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諡號,中國皇帝生前唯一做不了主的事

古人死後,依其生平功過與品德修養,另起稱號,以名寓評,是為“諡號”。

諡號通常用於尊稱古代帝王、大臣、學者和貴族;有些名人的諡號由於久經使用,幾乎成為他們的別名,如諸葛武侯(諸葛亮)、韓文公(韓愈)、曾文正(曾國藩)、嶽武穆(岳飛)等。

根據西周時期青銅器銘文的考古研究,此風俗約於周穆王前後普及。

帝王的諡號一般是由禮官議定,再經繼位的帝王認可後予以宣佈,臣下的諡號則由朝廷賜予。後期,賜諡權由皇帝包攬,取決於“聖裁”。

編輯

諡法初起時,只有“美諡”、“平諡”,沒有“惡諡”。分善、惡諡號則源自西周共和以後,即周厲王因為暴政“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等被諡為“厲”,另外還有“私諡”。諡號的選定根據諡法,諡法規定了一些具有固定涵義的字,供確定諡號時選擇。有些諡號本身的意思並不壞,但被用某個皇帝身上後意思就改變了,例如“惠”在晉惠帝司馬衷以後就沒什麼皇帝用這個諡號了,還有“恭”用於晉恭帝司馬德文、西魏恭帝拓跋廓、隋恭帝楊侑、後周恭帝柴宗訓等人身上成了亡國之君的慣用諡號。單一字意不好的諡號,與其他文字並用則無貶義,如唐朝名臣狄仁傑即諡“文惠”,晉名臣王導諡“文獻”。這些字大致分為下列幾類:

上諡,表揚類的諡號,如:“文”表示具有“經緯天地”的才能或“道德博厚”、“勤學好問”的品德;“武”為有開創局面、闢疆拓土等偉業才能配享此號;“壯”、“剛”則為生前戰功彪炳的武將屬之。傳統上以文、武兩字為最高讚譽。

中諡,多為同情類的諡號,如:博昌愍侯夏侯淵和晉愍帝司馬鄴的“愍”表示“在國遭憂”、“在國逢難”;蜀漢懷帝劉禪的“懷”表示“慈仁短折”。

下諡,即批評類的諡號,如:隋煬帝的“煬”表示“好內遠禮”,周厲王的“厲”表示“暴慢無親”或不吉利,魯荒王朱檀的“荒”表示“好樂怠政”、“外內從亂”,晉幽公的“幽”表示“壅遏不通”,漢靈帝的“靈”表示“亂而不損”。

私諡,始於週末,到漢朝才盛行起來。這是有名望的學者、士大夫死後由其親戚、門生、故吏為之議定的諡號,如陶淵明被親友私諡“靖節先生”,王通被門生私諡“文中子”。

不過,也有例外。先秦時的諡號以用一個字為常,也有用兩三個字的。用一個字的如:秦穆公、晉文公;用兩三個字的如魏安釐王、魏文惠王、趙孝成王、衛睿聖武公等。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因“諡號”的定奪將形成“子議父、臣議君”的局面,故而廢除諡法,改而自稱為始皇帝,後世按數字順序稱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萬世皇帝等。

漢代時期諡法又告恢復,至清末止。

漢代時期恢復諡法,而且這一時期諡法制度也日趨嚴密,朝廷正式設立“大鴻臚”一職,管理王公列侯的諡法。漢代以後,諡號大多為兩個漢字:漢文帝劉恆“諡號”全名為孝文皇帝,蕭何諡為文終侯。不過在魏晉南北朝時期,諡號仍然是以一字諡為主,如吳質諡威侯、劉禪諡思公、孫登諡宣太子、賈充諡武公、蕭子顯諡驕子。

唐宋時期為諡法發展時期,諡法一方面成為封建帝王尊大諡以滿足其虛榮心的工具,同時也成為駕馭群臣的褒貶手段。從女皇帝武則天開始,打破了皇帝一、二、三字諡號的舊例,她作為皇太后臨朝稱制時追諡唐高宗為“天皇大帝”,達三字。武則天稱帝后,又開皇帝追尊四代祖宗的先例,更開創了皇帝生前疊加諛詞上尊號溢美的先例,有的帝王活著的時候可以被奉上好幾次尊號。如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受尊號為“開元聖文神武皇帝”。尊號的累加也影響了諡號的累加,自唐高宗以後,大多數皇帝的諡號都在四個字以上。

