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成語養心莫善於寡慾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和出處呢?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很多文化瑰寶,成語就是其一。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

與《荀子》的“養心莫善於誠”不同,《孟子》提出了“養心莫善於寡慾”主張,二者殊途同歸,一於真誠自然。

漢語成語的“養心莫善於寡慾”,出自《孟子

·

盡心下》,原文為:

“養心莫善於寡慾。其為人也寡慾,雖有不存焉者,寡矣。其為人也多欲,雖有存焉者,寡矣。”

這裡,揭示了寡慾與存心的必然聯絡,非寡慾則不能存心,存心必以寡慾為基礎和前提。

人生價值觀

上言,人生寡慾,就能夠“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

離婁下

》)

。同樣,只有“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方能真正寡慾。“寡慾”之心,作為修養身心的重要效果,就能克己復禮為仁,“由仁義行”。

人生方法論

上言,藉由養心的莫善於寡慾,就能

“無為其所不為,無慾其所不欲”(《盡心上》)。“無為其所不為”,是

非仁則不為;

“無慾其所不欲”

,是非義則不取。

養心之寡慾,就在避免“失其本心”

之所以言“養心莫善於寡慾”,就在於為人多欲則寡有能存其本心者。為人“寡慾”,方能自覺克己而“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本心之不存,就是“陷溺其心”的“失其本心”。

為人“失其本心”,必是多欲使然。為人貪婪而多欲,必然唯利是圖。人一旦斤斤計較利害,則必是“所欲莫甚於生”

(《告子上》),而凡可以得生者則無所不為;一旦斤斤計較得失,則必是“所惡莫甚於死”,而凡可以避患者則無所不用,不擇手段。

仁義禮智之本心一失,則必是“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宮室之美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妻妾之奉為之;鄉為身死而不受,今為所識窮乏者得我而為之”。如此,則無所不為,無有忌憚。為達致個人自私目的,則一切手段無所不用其極。

基於貪婪而多欲的“陷溺其心”,則養心的“寡慾”就是心性之善者。“養心莫善於寡慾”的修為工夫,非只是窒慾的克己而已,更在於藉由“求其放心”而操持本心。

養性之工夫,是“操則存”的“以仁存心,以禮存心”;養心之工夫,是“克己復禮為仁”。“養心”,就在“養性”。只有“克己”,方能“復禮”。“復禮”,就是“以禮存心,以仁存心”。

養心之寡慾,就是“

無為其所不為

基於養心的“寡慾”,必是存心而不失本心。為人“寡慾”,則寡有不能存其本心者。“君子所以異於人者,以其存心也。”(《離婁下》)“存心”,就是“以仁存心,以禮存心”。

在《孟子》看來,“以仁存心,以禮存心”必然“寡慾”。既可如此,就能於“所欲有甚於生者”(《告子上》)而不為於苟得,於“所惡有甚於死”者而患有所不避。實則,“寡慾”之養心,必以仁義之價值為甚於生死者所能然。

既是生不苟得,死不避患,則必是有所不為、不取而克己的“寡慾”。“一簞食,一豆羹,得之則生,弗得則死,呼爾而與之,行道之人;蹴爾而與之,乞人不屑也。”只有存心而寡慾者,方能知恥而“弗受”和“不屑”。

存心而寡慾,就能無欲則剛,養吾浩然之氣,真正做一個“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

滕文公下

》)

的大丈夫;就能“尊德樂義”

(《

盡心上

》),亦即是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

養心之寡慾,就是“

無慾其所不欲

慾望為人情所不免,“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聲也,有同聽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

(《告子上》)

“芻豢之悅我口”,乃人慾之自然,生理之慾求。

慾望不可無,但不可不加以節制。“寡慾”是節制其慾望的修為使然,多欲則為放縱而致的貪慾。“無慾其所不欲”,是不以道得則不得,無慾於不仁不義之索取、貪得。

養心的“寡慾”,必是“無慾其所不欲”;貪心的多欲,必是不厭其所欲。人能立人性之大體、貴體,做到“理義之悅我心”,就必然不失其本心而能“寡慾”。

“寡慾”的非仁不為、非義不取,就在於“孳孳為善”。“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雞鳴而起,孳孳為利者,蹠之徒也。”(《盡心上》)“孳孳為利”,必是貪婪多欲的“放其心而不知求”。

“無慾其所不欲”的“寡慾”,非是“

欲惡取捨之權”

(《荀子·不苟》)的

利害權衡,而是居仁由行的見得思義、見利思義。在居仁由義的謀取公利中,己自得其合理之利益。

就人生“養心莫善於寡慾”的修為而言,必有層次之分。強制的慾望節制,雖可以一時一事無慾於惡,“無慾其所不欲”,但不可持久、恆一。

只有達致“養心莫善於誠”的“以仁存心,以禮存心”,方能“由仁義行”而自然“寡慾”,自能見利思義或見得思義。

“無欲則剛”的人生境界,非是養吾之浩然正氣所不能。以志帥氣,氣配道義,居仁由義,方是“養心莫善於寡慾”的真精神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

·

·

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

·

·

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上一篇:【致青春】花兒與少年愛風舞紅塵滾滾那條擁擠的街,紅塵滾滾!
下一篇:心慈好善具有中華文化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人生價值觀和方法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