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介紹一味中藥茯苓!正所謂“四時神藥”數茯苓,健脾、祛溼、安神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味中藥:茯苓。

因為茯苓的功效非常廣泛,不分四季,而且還能夠把它跟很多的藥物一起搭配,無論是寒、溫、風、溼等多種疾病,茯苓都能發揮它獨特的功效。

茯苓是多孔菌科植物,真菌茯苓的乾燥菌核。削下的茯苓外皮,稱茯苓皮。去皮後切制的茯苓,稱茯苓塊。內層白色部分叫白茯苓;接近外皮部的淡紅部分叫赤茯苓;帶有松根的白色部分,叫茯神。

一般茯苓常用者即是白茯苓,加工為白茯苓片。

茯苓味甘、淡,性平,入藥

具有利水滲溼、益脾和胃、寧心安神之功用

茯苓是生長在地裡的一種菌類物質,它的生長環境很有特點,

是抱著松樹根生長的。

早年間,老百姓中流傳著很多關於茯苓的傳說,據說茯苓是種很神秘的東西,如果松樹根上有茯苓,那麼松樹上一定會有菟絲子。

六味地黃丸的創始人,也是中醫兒科的創始人,宋朝的名醫錢乙,患有風溼病,他就是用茯苓來給自己治療的。

他讓自己的親戚到東山上去採茯苓,找到菟絲子以後,用火燒,燒到菟絲子的根部的時候,就一定能挖出茯苓來。

也曾經有研究者把能夠蒐集到的中醫方劑做過統計,結果發現,歷代的中醫方子裡,用得最多的一味藥就是茯苓,這說明茯苓是為廣大醫家所重視的一味藥。

《傷寒論》

用茯苓共15方,24次。用於

健脾利水

消飲定悸

寧心神

等幾個方面。

《金匱要略》

之用茯苓與《傷寒論》一樣,也是用在健脾化飲,其運用變化從原則到具體,各臻化裁。

治痰飲

治胸痺證

治“咽中有炙臠”、治“寒氣厥逆”證、治“心下痞堅”證、治“反胃”證、治“悸”證

治皮水證、治小便不利證、治虛勞不得眠、治腎著證、治虛勞風氣及妊娠病症等等

歷代醫家用茯苓的更是不勝列舉。總不外乎以茯苓健脾滲溼、消水寧神之作用。

1

健脾利溼用茯苓

茯苓主要是用來祛水溼的,另外還具備安神的功效。《神農本草經》記載說:

“茯苓味甘平,主胸邪逆氣,憂恚,驚邪恐悸,心下結痛,寒熱,煩滿,咳逆,口焦舌幹,利小便。久服安魂、養神、不飢、延年。”

《神農本草經》主要記載了茯苓的兩個作用,

一,安神,二,祛溼。

茯苓皮

也可以祛水溼,它祛水溼的效果比茯苓還好,如果僅僅祛水溼,不用健脾,醫生有時開方會用茯苓皮。

2

水溼的分類

水溼分為外溼和內溼兩種

外溼也有兩類

:一類是侵入體內長時間停留的,如風溼;還有一類是短時間停留的,比如夏天的感冒。

內溼

是中醫裡一個很重要的概念,現在很多人是內溼體質。內溼產生的原因大多是和 跟人們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

一方面現在人們的運動量很少,基本上出行都是轎車、地鐵、公交車、電車等,就很少走路,而且體力勞動也相應減少,於是整個身體的機能就沒以前那麼強健了,脾陽也就不那麼強健了。

中醫講脾陽的功能是運化水溼,體內水氣的上騰下達,都要靠脾的輸送,

如果脾的功能弱化了,水溼就容易留在體內。

另一方面,人們吃的寒涼食物越來越多,古時候沒有冰箱,冰鎮的飲料更是少之又少,一般普通的老百姓是喝不到的,井水估計就是老百姓喝的最涼的東西。

而現在接觸冷東西的機會特別多,雖說可以防暑降溫,但是過猶不及,就容易傷到我們脾胃的陽氣。比如說冷飲,喝下去之後,涼氣不是從肌表往裡傳的,而是直接從內裡往外涼,這叫心裡涼,結果就會直接傷到脾陽。

