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心慈好善具有中華文化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人生價值觀和方法論的

中華傳統文化,流傳下來很多文化瑰寶,成語就是其一。每個成語都是特定文化體系中提綱挈領之論說,富有價值觀和方法論的涵義。

漢語成語的“心慈好善”,具有中華文化的鮮明特色,體現了人生價值觀和方法論的統一。

“心慈好善”的人生修為,既是為仁成人的心性修養和道德品行,又是儘性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要求。

從人生價值觀上言,“心慈好善”,就是人自覺地展現自性的尊貴。人性之尊貴,莫過於居仁由義,而慈善就是達此人性尊貴的最根本價值內涵。

能慈能善,推己及人,立己利人,就可脫離自私自利的小我,而走入人性高貴的道德大我。

從人生方法論上言,“心慈好善”,就是呈現人格博大或人生氣象宏偉的自己。它既是道德價值行為的內涵,又是實現自我價值的修為工夫。

藉由慈善之德行,我們可以實現人性的價值,成就人格的自我,達致崇高的人生境界,體驗尊貴的格局氣象。

心之慈,在儒家思想中體現為人倫之德,父慈而子孝;在早期道家思想中,慈體現為人生“三寶”之一。

善之好,在《孟子》中,既體現為“天爵”的“仁、義、忠、信,樂善不倦”(《告子上》),又體現為“古之賢王好善而忘勢”(《盡心上》)。

“心慈好善”的成語,現今有的解釋為:心地仁慈,樂於行善。字面解釋雖是如此,然心慈則廣大,好善則成聖的價值意蘊不顯。

只有明確以下問題,方能對“心慈好善”成語作一全面和深刻的把握:

人為什麼要心慈好善?心慈好善,對於人生意味著什麼,或者說有什麼樣的人生價值意義?

心之慈,既是盡己之人性,又是擔人倫之義。

慈之為德,在儒家思想中既是人性,又是人倫。慈,體現仁愛,為人之本性所固有。心之慈,就是“不忍人之心”,亦即是儒家所謂的仁愛之心。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這可從“人乍見孺子將人於井,皆有怵惕惻隱之心,非所以內交於孺子之父母,非所以要譽於鄉黨朋友,非惡其聲而然”(《孟子·公孫丑上》)上證見。

心之慈,作為怵惕惻隱之心,為人所固有,是人之良知良能的重要內涵。人人皆可心慈,而心之所以不能慈,非是不能,而是不肯為、不願為。

慈為人倫之義,就是十義之一的“父慈”(《禮記·禮運》)。此一人倫之義,又是“父子有道則慈孝”(《文子·道德》)。作為人之德行,又是“慈者,父母之高行也。”(《管子·形勢解》)“高行”,乃是尊貴之品質。

慈為人生之寶,就是“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的“三寶”之一。王道之慈,是慈惠天下而不宰,澤利天下而不為主。

善之好,既是人生的志趣,又是修為的樂趣。

好善方能樂於行善,行善以好善為前提。好善,既是見善若不及,擇善而固執,又是尊德性而忘權勢。“樂其道而忘人之勢”(《孟子·盡心上》),方能“威武不能屈”,而獨行其道。

好善必樂行其善,固能為仁弘道,盡己之性命。人之為人,“仁、義、忠、信”就是“天爵”的天命之性。“樂善不倦”,就是儘性以至於命。

好善,方能積善。“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荀子·勸學》)非好善,則不能積善以成德。只要好善,方能鍥而不捨,日積月累,成就聖賢境界。

聖人之境界,不過是好善而積善至極而已。我們雖為百姓或普通人,若能“積善而全盡”(《荀子·儒效》),就能成為聖賢。人能勤於積善,積善不息,則必是求善而必得,為善而必成,積善而必高,盡善而必聖。

君子之好善,就在於“獨樂其志,不厭其道;備舉其道,不私其欲”(《禮記·樂記》)。樂備其道,則喜怒哀樂之情中和而飽滿;樂積其善,則仁義禮智之性充實而德尊。

心慈能廣,好善能聖,人生境界和氣象基於此。

“心慈好善”,既是盡己之性的“內聖”,又是推恩於人的“外王”。一個人,只有做到“達則兼善天下”,方能證驗“心慈好善”的“至誠不已”。

知“心慈好善”,乃在於盡己做人的本分,履行人作為人應有的擔當。基於此,必然樂得而篤行。“心慈好善”的推恩,就在於以己所不忍達之於所忍,充無慾害人之心,則仁不可勝用。慈則惠人,善則利人。

外王的聖格境界和氣象,乃本於內聖的“心慈好善”。“慈故能勇”,也必能廣大。慈愛百姓,就能薄稅斂,輕刑罰,而慈惠以愛之。慈愛之德,施之必遠,則威之所加必廣。

人能“忠心好善而日新之,獨居樂德”(《說苑·修文》),就必是“內悅而形”,有諸心而信於行。“好善”,本於“忠心”,而體現為“獨居樂德”和功業日新。

君子“心慈好善”,就仁而去不仁,恆是“以百姓心為心”,則民眾得其利澤而心悅,心悅而誠服。心悅而誠服,則王道成,而天下樂歸。

對於現今我們每一個的人生而言,

“心慈好善”不僅可以展現自己的人格形象和魅力,而且更可呈現人生價值志趣和崇高境界追求。

非“心慈好善”,則無以親愛而修睦齊家,無以交友而獲得贊助,無以管理而建好團隊,無以公心而服務人民。

做一個心慈好善之人,就會展現可親和善之人格魅力,呈現令人敬重之神采形象,達致令人誠服之管理權威。

中華文明五千年,歷經滄桑而綿延不絕,已充分證明中華傳統文化的頑強生命力,和迎接各種挑戰的開拓能力。這一文化內涵,既本自“學

·

·

觀”的探求真理而來,又呈現著“學

·

·

觀”的理性自覺和開放思維。讓我們齊心協力地一道投入“文化自信”的時代洪流之中,為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冷靜的思考,清醒的應對,果敢的鬥爭,無愧的付出。堅信“文化自信”,踐行“文化自信”,中華民族一定能夠實現偉大復興。

歡迎評論交流探討。文中圖片來自網路,感謝版權原作者。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上一篇:成語養心莫善於寡慾出自哪裡?其中又有哪些歷史典故和出處呢?
下一篇:【薦讀】孩子,你沒有家庭束縛,所以我們可以全身心做自己想做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