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她出身顯赫卻下嫁戲子,女兒被奪走31年,坦言:送給她的禮物

“合肥張氏”是我國近代有名的名門世家,“張氏四姐妹”也是民國時期有名的四朵姐妹花,有“優秀的語言藝術家”之稱的葉聖陶曾評價她們“九如巷張家的四個才女,誰娶了她們都會幸福一輩子。”

張元和是四姐妹中的大姐,與早逝的母親接觸的時間也最長,母親陸英常常帶著女兒們去戲院看戲,張元和耳濡目染,也十分喜愛崑曲,她的父親張武齡還為女兒們專門請了一位崑曲教師,張元和便與崑曲結下了不解之緣。

母親去世後,父親張武齡認為子女們在合肥成長,會受陳舊積習的沾染影響,後全家搬到了蘇州居住,便在蘇州創辦了樂益女子學校,15歲的張元和在女子學校唸書時認識了一位舍監,名叫凌海霞。

凌海霞年長張元和15歲,對張元和特別照顧,本沉溺在親人離世傷痛中的張元和,認為凌海霞就像是自己的母親,因而對凌海霞十分依賴,當時張武齡娶了第二位妻子,也就是張元和的繼母韋均一,僅比張元和年長7歲。

張元和與繼母的關係十分緊張,後來大學畢業後,她受凌海霞的邀請,到海門做了一位老師,此時張元和亭亭玉立,到了婚嫁的年齡,追求她的男子絡繹不絕,但都被凌海霞擋在了門外,也許凌海霞真就將自己當做了張元和的母親,她認為張元和只配得到最好的。

在海門待了4年後,張元和再次回到蘇州,於一次義演上遇上了這輩子的伴侶顧傳玠,這並不是張元和第一次見到顧傳玠,在唸大學時,張元和和女同學們自發組織了一個崑曲組,後邀請了當時已少有名氣的顧傳玠表演劇目《拾畫叫畫》,眉清目秀的顧傳玠從此被張元和記在了心裡。

再次遇上,張元和萬分驚喜,顧傳玠在臺上的一出《太白醉寫》,更是讓張元和沉醉其中,不過顧傳玠到底是個唱戲的,一曲完畢,又回去了上海,張元和出身名門,總認為兩人不太可能,後經妹妹張允和的加油打氣,張元和並追去了上海。

1939年4月21日,張元和和顧傳玠在上海結了婚,上海各小報上紛紛刊登“張元和下嫁顧傳玠”,此時顧傳玠不再是位戲子,他棄伶求學,在上海大東菸草公司任職副經理,凌海霞對顧傳玠並不滿意,但還是千里迢迢去參加了張元和的婚禮。

婚後張元和生下了一個女兒,顧傳玠為女兒取名顧珏,張元和在懷女兒前還曾流過兩次產,生完孩子後有很長時間身體不適,就很難顧慮到女兒,來看望張元和的凌海霞就說自己能幫忙照顧,張元和對凌海霞十分信任,就讓凌海霞將孩子帶走。

然而凌海霞再沒有將孩子還給張元和,並將顧珏改名為“凌宏”,由自己撫養,顧傳玠十分憤怒,張元和卻說“當做送給她的禮物”,1965年顧傳玠因病去世,後張元和移居到了美國,她的女兒顧珏直到31年後才第一次見到了自己的親生母親張元和,張元和晚年便和女兒女婿在美國生活。

上一篇:上個世紀八十年代的錄影廳,為何很火爆,後來又是如何消失的
下一篇:俄媒文章:美歐試圖修復西方全球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