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醫學微視】胃腸病調理的基礎方,不愧為胃腸病調理的基礎

枳術丸(湯),可消食強胃,消脾導滯,又滋養胃氣,還可恢復脾胃的正常升降,用於小兒各種原因和體質的厭食,胃下垂的胃脘痞脹,胃氣不降的嘔惡納差的上逆,並脾不升清的各種下垂,及各種病後飲食不進的調養。讓我深深的體會到,脾胃為後天之本,枳術丸(湯)不愧為“胃腸病”調理的基礎方

(一)概述

人們習慣地把胃腸道疾病稱為脾胃病或胃腸病。它包括了現代醫學消化系統疾病,和與之有關的其他系統的一些疾病。這樣抽象的概括,與祖國醫學對於客觀表現的認識、觀察、歸類的方法一如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等等相似。所謂“腎”,並非單指現今的腎臟,實包括:生殖、泌尿、神經、內分泌等多系統的功能。所謂“脾”,也非單指現代醫學的胰腺,實包括消化、吸收、物質代謝、體液平衡和部分血液迴圈的功能。

儘管十二臟腑各有其功能,然脾、腎是後天和先天之本,臟腑功能的主宰。脾胃病與脾關係尤為密切,探討調理“胃腸病”的治法與方藥,應從“脾為後天之本”入手,從元代形成的《脾胃論》和現代所稱的“脾胃學說”入手,方能摸到端倪。

胃腸病的病因雖多,主要的是“飲食傷脾”,俗稱:“病從口入”。中醫最早醫書——《黃帝內經素問·痺論篇》早有“飲食自倍,腸胃乃傷”等記載,這可謂脾胃病的常見病因,“飲食傷脾”臨床需分辨是飲傷還是食傷;飲傷有飲水、飲酒、飲乳酪之別,食傷有谷、肉、生冷、結硬食物之異,其治法不同,但總的說,飲傷宜發汗利尿,分消其溼;食傷宜消,以導其滯。

筆者選用枳術丸(湯),藥雖二三味,卻代表著補、消兩法。用之補不礙胃,消不傷脾。作為調理脾胃的基方,即源於此。

胃腸病的發病機理:主要是脾胃功能紊亂、氣機升降失調所致,用枳術丸(湯)調理脾胃,常可使胃痛、嘔惡、腹痛、腹脹、腸鳴、洩瀉等病症得以緩解,功能得以恢復。

胃腸病的治法方藥頗多,我最欣賞枳術丸(湯),因為白朮甘苦溫,健脾燥溼,是調理胃腸功能紊亂、氣機升降失調的良藥。枳實苦溫、瀉痞消積,能使上逆的濁氣下降(胃氣宜降)。荷葉芬芳養胃,能使下陷之清氣上升(脾氣宜升)。臨床可隨症加味,貫徹辨證施治的原則。

(二)方組

1。枳術丸(《脾胃論》引用張元素方)枳實9~12g,焦白朮18~24g,右藥烘乾,共研極細末,荷葉裹燒飯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次30~50丸,開水送下。

2。枳術湯(引《金匱要略》方)枳實18~24g,焦白朮6~9g,隨症加味,每日1劑。

(三)主治

枳術丸治胸膈痞滿,消食滯,強健脾胃。

枳術湯主治心下痞,大如盤,水飲所作。所治證候乃因脾虛氣滯,失於運化,致水氣痞結於心下,故用枳實消痞,白朮健脾。枳實倍於白朮,消重於補。根據現代藥理實驗,枳實有使胃腸節律性蠕動增強的作用,故在治療膽結石、胃下垂、子宮下垂(脫出)以及胃腸功能失調等症中,為必用的主要藥物。本方主治的水飲,極似胃下垂的臨床表現,原方後註明服後腹中軟為有效指徵。近年還有臨床報道,用本方治療胃下垂,其療效比枳術丸為佳。