皇后的尊號即“徽號”,如清代同治皇帝尊自己的生母那拉氏為“聖母皇太后”,上徽號為“慈禧”。徽號也可每逢慶典累加,那拉氏的徽號最後積有“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多達16個字,而她的諡號為“孝欽慈禧端佑康頤昭豫莊誠壽恭欽獻崇熙配天興聖顯皇后”23字諡(見慈禧條)。宋代皇帝諡號比唐時更加諡美,而且也開後代予大臣諡二字的定例。值得一提的是,宋太祖趙匡胤實行重文抑武與民休息,因此宋代大臣諡號多以“文”字為榮,終宋之世,諡號為“文”者達一百四十多人,為“武”者僅二十人。惟武臣因多封公侯,諡號之極為“忠”,如蜀漢諸葛亮、唐郭子儀、尉遲敬德諡號“忠武”,宋初名將狄青原議諡“忠武”,後因故改為較低等的“武襄”,北宋楊業、南宋韓世忠、岳飛(宋理宗加諡),明初名將如常遇春、靖難首功武臣張玉,清代名將楊遇春等諡號皆“忠武”,故有時不能以諡號文武比例論斷。

明清時期,諡法內容大致固定下來。首先是各層級人員的諡號字數固定下來。

明代皇帝諡字為17字或21字(明太祖),親王1字,郡王2字,大臣2字。例如:明世宗的諡號為:欽天履道英毅聖神宣文廣武洪仁大孝肅皇帝;明神宗的諡號為:範天合道哲肅敦簡光文章武安仁止孝顯皇帝;景王朱載圳的諡號為:恭。

文臣諡號之極為“文貞”如魏徵、楊士奇及康熙帝師陳廷敬等曾獲此諡號,多半為太師的諡號,後避宋仁宗趙禎諱,宋代將文臣最高的諡號改為“文正”,明代以後恢復“文貞”諡號。

清代皇帝諡字通常為23字,或25字(努爾哈赤),或21字(光緒帝);和碩親王1字;大臣2字。例如:乾隆帝的諡號為:法天隆運至誠先覺體元立極敷文奮武欽明孝慈神聖純皇帝;道光帝的諡號為:效天符運立中體正至文聖武智勇仁慈儉勤孝敏寬定成皇帝;恭親王奕訢的諡號為:忠。

清代大臣的諡號規定:一品大臣過世,按例請皇帝決定是否授諡。一品以下官員除非特旨,例不授諡。得諡號者只有曾入翰林,或獲授大學士者才用“文”字。而“文”字的兩字諡中,又以“文正”最為難得;只能出自特旨,不能由群臣擅議;清朝二百多年只得八人獲諡“文正”(如曾國藩)。文正以下的諡號則有:文忠(如李鴻章),清朝只有約十人得此諡號;再之下者有“文襄”(只限文臣而有軍功者,如左宗棠、張之洞)、文恭、文成等等。

關於文、武諡號的排列順序,在後世也產生部分重複情況。由於周文王和周武王開的先例,一個朝代的第一個及第二個國君的諡號經常使用文、武。如魏武帝和魏文帝、晉文帝和晉武帝、魏道武帝、宋武帝、梁武帝和梁簡文帝、陳武帝、隋文帝、唐高祖(初諡太武皇帝)和唐太宗(初諡文皇帝)、清太祖(初諡武皇帝)和清太宗(諡文皇帝)。文在諡號的褒義通常在武之上。

無論是開創了一片基業的開國皇帝,還是努力守護基業的後繼皇帝們,都有值得後世子孫和臣民們銘記的功德業績。而在這些皇帝們百年之後,後繼的子孫們都會給仙去的皇帝們定下一個“諡號”,用簡短的幾個字來描述仙去皇帝們的宏偉一生,一般都是褒義詞。

在比較長的時期內,諡號大體上還算公正,甚至連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體現自己的文治武功,他夢寐以求的“文”具有“經天緯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後”“勤學好問”的品德。但後人偏偏諡之為“魏武帝”。根據諡法,克定禍亂,刑民克服,誇志多窮為武。

一個小小的諡號,足以看出古代帝王們各自不同的小心思,他們雖然處在不同的時空之下,卻都有一種一較高下的心理,看看誰才稱得上是千古一帝。

上一篇:夢迴千年憶強漢,賢隱深山養素心(一)
下一篇:劉備想讓諸葛亮繼位?將他4個兒子名字一起念,才發現野心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