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此人是可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卻被《智囊》中記載的高光

前言:

在《智囊》中記載有一個故事,說進攻南宋的金朝皇帝完顏亮生性多疑,抗金名將劉錡在揚州,命人將城外的房屋燒燬,還在城牆上刷上白石灰,隨後寫上斗大的字:完顏亮死於此。等到完顏亮發兵攻打揚州,看到上面的字怒不可遏,當即屯重兵於龜山。但是龜山地域狹小,容不下那麼多金軍,最後發生了兵變。劉錡的攻心計發揮了效果,《智囊》誇讚了他的機智。其實劉錡雖然在歷史上名氣不大,但他是可與岳飛齊名的民族英雄,同樣非常能打。最“高光”的時刻是在順昌之戰中,以二萬兵力大敗十萬金朝精銳騎兵,讓金朝人畏之如虎,說“十五年間,無如此戰”。那麼劉錡是怎麼做到的呢?

固守順昌阻擋金軍精銳騎兵

劉錡是著名的抗金將領,他打過最“提氣”的仗莫過於順昌之戰,此戰是南宋屈指可數的幾次大捷之一,劉錡帶領二萬兵力,在平原上大敗金兀朮的十萬精銳騎兵,創造了中國歷史上,以少勝多的經典戰爭範例。紹興九年,宋高宗與奸佞秦檜,不顧天下人的反對,與金朝屈辱議和。正如岳飛所說“金人不可信”,金兀朮在第二年五月份撕毀盟約,率領大軍南下侵宋。新任東京副留守劉錡,剛走到順昌附近,就聽聞金人佔據了東京,劉錡決定立即在順昌抗擊金軍。順昌是淮北平原上的一個小城,沒有天險可守,而且劉錡的部隊不過兩萬人。劉錡發動順昌軍民,積極構建防禦工事,不久後被金軍團團圍困。六月九日金軍開始攻城,“鐵浮屠、柺子馬”精銳騎兵盡出,而劉錡利用炎熱的天氣以逸待勞。金軍騎兵遠道而來,穿著層層厚甲,想快速取勝。劉錡在最熱的午後突然發兵,奇襲金兀朮的中軍,金軍站立不動就汗流浹背,等到劉錡殺到,堅持不住撤退到壕溝裡自衛。

分析局勢權衡利弊決定守城

然而這時候天降雨,平地上都有一尺多深的水,劉錡趁機劫寨,數日後金兀朮部丟盔棄甲狼狽而逃。順昌大戰以宋軍大獲全勝而告終。順昌之戰劉錡為何能以少勝多?他用了什麼方法呢?兵法有云“兵者,國之大事”,在作戰之前,將領們都要進行周密的分析,決定合適的戰術方針,這是決定戰役勝敗的關鍵因素。劉錡的智慧,在《智囊》中已經有所體現,在順昌之戰中,他採用的智慧戰術,就是以逸待勞。劉錡確定這個戰術,是基於兩個客觀條件。第一是得天時,他帶兵北上收復失地,得到百姓的擁護。而金人毀約侵略,在道義上站不住腳,當時中原反金情緒高漲,就是劉錡打了敗仗,朝野也能理解寬恕。第二是人和,宋軍本來就以步兵為主,加上在平原上利於騎兵衝殺,而且宋軍人數也比不上金軍。所以劉錡號召軍士背水一戰,在死地中求生,正是權衡了這些條件,劉錡決定守城。

積極備戰修建防禦工事

確定要守城後,接著就是備戰。劉錡首先堅定守城思想,召集諸將議事,重申如果要是撤退,必然會被金軍全殲的道理。只要大家同心協力就有一線生機,隨後劉錡下令破釜沉舟,表示死不後退。同時激勵將士在寺廟中安家,並在家門口放置柴火,如果守城失敗,就點火自殺。由於主帥堅定的抗戰意志,又採取了得力的措施,城中軍民士氣高漲,誓要破賊立功。其次就是修建防禦工事,劉錡親自督厲,由於順昌無險可守,劉錡就拆掉了馬車的輪子,埋在地上做路障。讓軍民修築羊馬垣,並用城內積蓄的毒藥待敵。當防禦工事粗具後,劉錡又明確分工,任用最得力大將守四方城門。經過這些準備,宋軍雖然處於劣勢,但也是有一定的準備了。

用間散佈虛假訊息麻痺金兀朮

劉錡穩紮穩打,接下來就是蒐集情報,深知用間的奧妙,以及它在戰爭中的重要性。調動一切手段,千方百計來獲取敵方情報。在戰役之初,劉錡就派遣了大量的斥候,並招募本地人作為嚮導,待到金軍兵臨城下,劉錡又在城下設伏,抓了幾個“舌頭”。接著劉錡派遣曹成等二人探路騎兵出城,遇到金軍故意墜馬被擒,金兀朮問劉錡如何為人,回答說劉錡是太平邊帥子,平時縱情聲色不堪大用。金兀朮當即大喜,說“此城易破耳”,置鵝炮車這種攻城利器不用,而採用威力更小的石炮車。僅僅從這一點來說,劉錡使用間鬆懈敵方鬥志,其價值就可以說是難以估量。除了對外用間,宋軍內部的防間措施也做得非常好。順昌原是偽齊統治區,其中有大量的賣國求榮之人。

