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岳飛死後,宋高宗為什麼不殺了岳飛?岳飛死後,宋高宗做了什麼事?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此時的岳飛正倚在高高的樓臺上,細雨柔風化解不了他滿腔的怒火,征戰30年的成果煙消雲散,他卻只能仰天長嘯。“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岳飛還想著讓胡人們血債血償,重頭開始再將江山收復,但卻在最後被秦檜等人以“莫須有”的罪名誣陷殺害,但其實這幕後真正的主使者卻是宋高宗趙構。

捫心自問,岳飛從未做錯任何一件對不起祖國的事情,他反而是所有的宋朝臣子中最為忠貞,也最有大義的民族英雄。但趙構卻仍在明知他“精忠報國”的情況下,認可了所謂的“謀反”之罪,這又是何意?大概趙構曾在岳飛的靈位前說的“非卿不忠,非朕不明”一句話能點明瞭。

岳飛出生於1103年3月,是今河南湯陰人,自幼讀書習武,天生神力,前後拜得周同和陳廣為師,成為一代武學天才。但岳飛並未碰上一個好時代,他從20歲開始,前後4次從戎,每一次都是從頭開始,歷經挫折。

公元1122年,岳飛隨軍前往討伐賊寇,擒得賊王,但他的父親病故,於是岳飛不得不辭軍守孝。公元1124年,岳飛為了生計,再次從軍。第二年,金軍南下,宋徽宗避戰,禪讓皇位於宋欽宗,宋欽宗依然割地求和,但金軍仍不滿講和條件,堅持攻宋。

1126年,岳飛所在的平定軍兵敗,岳飛只得回到家鄉。只是他在家鄉看見的卻是父老鄉親們慘遭金軍奴役和殺害的場面。岳飛心中憤慨,而岳母則在他的背上刺下了“盡忠報國”四字,岳飛再次踏上了討伐金軍的崢嶸之路。

然而,自從1127年“靖康之變”爆發後,局勢就已經變了。所謂“天下熙熙結為利來,天下攘攘結為利往”,岳飛的“利”是國土和氣節,秦檜等人的“利”是君王的榮寵,而宋高宗趙構的“利”卻是皇權的穩固。

話說回來,趙構的皇位更像是撿來的,若不是他的父親宋徽宗和皇兄宋欽宗趙桓等一眾皇親國戚都被金軍抓走,他又僥倖逃脫,南宋開國皇帝的位置也不可能是他的。他為了維持自己上位的正統性,正費勁了心思編造神話傳話,誰想岳飛一紙請願,要收復江山,將徽、欽二帝接回。

收復江山倒是好,至於接回父兄還是算了,說直白點,在趙構壓根就沒想過非要雪恥,而且他只是迫於形勢重用岳飛和韓世忠等將領,實際卻是在和王倫、秦檜等人商討苟且偷生的大計,於是便將岳飛等一眾主戰派的將領給革職了。

岳飛不甘心,第四次投戎,自己組建岳家軍,從頭再來,佔領地盤,收復失地。趙構終於再次注意到他,只得迫於民心和壓力重新啟用岳飛。但在古時候,皇帝和國家是兩回事。想當年蘇武牧羊19年卻寧死不屈於匈奴,其實他效忠和感恩的是漢朝的皇帝,而不是所謂的漢朝這個國家。

皇帝就是天,這天下是皇帝的,江山和百姓也都是皇帝的私有物,不管是誰都只是皇帝的奴僕罷了。但是岳飛的思想卻過於超前,總是喊著“還我山河”,視收復失地為己任,有要“當家做主”之嫌,他卻又不是趙家人,這江山怎麼又會屬於他?

岳飛常年征戰在外,不瞭解朝中之事,也不明白帝王的心思。他作為武將,只需要盡職盡責地為國出兵保衛家園,但若真迎回了二帝,接下來的朝廷會發生怎樣的動盪,他既管不著,也考慮不到。

主戰派雪恥,求和派保皇,誰都是為了這個國家和皇權好,趙構為了自己的利益,還是選擇了後者。1140年,就在岳飛接連收復鄭州、洛陽、潁昌等地,大敗金軍,攻入朱仙鎮,眼看就能一雪前恥的時候,他卻被趙構以十二道“金字牌”緊急召回。

岳飛看著眼前已經唾手可得的城池,只能班師回朝,然而這次被打壓,岳飛卻再也沒了“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的機會。1142年1月,岳飛在獄中遇害,年僅39歲。宋高宗知道他並不是不忠,卻是殘酷的皇權之爭的犧牲品。

上一篇:中國歷史上兩個不願意被人提及的兩個國家,一個是晉朝,另一個是?
下一篇:《贅婿》大結局觀眾:觀眾對《贅婿》的評價為何越來越低?原因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