被傷到的脾陽就不能運化水溼了,水溼就停留在了體內

脾胃是我們人體一個水利樞紐的中轉站,如果水利樞紐的功能弱了,整個的水利系統也就不暢通了。

第三個原因是吃得太好、太精細,而且吃的食物所含的熱量遠遠超過了身體所需要的熱量。這對於脾的運化功能來說也是一個挑戰。營養物質攝入以後,脾臟運化不掉,痰溼體質的人就開始多了起來。

水溼多了,又有痰積在體內,水溼凝結就化成了痰。同時,食物吃進去如果代謝不出去,也會變成痰,

這些痰溼影響脾胃的運化,於是脾胃就會越來越虛弱。

3

人體內有水溼究竟會有哪些症狀呢?

看舌頭,水溼重的話:

舌體一般都是胖大的,而且舌頭邊上有齒痕(大多數齒痕是因為舌體胖大被牙齒長期擠壓而形成的);

舌苔厚膩

臉上有黑斑,且黑斑一般都分佈在嘴唇周圍,因為嘴唇周圍是脾的反射區域。

水溼重一定會遏制脾胃的陽氣,當脾胃的陽氣被遏制住的時候,人的身體就會感覺

痠軟,無力,不願意動彈

。體內有水溼的人,還會有胸滿痞悶、小便不利的症狀。

4

與茯苓有關的祛溼方

張仲景的《傷寒論》裡,記載了很多的治病思路,祛水溼就是其中一個非常重要的思想,也從側面說明張仲景那時候就意識到水溼對身體的危害。

比較有名的一個祛溼氣的中藥就是五苓散。

利水滲溼,溫陽化氣,主治水溼內停、痰飲等病症。

五苓散中有豬苓、桂枝、白朮和澤瀉幾味中藥。

豬苓跟茯苓的作用相似,祛水溼;

桂枝是溫陽氣的

五苓散就是祛除水溼同時再把體內的陽氣振奮一下。

五苓散雖然只有五味藥,而且藥量都不大,但效果是非常好的。

5

久負盛名——茯苓粥

除了祛溼氣的中藥,我們生活中也可以用茯苓食療。茯苓粥相信大家都知道。

“茯苓粥”是宋代文學家蘇軾的弟弟蘇轍發現的。他少時多病,夏天脾胃弱而飲食不消,食慾不振;冬天則肺腎氣虛而經常感冒、咳嗽。服了許多藥物也未能根除。

直到蘇轍過了而立之年,他學習養生之道後,常服用茯苓,多年的疾病消失得無影無蹤。並且蘇轍還根據自己的養生經驗寫了《服茯苓賦並引》。文中寫道:

服茯苓可以固形養氣,延年而卻老者。久服能安魂魄而定心志,顏如處子,神止氣定。

對於茯苓粥,凡是有脾虛及水溼內停的 ,都是可以吃的,尤其是脾虛溼盛的,更為適宜,其性質平和,補而不峻,利而不猛,所以既可扶正,亦可祛邪,為脾虛溼盛之水腫及老年性浮腫,肥胖症的良好藥粥。

茯苓粥製作

主料:粳米、茯苓

調料:味精,鹽,胡椒粉

先將淘洗乾淨的粳米入鍋,加入適當比例的白茯苓粉和水,用旺火燒開。再轉用文火熬成稀粥,加入味精、精鹽和胡椒粉即成。

也可根據需要加:山藥、枸杞、紅棗、芡實、炒薏米等。

理氣開胃——陳皮茯苓粥

陳皮10、茯苓、粳米

一起放入砂鍋,加水慢熬致稠,依口味伴入紅糖調勻即成。

陳皮茯苓粥對於食用油膩食物過多,導致脾胃脹滿,具有很好的理氣燥溼、健脾和胃的作用。

可以早晚溫熱進服。

清暑熱——荷葉茯苓粥

荷葉茯苓粥,在暑熱時節是非常應季的。

荷葉有

清暑熱,生津止渴

的作用,而茯苓能提高人體免疫功能;、

荷葉茯苓粥,

清補為主

,做法簡單,好吃營養。

做法:

