病。

舉例來說,0~1歲,或者再穩妥點,生命的前2~3年,是建立依戀和安全感的關鍵期,此時,從養育的角度來說,

最重要的,是“母親”的在場,能夠及時地鏡映並回應孩子的生理和心理需要,

讓嬰兒在生命最原初的人際關係裡,體驗到自己是被愛和被“看見”的,自己的需求是“值得”被滿足的,體驗到自己所依賴的人是安全、可以信賴的。

這種身體層面的記憶會刻在骨子裡,成為成年以後建立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的基石。

而如果“母親”的存在是不穩定的,譬如母親離世,不停地更換照料者,或者是沒有情感互動和迴應的養育等,

則會讓嬰兒在人際關係中體驗到一種“本體不安全感”,關係是無法長久的、自己是不被愛的,自己是無權提出自己的需要的……

如果在之後的養育中沒有機會進行修復,那麼成年以後容易形成人際關係中的不安(例如社交焦慮)、難以建立滿意的親密關係(例如總是擔心伴侶會拋棄自己)等。

再舉個例子,孩子從2~3歲開始,行走的能力和語言的能力漸漸發展起來,此時,與依戀物件的分離和獨立個體化就開始成了一個很重要的議題。

如果父母能夠鼓勵孩子的自主性、允許孩子犯錯誤(例如弄亂弄髒東西),在建立規則的同時又允許孩子的自發性,

那麼孩子慢慢地將有能力與母親“分離個體化”,並且將力量轉向外部,建立起自己的獨立性來。

但如果父母的管教過於嚴厲,設立了太多的規則;或者過於溺愛,不允許孩子做這做那,擔心孩子這裡摔著那裡碰著,孩子內在的“攻擊力”無法建設性地轉向外部,而是“淤積”在了體內。

成年以後,則成為了罹患強迫、驚恐障礙等的溫床,因為它們內在的病因都是攻擊性的被抑制;

或者成為啃老族等,而無法走向真正的獨立。

當然這麼說,並不代表“階段決定論”,成長是一個複雜的過程,但在成長的過程中,人格建構得越完善、越健康,成年以後遇到外部壓力時,則越能扛得住。而如果在早期階段,人格品性的某些發展被卡住了,則心理年齡的某些部分則停留在了較早的階段,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內在受傷的小孩兒”。

而心理諮詢室就像是一個抱持的養育環境,在這個環境裡,諮詢師(母親&父親的合體)每週定點、定時地會見來訪者,就像是一個穩定餵養的、不離不棄的父母。

在這個安全的環境裡,來訪者能夠有勇氣將自己的傷痛一點點地開啟,清理傷口,並重新成長

舉個例子,就像我們上面所說的,基本的依戀和安全感沒有建立好的,在諮詢的環境中,體驗到諮詢師穩定的存在,不管自己怎麼折騰,都能抱持自己、不拋棄自己,因而慢慢修正在人際中的不安全與隔絕。

又或者,無法表達出攻擊性,總是委屈自己討好別人的,在諮詢的環境中嘗試著表達自己,而不被諮詢師“滅掉”,進而學會發出自己的聲音,尋找到一種“我之存在於世”的感覺。

這樣的一個介於幻想和現實的過渡空間,一個重新成長的抱持空間,是其他的環境所無法

取代的。

人際困境模式的重現與修通

人是關係的動物,關係滋養著我們,關係也傷害著我們。

所謂“人格”,是一種在關係裡模式化了的認知-情緒-行為體驗,

是在先天氣質的條件下,與後天成長過程中各種或近或遠、或親或疏的關係互動裡一點點地養成並固化的。

這種固化了的人際模式,雖然在早年使其獲益,但在成年後,其弊端漸漸呈現,並導致症狀,而這種人際模式又會在諮訪關係中呈現,並有機會可以得以修通。

舉例來說,一個在成長的過程中很“乖”的男孩兒,因為其聽話、不惹是生非而獲得了父母的肯定與表揚,長此以往便形成了一種在人際關係中討好的、犧牲自己滿足別人的互動模式,

但在這個背後,又是隱藏著很大的憤怒和不滿的,因為自己的需要和自主性被忽略了

這在他能夠因此獲益(譬如被領導賞識,升職加薪)的時候,是可以讓他保持平衡的。

但如果因此而被人利用,例如干活的事情輪得到他,有好處的事情輪不到他,他內心的平衡被打破,被利用的憤怒、不被看到的不滿情緒漸升,但是因為在早年的經歷中,他沒有學會如何表達自己的需求,不知道如何處理衝動,這些集聚在內心無處釋放的能量,最終還是透過“攻擊轉向自身”的方式,以驚恐發作的症狀呈現了出來。

他因此來到諮詢室尋求幫助,而他在和諮詢師互動的過程中,他也處處討好諮詢師,努力地想要做一個“好病人”,但在“表現好”的背後,對諮詢師的懷疑、不滿也會暗流湧動。

也就是說,他在外部的給他帶來困境的人際模式,也會在和諮詢師的互動中呈現,因為已經鐫刻成為人格

的一部分了。

但在諮訪關係中,和外部環境的區別就在於,諮詢師可以藉助自己的感受,將自己在互動過程中體驗到的東西反饋給來訪者,譬如感覺到討好背後的不滿,進而幫助來訪者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和溝通方式,並提供一個抱持的空間。

讓他能夠慢慢地學習表達他自己真實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擔心因此被責罵;讓他能夠學習建立一種人際關係中的邊界,爭取自己的權利和需求,而不是壓抑自己的需要無限地讓別人高興卻讓自己不高興。

當他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了,不論現實世界裡的結果如何,就他的心理層面來說,

他也就不需要再透過症狀的形式來言說不可言說的內心之痛了

而這部分的體驗,可能只有在諮詢室這樣的一個環境中,在受過專業訓練的諮詢師的陪伴下,才能夠更好地完成。

最終,我們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是由我們的行為,而不是我們的言語。

重新成長,這並非易事,但惟其穿

越傷痛,才能見證自由,內心的自由!

點選名片,看看作者的其他文章

抑鬱

|

安全感

|

焦慮

低自尊

|

人間憤怒

|

情緒症狀

|

人際關係

父親與育兒 |

心理諮詢師

擁抱內心的自由

上一篇:中國傳統“藥食同源”-節氣美食
下一篇:【跑步小知識】跑步時,如何正確地進行跑步?跑步時如何正確跑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