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語文教材裡的3位正面人物,成名後都成了“壞人”,你認識幾位?

教育工作者在編寫教材的時候往往都會考慮這篇文章給學生所帶來影響性,一些帶有誘導性的的語句也會進行修改和剔除,選入一下正能量歷史典故。

不過長大之後,當我們開始接觸歷史,卻發現教材裡面的正面人物都變壞了,你知道有幾個人呢?

孔融讓梨

孔融讓梨幾乎是一個家喻戶曉的典故,老師們也經常會用這個歷史典故來告誡學生們要懂得謙讓和孝順,孔融也因為讓梨被後世銘記。然而長大之後的孔融卻成了顛覆人認知的存在。

民間流傳了這麼一則野史,孔融進入北海國為相時,在大街上遇到了一家人出殯,因為男人哭得不太傷心,就以不孝為由把他給殺了。雖然難以考證真假,但孔融在駐守北海期間確實沒留下什麼功績。

袁譚率軍攻打北海時,孔融還在飲酒作樂,直到破城之後,大感不妙,丟下了妻兒一個人逃到了山東

《後漢書·卷七十·鄭孔荀列傳第六十》載有:建安元年,為袁譚所攻……融隱几讀書,談笑自若。城夜陷,乃奔東山,妻、子為譚所虜。

拋妻棄子只是其中之一,他犯了一個“大忌”跟曹操針鋒相對,曹操主張禁酒,孔融就上奏嘲諷,只要曹操提什麼,他就反對什麼,這讓曹操非常不滿,有一次孔融喝醉酒,“大罵”自己的父母,三國時期極為講究孝廉,曹操就不孝為名,誅滅孔融全家。

鑿壁偷光的匡衡

匡衡勤學而無燭,鄰居有燭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發書映光而讀之。

鑿壁偷光也是一則家喻戶曉的歷史典故,告誡世人要刻苦讀書,匡衡博學多才,得到了漢元帝的重用,步入官場的匡衡也想一展宏圖,還勸漢元帝“減宮室之度,省靡麗之飾,考制度,修內外,近忠正,遠巧佞”。

然而官場就像是一個大染缸,兼濟天下容易,但是獨善其身實在是太難了,匡衡也從一張白紙被染得漆黑,他結黨營私,把持朝政,也不再勸漢元帝減免賦稅,輕徭役,而是慫恿漢元帝加重賦稅,漢元帝時期,匡衡一手遮天,還被封為樂安候,封土地三十一萬畝,匡衡依舊不滿這點俸祿,又非法擴大了四萬多畝。

漢成帝即位後,匡衡依舊變本加厲,漢成帝就將它貶為了庶民,回到家鄉沒幾年,匡衡就病死了。

《憫農》李紳

談起李紳這個名字很多人都不太理解,不過他寫下了一首詩卻是家喻戶曉。

《憫農二首》其二: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這首詩寫出了農民在烈日下的辛勤勞作,老師們也會用這首詞來告誡每個人學生,要珍惜糧食,每一粒都來之不易。

李紳同樣過了一段非常清苦的日子,所以他才能寫出《憫農》,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年)李紳中進士,從此官場,在官場上他也是一路平步青雲,併成為了李德裕一黨重要的一員。

“牛李黨爭”其實也是宦官集團的內部鬥爭,爭鬥期間,李黨一家獨大,李紳也是一路高歌猛進,最後還當上了唐朝宰相,飛黃騰達的李紳並沒有為百姓做什麼事,反而變成了一個花天酒地,濫施淫威的腐官酷吏。

據傳李紳一頓飯的花銷就高達上千貫,同時代的韓愈、劉禹錫、賈島等人無不對他嗤之以鼻。

劉禹錫還寫了一首詩《贈李司空妓》諷刺他妻妾成群: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司空見慣渾閒事,斷盡蘇州刺史腸。

李紳為官酷暴,當地的百姓都有出逃的記載,而李紳最大的汙點就是“吳湘案”,因為吳湘的叔父得罪過李德裕的父親,所以為了巴結李德裕,李紳連案件都沒有查清楚,就將吳湘推上了斷頭臺。

大中元年(847年)唐宣宗即位後就罷免了李德裕的職位,他甚至還得到了:“削紳三官,子孫不得仕”的處罰。

上一篇:英國人:哈德良是我們的“萬里長城”,中國人:難道不是矮牆嗎?
下一篇:關羽的真正死因,不是吳國人的錯,而是諸葛亮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