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書說中醫”第十二期:解暑化溼度三伏

編者按:“書說中醫”欄目是由中華中醫藥學會和光明網共同推出,精選優質中醫藥科普圖書,普及中醫藥知識,帶您一同感受中醫藥文化。

本期專家:上海中醫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楊柏燦

“清風無力屠得熱,落日著翅飛上山。人固已懼江海竭,天豈不惜河漢幹”用宋代詩人王令的這首詩來形容三伏天裡烈日炎炎的氣候再合適不過了。正是因為大自然的熱情似火,促使人們用巧思妙心織出獨樹一幟的養生習俗,喝綠豆湯、備藿香正氣水、吃蓮子粥等,並沿襲至今。

三伏天可以說是一年中最令人難受的日子。一方面,這是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日子,酷熱難耐;另一方面,這之前正好是梅雨季節,雨水不斷,致使溼氣很重,故中醫有“暑多夾溼”之說。因此,此時既悶熱又潮溼,民間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的說法。當此之時,上有太陽暴曬,下有溼氣蒸發,人處其間,可謂備受煎熬,既要忍受酷熱的陽光照射而煩熱汗出,又要耐受溼氣的困擾而倦怠不堪,尤其是暑溼又多困阻脾胃而使人出現“疰夏”現象——食慾不振、四肢倦怠、口黏乏味。更為不利的是,暑熱與溼邪的性質正好相反:暑熱為陽性,多使人毛孔開洩而汗出不止、損耗津液;溼邪為陰邪,阻礙氣機,容易損傷人體的陽氣。所以這是一對矛盾共同體,在防治上如要解除暑熱勢必以苦寒損傷陽氣,如要祛除溼邪必然以苦溫燥烈損耗津液。

因此,正確的養生保健方法對於度過三伏天十分重要。應當掌握以下幾點:

1.既要清熱生津又要顧護陽氣

夏日炎炎,暑氣逼人,汗出不止,常使人感到煩熱口乾。因此,避暑除熱、生津止渴是自然而然的行為。吹冷空調、喝冰鎮飲料等成為夏季的家常便飯,但由此伴隨而來的往往是人體陽氣的損傷,特別是脾胃陽氣,人們常出現胃脘疼痛、腹瀉等症狀。因此,夏季在避暑止渴的同時應當避免過於寒涼,以免損傷陽氣。

2.既要化解暑溼又要保護陰液

夏季暑溼困擾人體,尤其是脾胃,致使脾胃功能失調,食慾不振、四肢倦怠,甚至洩瀉嘔吐,因此化解暑溼是夏季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法則。但問題是,化溼藥往往多為溫燥芳香之品,容易損耗人體的陰液。這就要求夏季在化溼解暑的同時必須保護人體的陰液。

3.重視清心安神除煩

夏季氣候炎熱,往往使人煩熱不安、心浮氣躁。這就需要應用一些能夠寧心安神、清熱除煩的食品藥品。在民間,一些地區常流傳著三伏天服用綠豆、蓮子的習俗,藿香正氣製劑更是成為夏令時節的常用藥物。

這是因為綠豆、蓮子及藿香正氣製劑的效能、功用特點和夏季的氣候特點相對應。綠豆素有“防暑聖品”之稱。其性味甘寒,歸於心、胃經,具有清熱消暑、利尿除煩的功效,非常適合夏季使用,既能直接解暑又能使暑熱從小便而走。可以將綠豆與少量的冰糖煮成湯,冷卻以後食用,起到解暑清熱、除煩止渴的作用。民間有句諺語:“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蓮。”這裡的白蓮正是指蓮子。作為水生植物蓮的成熟種子,蓮子性味甘平而澀,具有較好的安神作用。蓮子安神有兩個特點:一是養心安神。因蓮子甘平而歸心經、腎經,能上補心氣,下補腎氣,使上下心腎相交,對於心腎功能失調(中醫稱之為“心腎不交”)引起的失眠非常有效。二是寧心安神。因蓮子不但味甘而且帶有澀味,使之具有收斂心神的作用,夏季暑熱引起的心煩、失眠用之尤其適宜。此外,蓮子中心有一段綠色的胚芽,即蓮子心,性味苦寒,有很好的清心安神作用。因此,蓮子的安神途徑是多方面的,夏季食用確能使人心境安寧。蓮子既可單獨使用,也可與百合、綠豆、紅棗等同煮,做成粥或羹的形式。無論是綠豆還是蓮子都是藥食兩用品,性用較為平和,口味好、使用方便,夏季食用能起到防暑降溫、生津除煩、清心安神的作用。但畢竟兩者均偏於寒性,所以脾胃虛弱者,特別是洩瀉人群當慎用。

講到夏季的防暑解暑就不得不提到一類中成藥——藿香正氣製劑。每逢梅雨季節前後,有這樣一句順口溜:“藿香正氣散,一天開到晚。”意指這個時令門診醫生開藥最多的就是藿香正氣製劑。目前,藿香正氣已經有了多種製劑,液體劑、散劑、片劑、丸劑、膠囊劑等,但無論劑型如何變化,都是以藿香為主藥,配伍一些芳香化溼、行氣健脾的藥物。藿香是怎樣的一味藥呢?為什麼在夏季如此常用?因為以藿香為代表的芳香化溼藥,其藥性、功用特點非常適合於夏季使用:氣味芳香,辛散而不峻烈,性質微溫不燥,主歸脾、胃、肺經,既能芳香化溼,又能解暑發表。對於夏季中暑之嘔吐噁心、洩瀉等,藿香能化溼解暑、醒脾和胃、止嘔止瀉;對於夏季既傷於暑溼又感受風寒引起的感冒,藿香既能解暑化溼又能解表散寒。所以,在炎炎盛夏,無論是居家還是出門旅遊,準備藿香正氣水都是明智之舉。

清涼可口的綠豆、芳香撲鼻的藿香、純潔優雅的蓮都是酷夏賦予人間的厚禮,而人們對時令氣候的敏銳感知又使之昇華,造就了流傳千古的時令養生習俗。這不僅是古人智慧的體現,更是中醫藥文化與大自然的美麗邂逅。

本文摘自:楊柏燦《藥緣文化——中藥與文化的交融》

【相關文章】

“書說中醫”第十一期:從中藥鋪走出的“龍骨”——甲骨文

出品:光明網 中華中醫藥學會

監製:戰 釗 宋雅娟

策劃:張夢凡

上一篇:天天喝牛奶骨質密度還偏低?先回答這七個問題
下一篇:夢幻西遊:天啟銀河系級的神器!4藍字價值超200萬,被質疑內部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