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嘉靖大禮議之爭:一切為了父親

明武宗像

1521年,明武宗去世,因為沒有子嗣,就

按照“兄終弟及”的規矩,傳位給堂弟興王朱厚熜,即嘉靖皇帝

。朝臣們(反議禮派)由此認為,嘉靖應該過繼給明孝宗(武宗父親),以皇子身份繼位,嘉靖不同意(議禮派代表),由此引發長達三四年的論爭,即

“大禮議”之爭

爭論始於嘉靖要給父親加封號“興獻皇帝”,而以內閣首輔楊廷和為首的朝臣集團,則認為

他應該稱親生父親為“皇叔父”,而尊孝宗為“皇考”

(考即去世的父親),這是明擺著讓嘉靖改稱孝宗為父親,而稱自己的親生父親為叔叔,所以他誓不從。

嘉靖帝畫像

嘉靖想拉攏朝臣支援自己,就給楊廷和漲薪水、賞珠寶、賜喝茶,還用金錢賄賂禮部尚書毛澄,但他們不為所動,多次封還賞賜,朝中大臣也全都是他們倆人的支持者。

張璁畫像

這時,新科進士張璁,看到嘉靖孤立無援,覺得如給他提供幫助,可以獲得升遷的機會。就上疏說,嘉靖帝繼承武宗皇位,是按照兄終弟及的規矩,不過繼給明孝宗,也不違背禮法。

而且,按禮制,長子不得為人後,嘉靖帝作為已故興獻王長子,是絕對不能過繼給別人的。

嘉靖帝畫像

嘉靖帝年輕,對古禮瞭解不多,總爭辯不過朝臣們。

張璁的上疏有理有據,對楊廷和和毛澄等人的觀點,做了系統、全面地批駁

這對嘉靖帝來說,猶如雪中送炭。他高興地說,“此論出,吾父子獲全矣”。於是馬上令內閣討論,卻仍舊被楊廷和駁回。張璁也被楊逐出京城,改到南京做官。

這時候,嘉靖要從封國迎接母親蔣氏入京。蔣氏走到通州,聽說大臣們讓嘉靖以孝宗為父的事,非常生氣,說我的兒子,怎麼能當別人的兒子呢?於是死活不肯往前走。嘉靖聽說此事,痛哭流涕,說皇帝我不做了,要跟母親一起,回老家做藩王。

楊廷和畫像

這可嚇壞了朝臣們,只好讓步,

同意給已故興獻王加尊號“本生興獻帝”

,也讓蔣氏以太后之禮入京。雖然他們仍堅持尊孝宗為“皇考”,但靖帝總算取得了階段性勝利。

但事情遠沒有結束。張璁上疏後,一些嗅覺靈敏的官員,為政治前途考慮,也轉而支援嘉靖,比如南京刑部主事桂萼。

他們揣測著,“本生興獻帝”這個尊號,只是嘉靖讓步後的結果,肯定不會很滿意。

就主動上疏,說興獻王尊號上,應該加“皇”“考”二字

這正中嘉靖帝下懷,他調張、桂二人入京,升為翰林學士,專門負責禮議事項。在他們提供的支援和策劃下,嘉靖帝召群臣商議加“皇”“考”的事。

楊廷和像

楊廷和再次率群臣反對,張、桂等人就攻擊楊廷和跋扈,沒有人臣之禮。嘉靖縱容張、桂等人,他們攻擊的勢頭越來越猛,逐漸波及到反議禮派的其他人。

反議禮派上受皇帝壓迫,下被張、桂攻擊,紛紛請辭。嘉靖帝先後批准4部尚書的辭職請求,後來楊廷和也走了。沒有辭職的人,也被斥責、罰俸、降職。連番遭受打擊,反對派被迫再讓一步,

同意把“本生興獻帝”改為“本生皇考恭穆獻皇帝”

越戰越勇的嘉靖帝,並不打算見好就收,他接下來的目標,是

把父親尊號中的“本生”去掉,改尊孝宗為“皇伯考”

面對嘉靖帝的“得寸進尺”,朝臣們再次抗議。嘉靖要強行推進,強令禮部用去掉“本生”二字的尊號,祭告天地、宗廟、社稷。

200多朝臣在楊慎(楊廷和之子,號稱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帶領下,在左順門聯合請願,試圖用哭諫壓迫嘉靖讓步。嘉靖將四品以上官員一律停俸,五品以下全部廷杖,最後180多人被貶黜,17人被打死,8人被充軍。

楊廷和之子楊慎像

左順門事件後,形勢急轉直下,反對聲浪漸熄。

嘉靖帝如願將父親尊號改為“皇考恭穆獻皇帝”,孝宗也從“皇考”變成“皇伯考”

後來,嘉靖又將父親神主供入太廟,原有的興獻王墓也按帝陵規制改建,就是後來的明顯陵。嘉靖帝在大禮議之爭中,取得完勝。

在大禮議之爭中取勝後,嘉靖帝又命人用4年的時間,編成《明倫大典》。1528年《明倫大典》編撰完成,嘉靖帝親自作序,將爭論過程詳細記錄下來,並頒行天下

以彰顯維護綱常倫理的正當性

編輯說明

文字 / 老三諾夫娜

封面 / 想穿拖鞋上班

排版 / 想穿拖鞋上班

上一篇:看似有情實則無情!乾隆對待親兄弟的方式,讓人細思極恐
下一篇:清宮戲都是騙人的,這才是真實的晚清老照片,圖5開“寶馬”的大清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