(四)加減應用(適應證參考)

1。枳術丸加神曲、炒谷、麥芽,名曲麥枳術丸,能健脾胃,消宿食,主療一切傷食、隔食、宿食不化之疾。

2。枳術丸加橘皮,名橘皮枳術丸,主治老人、小兒元氣虛弱,飲食不消化,影響到臟腑功能失調,心下(胃脘)痞悶。服後能使胃氣旺盛消化力強,不覺腹部飽脹,長用一段時間,即使過食、重食也不致傷食成病。

3。枳術丸加姜半夏,名半夏枳術丸,主治因冷食內傷脾胃初期,脘腹痞滿、疼痛、噁心反胃症適宜。若出現發冷、發熱、口渴、苔黃等症,多屬食積化火,宜再加黃連、黃芩、大黃兼清內熱;若小便頻數、淋漓澀痛時,加澤瀉、車前草,兼清下焦溼熱。

4。枳術丸加木香、乾薑,名香姜枳術丸,主治因冷食傷脾,引起脘腹冷痛,食谷不化,隨之而瀉下完谷不化之便。

5。枳術丸加人參、陳皮、山楂、神曲、麥芽,名人參健脾丸,以健脾益氣、消積去滯。主治小兒營養缺乏,消化不良,骨瘦如柴,面黃肌瘦,汗出如洗,哭鬧煩躁,厭食洩瀉等症。

6。枳術丸加木香、砂仁,名香砂枳術丸,理氣消食。主治脾胃素弱,飲食傷脾,脘腹痞滿,脹痛,消化不良等症。

7。枳術丸加橘皮、半夏,名橘半枳術丸,祛痰消食。主治一切脾失健運,飲食不化,噁心嘔吐,咳嗽痰多,食少便溏,脘腹膨悶作脹等症。

8。枳術丸加茯苓、法半夏、陳皮(二陳湯去甘草)、山楂、神曲、麥芽(三仙湯)、炒萊菔子,名大安丸,健脾除溼,和胃消食。主治食積腹脹,胃納不佳等症。

9。枳術丸加木香、人參、生薑,名人參香姜枳術丸,能開胃健脾,增進飲食。主治:飲食損傷脾胃,長期食少便溏,面黃肌瘦,身體日差。本方補多於消,用人參或黨參益氣健脾,木香行氣化滯,陳皮健脾和中,為健脾開胃、扶助機體的良劑。

10。枳術丸加半夏、陳皮、川樸、木香、檳榔、炙草、薑汁,名和中丸,能和脾胃、理氣滯、去溼濁、助消化,主治久病體虛,傷食停滯,脘腹痞滿,不欲進食,大便秘結或溏洩等症。

此外,還可根據胃腸病的臨床表現,寒、熱、虛、實的屬性,辨證施治靈活加減運用,茲舉例如下:

(1)寒痛:疼痛急暴,遇冷加劇,得熱則減,口不渴,泛酸吐清,小便清長,大便稀溏,脈沉苔白等。常見於慢性胃炎、潰瘍病中,運用枳術湯加香附、良姜等,名良附枳術湯治之。

(2)熱痛:燒灼痛,喜冷飲,反酸,嘈雜,口臭,牙齦腫痛,大便乾燥,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脈數有力症徵。常見於萎縮性胃炎、急性腸炎等病中,用枳術丸加元胡、川楝子,名金鈴枳術丸治之。

(3)虛痛:疼痛綿綿,時作時止,痛時喜按,飢餓和勞累時加重,大便秘結或溏瀉,舌質胖嫩有齒痕,脈沉無力等。常見於肥厚性胃炎、慢性潰瘍病、慢性結腸炎等。適用枳術丸加炙黃芪、桂枝、炙草、白芍、飴糖,名芪建枳術丸。或加香砂六君子湯(丸)治之。

