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明朝初期,在位者對輿服嚴苛至極,為何到明末卻出現輿服亂象?

何為輿服?

輿,就是車輛的意思,衣服,冠服,則為帽子和衣服。輿服在古代對應著各種儀仗,對於什麼場合穿什麼,是有明確規定的,這是一種表現尊卑等級的方式。

眾所周知,在中國古代是非常重視禮儀的,“禮”是立國之本,中國的封建王朝一直在用“禮”來治理國家、維護社會秩序。

輿服

而“禮”不僅是內心上、精神上的區分與尊重,還有外延式的,同周朝時的天子幾鼎、諸侯幾鼎、士大夫幾鼎這類規矩一樣,輿服制度也是“禮”外延的一種形式。

“禮”即“教”,它是中國各代統治階級的政治工具,中國古代服飾深受其等級制度的影響。中國古代是一個宗法倫理社會,血親家族是構成國家社會組合,明朝有強烈服飾制度感覺,這種制度始於皇帝,皇帝也用了很長的時間來規範皇帝的家服。

服飾等級

包括皇帝在內的所有後妃、王公大臣以及其他人,都需要根據輿服制度按照自己的等級與身份穿衣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這種在輿服制度中所用到的顏色、圖案等一些元素,對後世的審美意識也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朝代更迭之後,輿服制度也會多多少少進行變遷與改革,經歷了其他民族統治的明朝更是大力改革了輿服制度,以讓百姓的生活禮儀恢復到漢人習慣。

輿服

明初輿服整頓

自北宋以來,由於皇族勢力的衰弱,中原大地不斷受到其他民族的入侵甚至統治。因此,中原漢民族的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衝擊,不同地區所受的變化方向和程度也各不相同,如遼契丹人統治的地區,以契丹族人的傳統為主,穿的是一件左膝的窄袖或長袍,皮毛布料為主;南班主要是漢人居住的地區,此時的服飾也被稱為“漢服”。

在金朝入中原之後,一方面要仿效唐宋,另一方面又要強制推行自己的國制,從而進一步擾亂了各種制度。而元朝更是亂成一團,服飾具有蒙古族典型的衣冠特徵,更便於騎馬,而有些則是同原來一樣,或者在原來服飾之上新增其他元素。

因此,明朝初期為了消除其他民族影響,尤其是胡人文化對中原地區的影響,每一代皇上都會不斷修正輿服制度,嚴苛至極,並頒佈了多項有關禁令。

輿服

並且,從某種意義上說,輿服制度也是一個國家政治、經濟和文化實力的象徵。明代輿服改革上至朝廷,下至黎民百姓,各階層的輿服改革,一度受到嚴格管制。

其原因在於統治階層思想的變遷,也在於階級等級的劃分,更在於封建等級的分治,這是唐宋以來思想的延續。但長期以來,明王朝的輿服制度深受蒙古族某些遺留制度的影響,在國俗方面也嚴重影響了其改革創新,儘管朝廷對此十分重視,但也存在著諸多弊端。

明代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制定了《明集禮》。

明朝初年,朱元璋頒佈的《明集禮》確立了明代禮樂制度的基調,明嘉靖時期在此基礎上稍作調整,明統治者認為在唐宋時期禮樂內容過於繁複和奢華,並在本朝的鹵簿編制中有針對性地進行了簡化。

禮樂制度

明朝的禮樂制度主要是透過儒學思想滲透到周邊國家的禮樂制度中去,包括樂、舞、文、服、儀仗等內容。並且明朝對冠服做出了明確的規定,一品至四品官服穿緋袍;五品至七品官服穿青袍;八品至九品官綠袍,幷包括服飾的花紋。

明王朝的補子也是區分官位的重要標誌,對封爵進行了不同的倫理劃分,使色彩、配飾、圖案等成為禮法文化標誌服飾制度的重要手段,這些都是用來區別官階不同的。

可見明朝對輿服制度的重視,恢復漢族文化的決心。

只是,輿服制度有時過於嚴苛也不一定是一件好事。

明朝

明末輿服亂象

資本主義意識萌芽啟發。

我國自古代開始便是農業大國,為了支援農業發展,一直實行重農抑商的政策,在明朝時期亦是如此,甚至更甚,不僅對規定了商人不可以入朝為官,還規定了商人不可以穿絲綢等服飾。

但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明朝末期由於社會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社會開始出現較大的商人或者工場主,再加上社會管理比較鬆散,商人這個時候不僅可以透過為朝廷捐錢來買官做,而且,明朝官吏的俸祿並不是很高,生活水平還沒有商人高。