選新鮮的荷葉或幹荷葉放在鍋裡面煮;湯至碧綠關火去渣;把茯苓、洗淨的粳米或小米加入湯中,同煮為粥;出鍋前放入少許白糖調味。

中醫認為,荷葉性微溫平味辛,入心、肝、肺三經。荷葉有清心火、平肝火、瀉脾火、降肺火以及清熱養神、降壓利尿、斂液止汗等功效。

夏季天氣悶熱,容易使人煩躁不安,肝火上升,喝碗荷葉茯苓粥,有清熱解毒,寧心安神的功效。

茯苓也可以煲湯更營養!

茯苓

不含毒性,藥性溫和,沒有太特殊的口感

,也適合家裡日常做菜煲湯食用。

給大家推薦兩款以茯苓為主的食療湯,記得收藏!

茯苓冬瓜鴨湯

材料:茯苓,冬瓜,鴨邊腿兩條,生薑,食鹽少許。

做法:將鴨邊腿切塊,焯出血水備用;鍋中放少許油,把處理後的鴨肉倒入鍋中炒香;往鍋中加適量清水,放入茯苓和薑片,大火煮開,轉小火燉30分鐘。最後放入冬瓜,再燉10分鐘左右,放入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這道藥膳有

健脾祛溼、利尿消腫、清火潤燥

的功效。適用於

頭面出油、溼氣重、肥胖、高血壓

人群食用。

茯苓甘草豬肚湯

材料:豬肚、嫩姜、茯苓、甘草、陳皮、蔥、生薑、料酒、鹽少許;

做法:先把嫩姜洗淨切塊,甘草、陳皮洗後泡開,放入調料包備用;豬肚加鹽搓洗乾淨,放入鍋中,加薑片、蔥、料酒焯水;焯過水的豬肚切成塊,放鍋中加料酒再次焯水,然後衝清水洗乾淨。把調料包、處理後的豬肚、茯苓、姜放入鍋中加水煮開,轉小火煲1小時左右,出鍋前新增少許食鹽調味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益氣補虛。適合食慾不正、虛勞羸弱的人群。

最後教你如何挑選茯苓?

看顏色:

並不是越白的茯苓就越好,過白可能是用硫磺燻過。正常的茯苓呈

白色、淡紅色或淡棕色

,這三種顏色的任何一種都是正常的。

看切面:

質地較好的茯苓

切面顏色均勻,表面細膩

;如果外表顏色不均,表面粗糙則可能是殘次品。

聞味道:

正常的茯苓

聞起來沒有什麼味道

,如果聞到黴味、酸味等刺鼻味道,不建議購買。

嘗味道:

茯苓

沒有什麼味道,如果細細品會有些甘甜

;如果嚐出苦味、酸味或澀味,都說明質量不太行。

注意:

任何食材、藥材都有其獨特的性質,並不是人人都適合,茯苓也不例外。

茯苓入菜、熬粥、入湯要根據自己的身體需求適量選擇;如果是入藥,一定要諮詢專業醫師,不可擅自服用。

大家好,我是劉淹清大夫,擅長診治股骨頭壞死、腰椎間盤突出、腰椎間盤狹窄等骨科疾病,關注@骨科劉淹清,瞭解更多骨科疾病相關知識,任何骨科方面的問題,想了解,都可以問我,我根據幾十年臨床經驗幫你分析分析,我願和您一起守護健康!

上一篇:喜怒哀樂皆是藥!《黃帝內經》“五志相勝”治心病
下一篇:穿著清涼,遮不住“腹婆”身材,減脂輕食來助你一臂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