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睡不好,你知道如何和“焦慮”和平相處嗎?

日常閒聊中,除了聊天氣,聊得最多的恐怕就是睡眠了。失眠、易醒、睡眠質量差等,相信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或者在經歷各種各樣的睡眠困擾。深究其原因,與日益加大的生活壓力、工作壓力密不可分。那麼,在焦慮中,如何才能擁有更好的睡眠呢?

在家辦公的這段時間裡,我同樣也經歷了焦慮給我帶來的各種各樣的困擾,從睡眠失常到食慾不振。我透過主動去接觸與焦慮相關的內容來尋找解決辦法,其中,英國作家安娜·威廉姆森本的暢銷書《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讓我印象深刻。

《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的作者安娜原是一名優秀的電視節目主持人,曾經親身經歷過由於焦慮症所帶來的失眠、情緒崩潰、以及驚恐發作等情況,並在治療過程中透過系統地學習成為了一名專業的心理治療師。

作者非常理解焦慮者的痛苦,知道處於焦慮中的人們迫切需要什麼,在書中提供了一系列易於操作、切實可行的專家指導,將原本晦澀的心理學理論知識用通俗的語言表達出來,非常具有可讀性。

這本書以“焦慮與自救”為破題,告訴我們如何正視焦慮,如何學會與焦慮相處。

書中告訴我們,

要學會盡可能地清理和驅逐在白天被壓抑的感覺——不管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以及被觸發的普通情緒。

以我為例,作為職場人士,我非常理解這種失眠所帶來的痛苦了。由於工作壓力大,我往往加班很晚才回家。好不容易一個人平靜地躺在床上,合上雙眼,白天發生的各種工作問題如過電影般從眼前一一閃過,我不得不思考應對這些問題的辦法。

而我的另一個同事,也有同樣的苦惱。不同的是,她剛升為寶媽,在忙於工作的同時,還要思考如何照護寶寶的生活。嚴重擠壓的時間,導致她只能在夜晚躺在床上時才能安靜地思考,結果可想而知,她經常失眠到轉鍾三四點才能入眠。

《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的作者安娜在書中明確指出在失眠時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1、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應該放棄,什麼時候應該堅持。

與其在床上數著羊羔,眼睜睜看著時間一個小時一個小時過去,不如起床做些無聊的事情。

為什麼不建議繼續躺在床上堅持呢?

因為在床上躺了一個多小時還無法入睡,繼續的堅持如果無濟於事,只會讓人更加崩潰、焦灼。

那麼,為什麼起床後要做一些無聊的事情呢?

起床後,如果你做得是有意義、有用的事情,大腦就會得到暗示,“只要不睡覺,就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進而演變為不良的行為習慣,大腦甚至會期盼你無法入睡。

而做無聊的,或者你不感興趣的事情,諸如做清潔、重新洗漱、疊衣服、收拾房間等,則會讓大腦明白:

在失眠中起床,不會有什麼有用的事情等著你。

2、不要泡茶喝,更不要喝任何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關於這點,如果能夠堅持下去,效果會非常明顯。我日常就喜歡喝茶,因為工作的原因,我必須保證自己在上班時間精力充沛。但是,很多職場人士喜歡在加班時也透過茶類飲品以及含咖啡因的飲品來提神,其實是非常不可取的。

我回憶了幾段曾經的失眠經歷,都與我在夜間喝了茶類飲品有關。所以,良好的睡前準備必須做好。

3、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譬如,制定一個時間表,並嚴格要求自己去執行。從而達到訓練身體和大腦嚴格遵守時間表的目的,這對改善睡眠是很有幫助的。

而對於經常被睡眠打斷、以及失眠精神差的情況,可以嘗試擠出碎片時間來補覺。工作時間中的午休時間就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在這個時候小憩一會,哪怕只是冥想或放空,都可以讓精力得到補充。

此外,一些不利於入睡的壞習慣必須改掉,比如在臨睡前使用電子裝置、帶手機上床等。

而我個人更喜歡書中的兩個失眠小技巧:不在床上思考問題;在入睡前,把自己的想法、顧慮和行動要點都寫下來。我實踐一段時間後,發現這兩個技巧非常管用。

當然,《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中涉及的焦慮指導範疇不止有失眠,社交焦慮、情緒低落、身體不適等與實際情況結合緊密的焦慮情況均有詳細闡述。

面對只升不降的焦慮,日益擴大的焦慮人群。我們確實需要這樣一本專業和操作性兼具的心理學手冊來幫助我們逐漸走出焦慮的陰霾,在這個焦慮星球快樂地生活下去。

上一篇:要說話、要唱歌、更要出汗,這是喝完酒後三步曲,你瞭解嗎?
下一篇:孩子們脾胃虛弱如何進行調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