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學點養生法則,護佑身體健康

葵影便移長至日

梅花先趁小寒開

今日冬至

從冬至起,自然氣候將進入最寒冷的階段,民間由此開始“數九”計算寒天。

而冬至過後,太陽開始“北返”,陽氣也開始生髮。

冬至養生,除了要遵從“天人相應”的自然法則,堅持“秋冬養陰”的原則,還要充分考慮“冬至一陽生”的特性,對陽氣予以養護。

冬至起居·宜賴床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冬三月應“早臥晚起”。

冬季晝短夜長,氣候寒冷,我們應該順應天時,適當調整作息時間,早睡以養陽氣,遲起以固陰精。

不過,早臥晚起是相對而言,一般認為較平日早睡、晚起半小時就足夠了。

長期臥床並不利於養生,反而還會造成人體氣血瘀滯、氣機逆亂。

有條件的話,可以等太陽出來再起床,特別是老年人和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醒後可以躺在床上伸伸懶腰、揉揉胳膊和腿腳。

晚起對於上班族而言可能很難做到,但一定要早睡、別熬夜。

冬至衣著·薄厚適宜

冬至後,天氣寒冷,需及時添衣保暖,防寒養藏以護陽。

日常著裝應選擇絨衣、毛衣、棉服、皮衣、羽絨服等鬆軟輕便保暖效能好的服飾。

此外,冬季還應常備棉帽、棉鞋、圍巾、手套等,注意保護頭、頸、手、足這些容易受寒的部位。

不過,雖然此時天氣寒冷,但著衣也不宜過暖,否則汗出過多,反而不利於陽氣閉藏,人也更易生病。

正如《養性延命錄》所言“重衣厚褲,體不勞苦,以致風寒之疾。”

特別是青壯年、身體健康者,衣著應略偏寒,以自我感覺不燥熱,身體不出汗為宜。

此外,在大汗之時忌脫衣,汗後應及時更換衣服,以免風寒或寒溼之邪侵襲而致病。

冬至飲食·多吃菜

所謂“冬至進補,開春打虎”。整體而言,冬至飲食當以補陽、補精、補腎為主,可適當增加黑芝麻、黑豆、黑米、黑枸杞、髮菜等食物攝入。

日常飲食宜多樣化,注意谷、肉、果、菜的合理搭配,辨證施補,缺什麼補什麼,不宜過食辛辣燥熱、肥膩食物。

尤其應適當多吃一些具有補益津液作用的食物,如荸薺、藕、梨、蘿蔔、白菜等,以維持腎中陰陽的平衡。

有條件的話,可以適當吃些堅果。

因為種子類食物大多有補腎益精、強體禦寒的作用,而冬季對應的是腎臟,因此冬季進補適當多吃堅果,對身體很有好處。

與以往大家認知不同的是,冬至時節,多吃蔬菜也是一種“補”!

有研究證實,人怕冷與飲食中無機鹽缺少有很大關係,而胡蘿蔔、百合、山芋、藕、大白菜、蝦皮、海帶、髮菜等食物均富含無機鹽,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冬至運動·不能少

以往我們認為,冬季時減少運動才符合秋收冬藏的原則,事實上,減少並不意味完全不運動。

要知道,冬季氣候寒冷,人體汗孔閉塞,體內的熱氣散發不出去,就容易生內火,因此很多人會出現口腔潰瘍、口唇旁起皰、長痘痘等問題,這些就是陽氣鬱積體內而生火的表現。

所以說,天氣雖然越來越冷,但運動仍要堅持。

有條件的話,大家可在早上9~10點出來運動,或者下午3~5點運動,此時戶外溫度相對較高,體感也較為舒適。

冬至運動養生要注意講究方式和方法,宜多做導引,或選擇動靜結合的運動,如八段錦、太極拳等。

當然,您也可以選擇更為簡單的運動方式,比如散步、慢跑等,運動時以微汗為宜。

冬季取暖·適度為宜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生活條件也在不斷改善。

冬季室內可以透過開暖氣、空調等方式取暖,但室內取暖也要注意兩點。

一是不可過暖,以免室內外溫差過大,增加誘發高血壓、冠心病、心肌梗塞等疾病的風險。室內溫度以高出室外5~8℃為宜,一般控制在18~25℃,以免陽氣外洩。

二是注意定時開窗換氣,一般每日定時透氣半小時即可。

室內長期密閉會導致二氧化碳急劇增加,使室內空氣質量大大下降,不利於身體健康。

冬至養生方

1、

做日光灸

冬季日照時間短,人體容易陽氣不足、神志消沉,此時可以學習古人,用些艾草來一場“日光灸”,可起到溫養陽氣、通暢經絡的作用。

方法:做“日光灸”時,可在日光直射的溫暖處臥下,在後背或腹部鋪上滿滿一層艾草,冬日特有的溫煦陽光照在上面,還可聞到細微的艾草香氣。

正午12點左右陽氣最旺,是冬季做“日光灸”的最佳時段。

曬太陽的時間不能太短,至少要在30分鐘以上才能有效果。

曬完太陽可以喝點黃芪水固陽。

煮黃芪水的方法也很簡單,只需抓30克黃芪放在壺中煮半小時即可。

功效:冬日的陽光溫煦,不會像三伏天那樣容易曬中暑,也不易出現熱毒侵入身體而上火的情況。

對於很多擔心上火而不敢嘗試艾灸的朋友來說,是值得一試的好方法。

如果在曬太陽後出現下列不適症狀,是身體在排毒的反應。:

身上發癢、面板出現小紅點——寒溼外邪被疏散排出的表現;

流清涕、打噴嚏——肺部在外散寒邪;

頭昏腦漲——平時頭部血液迴圈不夠好,曬太陽後體內平時堆積的寒氣被鼓動上升所至;

曬後很困、想睡覺——曬太陽的過程中調動了體內的正氣,消耗了體力,身體自然就會感到累,可以小憩一會以恢復體力。

如果不方便做日光灸,可在平時多曬曬頭背,通瘀堵暢行氣血。

2、

熱水沐足

寒從腳下起,腳離心最遠,血液供應慢而少,皮下脂肪較薄,抵禦寒冷的能力較差,更易受寒。

每晚睡前可以用熱水泡腳,舒筋活絡,促進氣血執行。

對於患凍瘡的人來說,可選用麻黃、桂枝、花椒、細辛等中藥煎取汁浸泡洗浴,其效甚佳。

釋出於:廣西

上一篇:寶馬的這座“燈塔”,持續照亮汽車數字化轉型前路
下一篇:姆巴佩緋聞女友揭秘!兩人旅行中相識,女方與範德維爾有2個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