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明朝末年的五位思想家分別是誰?他們為何能成為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

明朝末年,神州大地上湧現出了五位思想家,分別是朱之瑜、黃宗羲、顧炎武、王夫之和方以智。他們在壯年的時候見證了明朝滅亡、滿清入關的歷史,受此影響,人生軌跡出現了重大轉折。

公元1638年,號稱“文武全才第一”的朱之瑜深感於“世道日壞、國是日非”的末日景象,再也無意仕途,他正式謝絕了崇禎帝的徵召,打算終老於山林。誰知六年後天下大變,李自成攻克北京,崇禎帝上吊自盡,僅過了數月,吳三桂便引導清兵入關,竊取了天下。為了抗清,朱之瑜四處奔走,流落在浙江、福建沿海,曾出訪日本、安南等國,請求外國援助,以便能夠驅逐韃虜、克服中原。

朱之瑜,號舜水,流亡在日本的中國思想家

朱之瑜流亡日本,反思明朝的滅亡

順治十六年(1659年),天下大定,眼看恢復無望,黃宗羲與顧炎武都返還故鄉,過著隱居著書的生活;悲憤之下,方以智遁入空門,做了僧人,而王夫之則退隱林泉,不為世人所知。只有朱之瑜依然在海上漂泊,力助鄭成功、張煌言北伐。這次北伐失敗後,心灰意冷的朱之瑜流亡到了日本,在學生安東守約的幫助下,定居於長崎,從此再也沒回過中國。

1665年,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光圀聘請朱之瑜到江戶作賓師,向日本人傳授儒學。朱之瑜在日本生活的二十二年裡,始終身著明朝服飾,他還希望死後屍骨能返還故土。日本人對他很尊敬,也十分同情他的遭遇,來聽講的人非常多,逐漸形成了“水戶學”。弟子安東守約曾向朱之瑜請教“明室致亂之由”及“恢復兵勢”等問題。

為了說明情況,以備修史參考,朱之瑜便寫出了《中原九述略》一文。這篇文章研究了明朝之所以滅亡的原因,全面分析當時的天下形勢,並提出滅虜的對策。

與其他遺老不同,朱之瑜雖然也忠於明室,但他並沒有為明朝飾非護短,也不願美化明朝的歷史。而是客觀地講述了明朝末年的腐敗與墮落,探尋老百姓為什麼選擇中立,對明朝的滅亡坐視不管等問題。由於朱之瑜是在海外著書,所以擺脫了清政府的審查,不需要遮遮掩掩,可以秉筆直書,所以《中原九述略》裡還有許多揭露滿清殘暴的內容,成為清朝的禁書。朱之瑜就說:

“述者,記其行事,無有粉飾文致;略者,具其梗概,不能委曲周詳。”

這是史學家實事求是的基本態度。

朱之瑜的文章都在日本寫成,能夠直言不諱,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

明朝滅亡時老百姓為什麼袖手旁觀?

儘管封建史學家在為明朝修史時列了一長串的殉國名單,講述都城淪亡之時有多少忠臣烈女閤家自盡的悲劇,然而終究掩蓋不了一個事實——在明朝滅亡之時,大部分老百姓都抱著冷漠的態度,對這個政權並沒有太多留戀。朱之瑜作為歷史的見證人,在《中原九述略》中對這一現象也直言不諱。他寫道:

“崇禎末年,縉紳罪惡貫盈,百姓痛之入骨髓,莫不有‘時日曷喪,及汝偕亡’之心。故流賊至而內外響應,逆虜入而迎刃破竹。”

李自成與張獻忠都曾遭遇潰敗,最窘迫之時身邊只有十數騎而已,然而他們卻總是能夠越戰越勇,越打越多,乃至於最終滅亡王朝,這是因為闖獻的背後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明朝末年,天災人禍已經導致許多農民流離失所,可是官府非但沒有積極撫卹救濟,反而還敲骨吸髓的加派遼東三餉,導致天怒人怨。李自成的轉折點在崇禎十二年,他聽從李巖的建議,一改之前嗜殺的流寇作風,採用“均田免賦”的政策來收買人心。每次攻城破敵,農民軍都會開倉濟民,故而追隨者越來越多。

明朝腐敗由來已久,從萬曆年間的礦稅開始,害民之策越來越多。天啟時災害頻發,賦稅卻不曾減輕過。崇禎四年,刑科給事中吳執御上書請罷理財、加派等措施,崇禎帝回答說:“加派原不累貧,惟搜刮滋奸。”然而又說:“若得良有司奉行,亦豈至病民乎!”固執不已,不肯變更。同年陝西饑荒,八年山西大飢,人相食;十二年,河南、兩京、山東旱,大飢;十三年,饑荒波及浙江,並延續至明亡。

崇禎立志改革,卻不曾減輕老百姓的負擔

在這種背景下,崇禎仍要開國庫、播軍餉以助遼東抗清,還命洪承疇等討伐流民,致使百姓餓死十七八。然而,最致命的並非財政支出的困境,而是明朝權貴壟斷財富達到了駭人的地步,致使社會貧富差距巨大、階級矛盾劇烈對抗化。

崇禎十四年,李自成破河南府,殺福王,發現王府中存貯大米數萬石,金錢數十萬,遂開倉以賑饑民;十六年,張獻忠攻武昌,楚王府中尚積金百萬,長史徐學顏請求發金以助軍餉,楚王不聽。獻忠破武昌,沉楚王於湖,其家中黃金堆積,輦載數百車不盡,百姓這才知道楚王腐敗到了何等地步;同年,孫傳庭發兵擊李自成,戰於渭南,軍隊乏食,求於富室、鄉紳,皆不應,明軍遂敗沒;十七年,李自成兵臨昌平,崇禎派太監到外戚巨室家中去求金助餉,王之心最富,崇禎當面向他請求捐助軍餉,他也僅獻出一萬金。之後李自成破京師,抄沒王之心的家,共得黃金十五萬。農民軍還從宮中搜出內帑銀三千七百萬錠,金一千萬錠,舊有鎮庫金積年不用者三千七百萬錠,錠皆五百兩,鐫有“永樂”字。世人始知官府斂財腐敗至極,其滅亡豈不宜哉?