人人都想擁有很好的物質生活,商人的社會地位自然越來越高,甚至一躍成為了士之後最受歡迎的職業。

所以,中後期統治集團在服飾方面也不對商人多加要求了,放開穿衣自由。

因此,商人也開始穿絲綢、貂絨等貴重服飾,開始走起雍容華貴的風格來彰顯自己的地位。

明朝

人文開始覺醒。

蘊涵著儒家倫理思想的服飾制度,一方面起著維護封建等級制度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起著維護社會道德秩序的作用,為保證這一禮法道德秩序的穩定,明朝皇帝還在法律中專門設定了服飾禁制,強迫人們遵守封建禮制,以達到“貴賤不相宜”的社會風氣。

這讓本來蘊含著禮儀的服飾,徹底成為了統治者的工具。明代是一個重視禮法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在其建立之初就確立了禮法結合的統治方式,在服飾方面,對於屬於禮服的朝服和祭服,幾乎完全遵循漢民族古代制度。

除嘉靖八年外,明朝在服飾制度上也沒有發生任何變化,官服制度一直延續到明朝滅亡。

對中國人來說,這是一種不忘本心的表現,但是正是這種不忘本的表現變為了非常固執的保守思想。

輿服

不論是生活在什麼年代的人都有追求美的權利,也會有追求美的心理,當穿著的衣服不能滿足自身對美的認知時,就會開始進行服飾創新,但是這些創新的服裝往往被看做為奇裝異服,在封建社會中這些創新的衣服都被認為是不祥之兆。

明王朝對這些創新服飾抱有強烈的牴觸情緒,總是把它與禍患聯絡起來,統治者對服飾的控制更大程度上是為了社會趨於穩定,而封閉守舊、死板的輿服,又阻礙了古代服飾文化向多元化發展。

明朝服飾

妨礙多元發展的體制,是與歷史潮流背道而馳的,與社會發展方向背道而馳,所以明末輿服亂象的出現,即是一種突破的表現,同時又是情有可原的。

社會變革就代表著會出現新舊之爭,今日之新可能就是明日之舊,這是歷史發展而確立下來的,阻礙歷史發展的,必然會出現亂象。

社會動亂

社會動亂

在明朝後期,農民和地主階級的矛盾空前尖銳,社會矛盾不斷髮展,土地集中現象十分嚴重。皇家與藩王勳戚的莊田遍及各地,福王賜田兩萬頃,藩王賜田也不計其數,地主階級更是不擇手段擴大自己的農田。

而且,稅收收入迅速增長,所謂“三餉”每年徵收銀一千六百多萬兩,超過全年正賦收入。部分官員希望緩解社會矛盾,要求抑制宦官和貴族的特權。

他們在無錫東林書院講學,談論時政,有「東林黨人」之稱,但是遭到了權貴太監打擊、迫害的東林黨人,這也加劇了社會的動盪。

明朝

明末年,城市居民和手工業者與礦上的稅收官員進行鬥爭,萬曆二十七年(1599),臨清百姓中有一萬多人反對宦官馬堂亂收商稅,殘害商人。

接著,湖北荊襄、武漢的市民反對宦官陳奉,蘇州的市民和織工反對稅監孫隆,北京的西山煤礦工人反對楊榮,驅除礦監的鬥爭在各個城鎮展開。如果一個朝代正在經歷政治動盪,打不完的外仗,還有國內壓制不住的各種起義,更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管誰穿些什麼了。

而且,每個年代的反抗者都很喜歡從穿著打扮等外在形式上對抗當局,以表對朝廷的不滿。

正如清末民初之際,有一部分人開始剪掉辮子,以表和舊社會就封建統治時代決裂的決心,表達自己對當朝的失望,和對新時代的渴望。

輿服

總結

明末的輿服亂象,不過是朝代衰微的象徵罷了,當社會開始變革,輿服制度和禮法制度便是首當其衝的,就像清末民國初期,我們與舊社會的割裂也是從割發與換上改良的新服飾開始。

這些輿服制度實質上都是束縛民心發展的一道枷鎖,並不完全是我們今天要推崇和復興的傳統文化,輿服不應該成為約束人們日常生活的板子,而是人類創新的載體。

在歷史的程序中,一個國家的長期發展,既要有健全的制度,又要有先進的文化,既要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既要有制度的繼承,又要有與時俱進的發展,明末清初的輿服亂象,也是統治者一昧保守所致。

上一篇:“詞不達意,其實就是嘴笨且慫”
下一篇:《彩虹六號:圍攻》聯動新英雄面板來了,雄獅化身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