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備和劉邦都是漢中王,為何劉邦統一天下,劉備不能,差距在哪?

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側身西望長諮嗟!

巴蜀之地,非常封閉,向來不通人煙,山勢險要,進可攻,退可守,再加上蜀地又是“天府之國”物產豐富,依靠蜀地積蓄力量,必定能一展宏圖。

漢朝開國皇帝劉邦就是靠著蜀地同項羽“楚漢爭霸”,最終奪得了天下,劉備在蜀地自立為漢中王,他為什麼沒能一統天下呢?兩人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公元前206年,項羽自稱西楚霸王,分封諸侯,看似是封賞,實則是劃分勢力範圍,這讓諸侯王多有不滿,劉邦更是封了一個漢中王。漢中一帶地勢偏僻,項羽這是為了削弱他的勢力,特意這麼幹的。

劉邦兵力不足,只能忍氣吞聲,還燒燬了棧道,表示再無東出之意,以此麻痺項羽,這不僅麻痺了項羽,就連手下計程車兵也覺得跟著劉邦沒前途,紛紛當了逃兵,沒能得到重用的韓信也跑了,好在蕭何將他追了回來,封為了大將軍。

韓信用“明修棧道暗度陳倉”之計,暗中修了一條棧道,由於項羽分封諸侯留下的隱患,齊國後裔田榮自立為齊王,這下項羽就要同時面對兩支“叛軍”,劉邦也同項羽紛爭天下。

劉邦能統一天下,很大一部分是項羽過於自負,而劉邦禮賢下士,深得民心,從一個韓信就能看出根本問題。

韓信最早投靠了項羽,但是項羽並沒有重用他,韓信又轉投了劉邦,劉邦一開始也沒有重用他,還是蕭何推薦了韓信,這才有了今後的大將軍,就算是蕭何推薦,一個初出茅廬的韓信,直接官拜大將軍,也只有劉邦敢這樣分封。

劉邦,項羽在合力攻秦時,都有屠城立威的現象,不過談及劉邦屠城的很少,反倒是項羽嗜殺成性的形象很多,因為劉邦在攻入咸陽後,約法三章:殺人者死,傷人及盜抵罪。

他約束自己的部下,不傷及百姓,自然就得到了支援,而項羽進城之後,火燒阿房宮、毀秦始皇陵,就這樣一步一步,損了人心。

劉邦能奪天下,范增在鴻門宴就已經預料到了,他一直提醒項羽要殺掉劉邦,然而因為一時心軟,放走了劉邦,范增氣得將玉璧摔在地上說:

豎子不足與謀。奪項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屬今為之虜矣。

劉邦同項羽是“楚漢爭霸”,其餘的諸侯國不是依附項羽,就是歸降劉邦。

漢末三國則不一樣,三足鼎立,蜀漢、東吳、曹魏各佔據一方,三方勢力相互牽制,曹魏想要一統天下,蜀漢、東吳就聯合起來打響了赤壁之戰,曹操在逃走時,蜀漢、東吳都不肯殺曹操,因為一旦殺了,那麼曹魏肯定會傾巢而出,加以報復。放走了曹操,也留下了一個定時炸彈。

其二,就是自身的實力,赤壁之戰後、東吳、蜀漢之間的協議也到頭了,原本蜀漢只是借用荊州,然而劉備卻不肯還,荊州成了東吳的肉中刺,以至於蜀漢不僅失去了荊州,更失去了一個關羽。

荊州是入主中原最有力的地形,雖然想要奪回荊州,但劉備的整體勢力卻在不斷的折損,蜀漢也成了三國中人口最少的一個,人口少,能招募到計程車兵也就少了,蜀漢的整體勢力依舊比不上東吳、曹魏。

其三就是正統,劉邦和項羽是反秦,又相互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但是項羽卻反悔了,這讓項羽在“大義”上就處在被動地位。

而劉備是以匡扶漢室為名,漢末時期起義軍不斷,這說明百姓並不是特別支援漢朝,整天將“匡扶漢室”放在嘴邊,多多少少會讓人覺得有些虛假,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手腕、眼界都在劉備之上。

而且曹操的幾個兒子也能把持朝政,劉禪完全成了花瓶,大權都落在了諸葛亮手中,想要一統天下,何其難。

上一篇:草根皇帝殺駙馬殺功臣,殺10多萬貪官,霸氣說“焉知殺不盡?”
下一篇:中國古代的三大陽謀,對手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往下跳,堪稱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