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朝鮮半島歷史:明臨答夫!一個高句麗的權臣範本;一個高句麗的權臣

朝鮮半島歷史:明臨答夫!一個高句麗的權臣範本

關鍵詞

:禪位、政變、權臣

前因

太祖大王禪位:

公元146年,太祖大王不聽朝中大臣的勸阻,執意將王位禪讓與“有威嚴而少仁慈”的弟弟遂成。遂成即位後連殺大臣和太祖大王宗親,推行暴政統治。

▲太祖王

後果

淵蓋蘇文

掌權:

公元642年,淵蓋蘇文刺殺榮留王及百數官員,並自封“莫離支”,也就是明臨答夫所創造的大對盧一職的加強版,獨攬高句麗的軍權國政。

▲淵蓋蘇文(603年—666年)

過程始末

一、明臨答夫掌權

公元166年,明臨答夫被拜相加爵,統攬全國軍政大權,可以說是一步登天,成為了高句麗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國相。而一年前,明臨答夫還是一個椽那部的五等小官皂衣,是名不見經傳的小吏。

是一年前的那次冒險,成為了他一步登天的契機。

▲明臨答夫畫像及劇照形象

公元165年,已經退位近二十年的太祖大王高宮病逝了,這本該是一個舉國悲痛的日子,但是次大王遂成也不禁露出笑容,他終於放下了心裡的最後一塊石頭。

他當初逼自己的哥哥高宮退位,在王位上坐了二十年次大王,哥哥只是個有名無實的君主。

為了坐穩這個位子,他接連殺害了右輔高福章、高宮嫡子高莫勤和莫勒,並且排擠掉了其他的前朝舊臣,但是隻有高宮的死才讓他真正放心下來。

同樣是這個訊息,三弟伯固感到些許悲痛之餘,但更多的是興奮。

▲太祖王高宮、次大王遂成、新大王伯固關係譜

二、伯固隱退

伯固在二哥遂成即位後,就很識趣地自己隱退到了鄉下,聰明地向遂成表現出自己對王位不感興趣的假象。

但是前朝舊臣、前王嫡系接連被殺被貶,也讓他感到不安,終於太祖大王的去世,讓他感覺哥哥遂成很有可能更加毫無顧忌。

而太祖大王去世,人心惶惶,是一個充滿變數的時候。

這時候,伯固將目光投到了自己早就看中的明臨答夫身上,讓他幫助自己起事。小吏明臨答夫緊張不安。

明臨答夫十分清楚,自己已經做出的這個選擇,是一次巨大的冒險,更是一次事關性命的豪賭。若成功則一步登天,若失敗則粉身碎骨,但他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剩下的只有奮力一搏了。

▲明臨達夫(67年-179年)

三、明臨答夫發動政變

公元165年,太祖大王病逝發喪完畢,椽那皂衣明臨答夫以“民不忍”為藉口,毅然發動政變,廣羅民心,一舉刺殺了次大王遂成。接著便迎立隱退鄉下的太祖大王三弟伯固登基,是為新大王。

明臨答夫風險刺殺遂成、擁立伯固是一次巨大的冒險,但他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新大王登基後便冊封功臣,大赦天下。

明臨答夫因擁立新王有功,被拜為國相,同時加爵為沛者,統領內外兵馬兼領梁貊部落。

這是高句麗歷史上第一次出現國相一職,之前的朝廷為了防止相權威脅王權,一般設立設立左右二相,而現在,明臨答夫成為了獨相,真正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人。

明臨答夫成為了高句麗歷史上第一個大對盧(後稱莫離支,宰相之類的官職名),高句麗五部會議皆由其主持,凌駕百官之上,總攬內外軍政大事。可以說明臨答夫位高權重,已經到達了權力的頂峰。

按照歷史上大多數權臣的命運,明臨答夫此時應該要走下坡路了,但是相比於大多數權臣德不配位來說,國相一職簡直可以說是為他量身定製的。

新大王在位的第八年,明臨答夫迎來第一次危機,當然也為他帶來了第一次表現機會。

▲東漢及周邊國家部落局勢圖

公元172年,東漢王朝玄菟太守耿臨發大軍進攻高句麗,新大王召叢集臣商議對策。朝臣們大都主張利用寒冬山高路險等地利,趁漢軍長途跋涉、立足未穩之時,主動出擊。

但明臨答伕力排眾議,認為漢朝國大民強、兵多將廣,玄菟太守率強兵來攻,鋒芒正盛,此時出兵無異於自尋死路,應該豎壁清野,堅守城池,等待漢軍士氣喪盡,糧草耗完之時,再出其不意,一擊取勝。

新大王最終採納了明臨答夫的意見,固守堅城,果然漢軍久攻不克,被迫撤軍。明臨答夫找準時機,率兵追擊,最終在坐原大敗漢軍。

坐原一戰,更加證明了明臨答夫的位高權重和高超的軍政才能。戰後,新大王將坐原和質山賜給明臨答夫作為食邑。自此,明臨答夫聲望權位越來越重,其部族的地位也隨之上升。

公元179年秋,明臨答夫壽終正寢,無論是毀是贊,他都以高句麗的第一名相留名。

▲高句麗

結論

明臨答夫弒君立新王,結束了昏君次大王的暴政統治,保證了高句麗政權的穩定和發展,也使自己成為高句麗歷史上的名相。明臨答夫同時自立為國相,成為高句麗歷史上第一個莫離支和篡權權臣模板開創者。

【參考文獻】《魏書·高句麗傳》《三國史記》

上一篇:【熱點】這兩樣東西最保值,土地和空氣最不值錢!你家的是哪一樣?
下一篇:三國演義第十回有哪些情節,該故事揭露了什麼道理?能得到哪些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