確定防禦中積極進攻的智慧戰略

金兀朮大軍壓境,劉錡考慮到城內肯定有人,苟全性命賣己於外,採取了嚴格的防範措施。下令原順昌官吏一律不得登上城樓,改由自己的軍士守衛,此舉成功減少了內奸現象的產生。其實順昌之戰成功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在防禦中積極進攻。因為劉錡知道,以兩萬對十萬,處於孤城之中,遲早要守不住。只有在防禦之中,抓住機會積極進攻,消滅敵方的有生力量,才是保全自己最有效的手段。分析一下劉錡在順昌之戰中,所採用的戰術,主要具有三個特色。第一不輕易出擊,若出擊就要獲勝。戰爭講究的就是士氣,面對十萬敵軍的囂張氣焰,劉錡該如何挫敗敵方銳氣呢?當時金軍已經圍城有四天了,劉錡抓住金軍怕熱,移寨東村的機會,派遣驍將帶領五百名勇士,在夜晚偷襲敵營。結果金軍大亂損失慘重,向後匆忙退軍。這是宋軍與金軍初次交戰,宋軍獲勝增長了必勝的信心。

主動創造條件小股出擊以逸待勞

第二是小股出擊以逸待勞。金軍以騎兵為主,更擅長進攻。金兀朮屯兵十萬,自然是要速戰速決。宋軍考慮到敵軍數量是自己的五六倍,且擁有最精銳的騎兵和武裝,硬拼肯定要吃大虧,即使是消耗戰也打不起。兵法有云善戰者,總是首先創造條件,而不是等待敵人可能,被自己戰勝的機會。劉錡之前構建的防禦工事,僅僅能保全自己,想要消滅敵人,則必須主動出擊。宋軍不可能大規模進攻,只有小股出擊以逸待勞。金軍雖然人多勢眾,但是在大熱天勞師遠征,顯然是犯了兵家大忌。劉錡採取小股游擊戰術,早晨清涼的時候固守城門,而在最熱的午後出擊,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士氣也一步步旺盛起來。

擒賊先擒王彰顯膽魄與智慧

順昌之戰中,打得最好的就是劉錡集中兵力,採用擒賊先擒王的戰術。採用此戰術有一定的風險,因為按照傳統的軍事法則,都是先弱後強先小後大先近後遠,先打分散孤立之敵,後打集中、強大的敵人。但劉錡分析當時局勢,認為擒賊必先擒王,他說:“擊韓雖退,兀朮精兵尚不可當,法當先擊兀朮”,意思就是說,如果先打金兀朮的部將韓常部,雙方一旦膠著在一起,金兀朮趁機率領精銳撲過來,後果就不堪設想了。所以只有趁著士氣旺盛,集中能投入的五千兵力,出其不意置之死地而後生,猛撲金兀朮的中軍,一旦敵人中間動搖,自然會節節敗退。後來的戰果證明,劉錡作為軍事家,的確有過人的膽魄與智慧,這在《智囊》中也有所體現了。

發揮自身優勢痛打金軍重騎兵

六月九日決戰開始,雙方投入重兵,金軍以“鐵浮屠、柺子馬”重騎兵打頭,金軍能所向披靡,就是靠著這些重騎兵的攻堅。它們擅於衝鋒,落敗後也不容易亂,還能重新組織起來,再次發動攻擊。金兀朮平日自恃無敵,其信心就是來源於,這些包裹著層層厚甲的重騎兵。劉錡首先集中五千兵力,攻擊金軍重騎兵,步兵比起騎兵來說,在靈活性上更佔優,宋軍先用長矛,挑去金軍重騎兵的鐵兜鍪,然後用重斧砍馬腿,只要馬倒下了,重騎兵就發揮不出自身優勢。史載這場惡仗打得昏天黑地,宋軍靠著這個戰術,打得有張有弛,金兀朮向來引以為傲的重騎兵,遭受了重大損失,最後向後撤逃。中軍一跑,自然是全盤崩潰,當金兀朮率殘部,逃到陳州的時候,內心憤怒又無奈,狠狠鞭打了自己的部下洩憤。

尾聲

順昌之戰以宋軍完全勝利而結束,這次大捷給南宋打了一支“強心劑”,朝野上下為之振奮。關於這次戰役的勝利原因,很多人對此發表評論,對劉錡以少勝多的方式表示讚揚。連宋高宗都說:“劉錡善戰者,順昌之勝,置之死地而後生爾”。此戰對金朝與南宋都有很大的影響,根據當時被扣留在金朝的宋使,秘密奏報朝廷說:“順昌之捷,金人震恐喪魄”,可見金人已經嚇破了膽。還有人提出設想,說諸將齊心分路追討,說不定能擒住金兀朮,汴京也能被收復。可見此次大捷,對南宋來說,大幅度增強了自信心。受到讚譽最多的,當然還是劉錡,因為此戰的愛國性質,劉錡成了民族英雄,又因為軍事上的勝利,他成了著名的軍事家。劉錡美名遠播,直到今天還受到世人的銘記,說他可與岳飛齊名,完全配得上這個評價。

【參考資料:《智囊》,《宋史》,《劉錡與順昌之戰》】

上一篇:一戰開始歐洲的國家總共有四十八個為什麼一戰開始歐洲的國家不見了
下一篇:痛心!渦陽一女子行走中突然倒地不起,已無生命體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