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讀三國之徐晃,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

明智的人抓住機遇,把它變成美好的未來。

徐晃徐公明,被曹操稱讚有“周亞夫之風”的五子良將,使用的兵器是十分具有特色的宣花斧,更是關公的同鄉,在曹魏集團中,是難得的幾個能得到關羽認可的武將,更別說徐晃一生簡樸,對自己十分嚴格,這樣的人,不論在哪個時代都令人佩服。但我個人最佩服的是他的眼光和對機遇的把握能力。

三國無雙中的徐晃

歷史上投效曹操的真相,是徐晃自己主動的選擇。

小時候看《三國演義》,看到滿寵半夜勸徐晃,心裡很不是滋味,覺得這種可以和許褚打得不相上下的大將,又是對抗曹操,保護漢獻帝的軍閥勢力楊奉的部下,自己很不希望他投入曹操的麾下。但是演義故事中,徐晃被滿寵說動,說道:“良禽擇木而棲,賢臣擇主而事。”便決定投入曹操麾下了,後被楊奉發現,最終和曹軍一起擊敗了楊奉的部隊。

衝鋒中的徐晃

但是歷史上的真相,卻是徐晃發現了曹操的不一般,認為能安定天下的人,只有曹操,他主動勸說楊奉投入曹操麾下,楊奉開始也同意了。只不過後來反悔卻被曹操擊敗,徐晃這時候才乘機投入了曹操麾下,沒有浪費這次改變他人生命運的機會。

認準明主,投效明主,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徐晃,把握住了屬於他的機會。

影視劇中的徐晃

世之良將,五子為先,公私分明,成就非凡。

投效曹操後,徐晃官渡截糧,攻克冀州諸城,北征烏桓,安定北方,立下赫赫戰功。赤壁之後,又在曹魏對抗西涼馬超韓遂聯軍的戰爭中,偷渡成功,截斷敵軍後路,重創西涼聯軍。而他最為風光的時刻,則是南下敗關羽,解樊城之圍,讓他名揚天下。

水淹七軍擒于禁

當時劉備攻取漢中,關羽圍困樊城,形勢就如諸葛亮《隆中對》中描述的那樣,關羽率領荊州之軍北上圍樊城,進宛城,兵峰直指許昌,劉備率領益州軍隊出於秦川,兩路並進,天下百姓也都紛紛響應,中原各地不少城池也都起兵響應,這一次,是劉備勢力的巔峰所在。

樊城戰關公

而擋住這一切的人,便是徐晃。在關羽在老天爺的幫助下完成“水淹七軍”的壯舉後,徐晃率領第二批援軍依舊義無反顧地南下了,當時,曹魏集團能呼叫的名將,例如張遼等人的部隊,全部都在向樊城趕來,覺得關羽天下無敵,必須集中全部力量才能對抗。不過徐晃一支部隊就攔住了關羽。

徐晃畫像

當時兩軍相對,關羽和徐晃還說了許多的舊日情誼,而後,徐晃大聲下令:關羽首級,可換千金。把關羽弄得很是意外,而徐晃則表示公是公,私是私,我和你關係好,義氣相投,但現在兩軍對壘,是國家之爭。就和他的表字公明一樣,公私分明。而最終,也正是徐晃軍的衝擊,擊退了關羽軍的樊城之圍。為後來呂蒙的偷襲,打下了基礎。

認可自己的事業,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不因為自己的私人情誼而被影響,這樣的態度,不論是過去還是現在,都能取得不凡的成就。

把握機遇

五子良將中,最具有名將之風的徐晃,低調務實,戰功顯著,更難得的是他絕佳的眼光,並在機會來臨時,會主動出擊,牢牢把握住機會。在我看來,他才是五子良將中,最具智慧的人。

上一篇:這幾位皇帝的武功都很高,唯獨他一個人追著幾千人
下一篇:如果蘇聯與德國一直結盟,二戰會打成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