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突破1nm!臺積電祭出“半金屬”取代矽材料

導讀:

近日,美國《自然》雜誌公佈了由

臺積電、臺灣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發的半導體新材料——鉍(Bi),有望成為突破摩爾定律1nm極限的新材料。

圖:《自然》網站刊載的文章

由上述三方研發的這項研究成果

已在《Nature》期刊上釋出

,首度提出利用半金屬鉍(Bi)作為二維材料的接觸電極,可大幅

降低電阻並提高電流

,使其效能幾與矽一致,有助實現未來半導體

1nm

的製程。

而這項成果的釋出,距離

IBM秀出2nm

晶片還不到半個月。

圖:

量子隧穿效應示意圖

值得一提的是,半導體矽基材料晶片的製程工藝指標,在1997年之後就開始有些“變味兒”了:1999年奔騰III時期的250nm工藝,已經不再適用「電晶體gate長度」定義。

美國英特爾x86架構7nm晶片深陷“難產”大坑,但真正量產後有望“搏一下”臺積電的5nm製程;臺積電嘗試以“鉍”材料推進1nm技術,則在

直面“量子隧穿效應”

問題(業內俗稱

“漏電”

)!

據報道,此項技術融合了多方智慧的結晶。

圖:臺積電和臺灣大學團隊

據悉,MIT團隊首先發現在二維材料上搭配半金屬鉍(Bi)的電極,能大幅

降低電阻並提高傳輸電流

隨後臺積電技術研究部門

將鉍(Bi)沉積製程進行最佳化

,臺灣大學團隊並運用氦離子束微影系統

將元件通道成功縮小至奈米尺寸

,最終這項研究成果獲得了突破性的進展。

圖:大部分半導體採用矽材料

目前,半導體主流製程主要採用

矽作為主流材料

然而,隨著摩爾定律不斷延伸,晶片製程不斷縮小,晶片單位面積能容納的電晶體數目,也將逼近半導體主流材料矽的物理極限。

儘管科學界對二維材料寄予厚望,卻苦於無法解決

二維材料高電阻、低電流

等問題,以至於取代矽成為新興半導體材料始終是空中樓閣。可見,此次利用半金屬鉍(Bi)作為二維材料的接觸電極可謂是

邁向1nm甚至更先進製程的關鍵一步

圖:金屬鉍的結晶

對此,復旦大學教授周鵬認為,此項技術的突破,也給我國半導體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思路。

“這項新技術的突破,將解決

二維半導體進入產業界的主要問題

,是積體電路能在後摩爾時代繼續前進的重要技術。

二維半導體

已被國際主要前沿積體電路研發機構重金投入,不管是在工藝突破還是新器件結構及設計製造方面,我國在新一代積體電路關鍵技術上與國際機構形成

競爭互補

關係。”

接下來,

(Bi)將面臨

能否取代矽的最關鍵一步——進行先進製程

研發和製造的產業化

,決定了

臺積電

在IBM、三星的挑戰下,能否繼續引領半導體制造。

上一篇:《御賜小仵作》:優秀但不必尬誇的小成本「古裝劇」
下一篇:百瓦快充後再曝全新晶片,榮耀50獨家最佳化帶來強大效能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