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許麗穎: 心理學研究發現人對技術不瞭解造成演算法厭惡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6日電 (張燕徵)近日,由中國人民大學高瓴人工智慧學院等單位主辦的“推薦演算法社會價值與可持續發展”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清華大學社科學院心理學系博士後許麗穎在研討會上表示,要解決演算法歧視和演算法厭惡等問題,需要更多實證道德心理學研究,瞭解更多民眾的觀點。“平臺收集人們的資料,做使用者畫像和使用者分類,需要探索一個合適的‘度’。”

許麗穎表示,心理學領域對演算法有很多研究。資料表明,很多人知道演算法決策表現是更優的,但是人們還是不太喜歡讓演算法做決策,更願意讓人類做決策,人們稱這種心理為演算法厭惡。當這種決策任務有道德性質時,這個厭惡就更加強烈。

那麼演算法厭惡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又該如何解決?許麗穎指出,可在實證研究基礎上再去探討一些解決方式。比如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演算法不瞭解,從而導致人們產生演算法厭惡,那麼可以提高演算法的透明度,提高普通人的演算法知識。也有實證研究發現,人們對於演算法能力不信任,那麼可提高演算法的決策能力、專業化和個性化。

“還有一些人瞭解演算法,也信任它的能力,但是內心就是不願意用,針對這種現象,可以增強人類和演算法的合作,不是把決定權交給演算法,而是共同做決策,一定程度可以減少演算法厭惡。”許麗穎稱。

許麗穎介紹道,她所在的研究團隊從人工智慧的社會心理學、道德心理學研究領域,將演算法研究劃分成了三個層面:最底層的資料和演算法包括隱私洩露問題,中層是人機互動輔助決策和衝突問題,上層探討演算法歧視問題。“從下至上是越來越社會化的,從上至下是越來越基礎。剝離人的因素,然後在這個框架下進行系列研究。”

針對演算法歧視方面的研究,許麗穎團隊採用了情境實驗的正規化,“透過對比分析性別、學歷、民族、年齡等要素,我們發現無論是什麼樣的歧視,相比演算法歧視來說,人們對人類的歧視更加憤怒、更加生氣。”許麗穎稱。

在許麗穎看來,要理解演算法歧視現象,還需要進一步探討中介機制。“演算法歧視行為是沒有意圖,不是主動去做的,沒有自由意志,而如果我們將演算法擬人化,演算法就有更多意圖,更多的自由意志,那民眾可能對它更憤怒,更想要懲罰它。”

“道德心理學對於人工智慧研究是一個以人為本的研究,無論是演算法厭惡還是演算法歧視,其實都是從民眾中來的,要研究如何解決也要到民眾中去,看民眾怎麼想,在瞭解他們意見的基礎上,我們再提出一些針對性的措施去解決。”許麗穎稱。(中新經緯APP)

上一篇:LG與蘋果合作激怒三星,三星已經開始行動
下一篇:第一次體驗到去角質的滋味,珂岸沐浴露測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