(4)實痛:疼痛劇烈,為突發性割痛、燒痛、鑽痛、絞痛或持續鈍痛,大便燥結,苔黃厚,脈沉實等。常見於急腹症、腸梗阻、膽絞痛、膽道蛔蟲等病中。治療需辨明是單獨腑實證,還是氣滯、血瘀、蟲積、積聚等等。

①氣滯:脘腹脅脹,噯氣頻繁,與情志不舒、精神緊張關係密切。辨證屬肝氣不疏、肝胃不和、肝鬱脾虛等。均可用枳術湯(丸)加逍遙散治療。常見於淺表性胃炎、早期潰瘍病、胃黏膜脫垂等。

②血瘀:痛如針刺、刀割,痛位固定不移,嘔吐,黑便,舌質紫暗或瘀斑、瘀點,脈弦澀症徵。常見於胃出血、嘔血、黑便、慢性闌尾炎、胰腺炎等。治用枳術丸加失笑散(蒲黃、五靈脂)等止血活血藥,因證選用。

③蟲積:痛為鑽痛,時作時止,噁心嘔吐,喜食生米、黃土等異味。發作時陣陣腹痛,輾轉呻吟,甚至汗出如洗,四肢逆冷等症。發後復如常人。面一目一口三聯蟲徵:面頰隱有白色圓點,鞏膜青斑紫點,口內頰黏膜或上顎或見黍粒樣黃白色疹點。嬰幼兒腸道寄生蟲病最為常見。治用健脾一驅蟲法,交替應用,亦可用枳術湯(丸)加烏梅、川楝根皮治療。

④食滯:產生於飲食不節、時飽時飢和過量飲食未能消化滯停於胃,久則發酵出現噯腐吞酸,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治宜消食導滯法,用枳術丸加黃連、木香、三仙湯治之頗效。

(五)療效觀察

1。用於消食強胃尤其小兒厭食,本方在門診使用最多,其次是疳積、蟲積等病。二次複診反饋率高,所得資訊初步分析,本方90%以上有良效。

2。用於消痞導滯:本方加味,對於脘腹痞滿,多能消減,對“胃下垂”88例,服藥觀察。服藥前,心下痞滿午後為甚,不欲晚餐,服本方3~5天,心下比較舒適,不感痞滿,也能進晚餐了。少數療效欠佳。

3。用於滋養胃氣古訓:“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不論胃腸病或其他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胃氣有極大關係。筆者應用枳術湯(丸)的體會:本方滋養胃氣有良好作用。如某些內科重症後,胃氣很差,服用一段本方,胃氣增強,消化旺盛,有利於病癒康復,這方面的生動例子很多(典型病例附後)。

4。用於升清降濁當升反降,當降反升的例子臨床常見,如胃之濁氣當降而反上逆者,出現噁心、嘔吐、呃逆等症;脾氣宜升反降如中氣下陷出現:久瀉、脫肛、子宮脫垂、內臟下垂等候。枳術丸久服有意想不到的功效。

我曾據“脾虛”,畏枳實破氣力峻,怕犯“虛虛之戒”,故常以枳殼代枳實。後受實驗報道啟發,改用枳實,才體會到:枳實不僅消痞,且升血壓,作用比枳殼為優。本方術倍於枳,補重於消,使枳實峻性減弱,且荷葉能養胃、和胃,妙在荷葉包飯與白朮協同,升清降濁作用則更好。

5。調理“胃腸病”基方——枳術丸(湯),應根據辨證加減應用。以上舉例可窺其梗概,但因病症不同,固定的一張方不可能針對所有的胃腸病,故不可膠柱鼓瑟,刻板移用。

每日一文,陪伴中醫人成長

請關注公眾號 藥之谷

上一篇:【國醫·養生】養生:護胃承氣湯,養陰攻下,養陰攻下,養陰攻下。
下一篇:王俊凱瘦到脫相,減肥的時候,受不了就獎勵一頓欺騙餐| gq 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