明朝末年社會矛盾激化,官府已經腐敗到了不可救藥的程度,所以老百姓拋棄了這個政權,選擇袖手旁觀,無論是李自成還是滿清,他們的到來不過是換個人來納糧,重新規定怎麼磕頭、怎麼頌聖而已,做誰的奴隸都沒有區別。

士大夫腐敗與百姓的冷漠加速明朝滅亡

滿清的人口不過數十萬,而明朝滅亡前夕至少有幾千萬到一億的人口,為什麼這麼一個龐大的帝國會快速地被征服了呢?日本人對這個問題同樣感興趣,對此朱之瑜也給予了答覆。在幾千萬的明朝人口中,真正抵抗的力量是非常少的,清朝只要打敗由烏合之眾組成的李自成農民軍,剿除南明的殘餘勢力,就可以統治中國,並不需要與幾千萬乃至一億的平民為敵。

在滿清入關時,士大夫與百姓的心態至關重要。當時明朝已是人心盡失,故而河北二十四郡皆望風歸降,沒有一個人起來抵抗。人們既痛恨於明朝的腐敗,也不甘心於李自成的統治,在沒有更好選擇之下,對滿清也就採取了不抵抗的態度。因此,朱之瑜痛心地說:

“總之,莫大之罪,盡在士大夫;而細民無智,徒欲洩一朝之忿,圖未獲之利,不顧終身及累世之患,不足責也。”

由士大夫組成的官僚階層作為明朝的統治者,他們不以忠君愛國、出治臨民為本分,而是競相爭事豪門,攀附權貴,“官以錢得,政以賄成”,導致明朝的政治生態急劇惡化,官民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官僚階層掌握著各種特權,宗室子女豪奴專橫跋扈,不斷地顛倒黑白,侵漁百姓,使得上下離心離德,共同體已經走向解體。

朱之瑜認為老百姓就如黃口孺子,一旦斷其生計,立可餓死。然而官僚階層卻不知體恤,不僅侵奪其利,而且還千方百計地對其進行打壓,導致“既被其害,無從表白申述,而又愁苦無聊”,走投無路之下,只能加入流賊透過做亂以洩憤了。

李自成想要進攻北京,便高調宣傳“均田”、“均役”之說,百姓既有貪利之心,又欲報復明朝,故而爭相獻城,不肯抵抗,“其心既變,川決山崩”。因此,海瑞就曾說過:“天下事都被秀才官做壞了”。明朝的官僚階層不斷破壞自己的統治根基,完全不在乎老百姓的利益,故而老百姓便決定與之同歸於盡,最終使清朝得以坐收漁翁之利。

明朝內部瓦解,讓清兵入關有可乘之機

清朝為什麼能夠取代明朝而得天下?

在反思明朝滅亡的原因之後,朱之瑜不忘揭露清朝的殘暴,並說明清朝得天下並非順天應人之舉。

魯迅在《燈下漫筆》中曾說:

“假如有一種暴力,‘將人不當人’,不但不當人,還不及牛馬,不算什麼東西;待到人們羨慕牛馬,發生‘亂離人,不及太平犬’的嘆息的時候,然後給與他略等於牛馬的價格……則人們便要心悅誠服,恭頌太平盛世。”

明末的天災與戰亂正是“將人不當人”的日子,明朝與闖、獻隨意搜刮與屠宰百姓,讓他們懷念起太平的日子來,寧願做“太平犬”也不想當“亂離人”。在這種情況下,滿清入關了,他們雖然沒有兌現“均田免糧”的理想國家,但畢竟結束了戰亂,滿足人們要當“太平犬”的需求,所以也就被百姓勉強地接受了。

朱之瑜認為在滿清的統治下,人們確實過著“太平犬”的日子,統治者雖然換了,但磕頭跪拜的禮節不能改,而且還得加上剃髮易服的要求;從遼東到江南,全國各地但凡有干涉滿洲的官司,都要聽從官府的指掌,只要敢違抗,立即全家抄沒;為了剿除南明勢力,清朝增設沿海營伍,一切費用皆由當地百姓承擔,若有一家殺死兵丁,即視為謀逆,全村皆蕩平;另有“拆房屋”、“打老鼠”等多項措施,對百姓進行殘酷的壓迫。

在《中原九述略》的末尾,朱之瑜認為清朝之所以得天下並非老百姓的選擇,更不是順天應人的歷史規律。他說:“彼之所以能據我中國者,原乘我民心之叛,而用以張其威,所以到處望風潰散,未嘗一戰而竊取天下矣”。明朝的統治者與老百姓之間發生內訌,老百姓不堪壓迫,欲與之同歸於盡,結果導致滿清入關,趁火打劫,竊取了天下。

【轉載僅供思考!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權問題,請後臺留言,立即刪除】

上一篇:以色列開發的鐵穹防空系統,是世界上唯一一種專門攔截迫擊炮和火箭
下一篇:俄羅斯欲一次性開建三艘航母,美國戰書已經接下了,俄國要幹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