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中國的稅收制度需要改革

當今大資料時代,一切都透明,收入多少都在國家的資料庫中。目前個人所得稅是按收入層級不同適用的稅率不同的辦法進行徵收的。如下:

收入5000-8000元(含,下同), 適用稅率是3%

收入8000-17000元, 適用稅率是10%

收入17000-30000元 ,適用稅率是20%

收入3萬—4萬元(含,下同) 適用稅率是25%

收入4萬—6萬元,適用稅率是30%

收入6萬元—8萬元, 適用稅率是35%

8。5萬元以上適用稅率是45%

以上是針對個人收入者的納稅標準。

下面是企業所得稅的徵收標準:

企業所得稅的標準稅率是25% ,小微企業稅率20%,高新特新企業稅率15%,國家重點規劃軟體積體電路設計10%。

由此可見,所得稅個人按收入層級按比例徵收,企業按行業徵收。可以這樣解讀,企業所得稅是按行業不同徵收的稅率有差別,不是按企業的利潤多寡來按層級設定不同比例徵收。

眾所周知,經濟就是一個生態系統,處於中心主幹地位的是能源,交通,軍工,金融。就拿能源來說,石油、天燃氣、礦產、電、水、等行業都是以國字頭為主;交通包含鐵路、航空、港口也是以國字頭為主;另外兩個軍工、金融業也同樣以國字大頭為主。就算同是國企吧,收入差距也大。比如在菸草公司、金融行業的員工收入肯定比在鋼鐵行業的員工收入高些,因為有菸草公司的員工在網上曬過工資條,遠遠高於普通民眾幾千元的工資 標準。民企收入更是千差萬別。比如各大網際網路公司 ,網上就曬有騰訊員工的收入月薪8萬以上。這樣就造成行業不同收入差距越來越大。國家又沒有針對處於行業壟斷地位的企業實行分層級按不同比例徵收所得稅徵收的辦法出臺,讓這些壟斷行業或者行業上升期的企業到員工收入明顯大大超出全國平均線。

在這個經濟生態系統中,處於生態系統末端的是大大小小的小微企業,本來生存空間就狹小,還受到經濟週期的影響,一場金融危機下來,大量小微企業灰飛煙滅。長期下來不同行業,不同背景資源,小部分既得利益者與普通百姓的收入差距越來越大,整個社會都是馬太福音的最好寫照,讓有的更有,讓窮得更窮。

我們再反過來分析,處於壟斷地位的行業企業裡,是按勞分配(大平小不平),但行業之間的收入分配是按勞分配嗎?生產鋼材的比生產香菸的輕鬆得多?沒有技術含量?所以收入不如生產菸草的!各大生產線上的流水工人包含有技術的沒有玩金融的勞動強度大?所以收入不如玩金融的?——顯然不是這麼回事。差距是什麼造成的呢?行業分配收入差距的源頭在哪裡?——顯然是背景,資源優勢,不排除有既得利益,還有機率等原因,跟按勞分配關係不大。

所以,竊以為,政府應該依據企業的利潤,不分行業,按個人所得稅的徵收辦法,按所得層級徵收。從源頭調節,補平越來越大的社會行業不同,收入分配長期富的富得流油,窮的每月為工資犯愁,再漫延到個人就是車貸房貸,養老醫療,教育等的不公平。差距越來越大,社會不公現象已經到了需要調和的地步。顯然國家也看到了這些情況,所以國家也在提共同富裕。個人認為就從調節企業所得稅開始,不分國企民企,加大社會保障的力度。比如北歐國家的收入差距就沒有我們大,改革開放40多年了,已經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現在是需要有調節分配更公平合理的政策出臺的時候。

上一篇:控制外觀比控制顏色更復雜,家用電器品牌商該怎麼做?
下一篇:人們口中常唸的“阿彌陀佛”竟有如此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