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林心如親手為他做臺北冬季暖心美食,簡單美味,我週末挑戰成功!

臺北的冬天幾乎天天下雨,淅淅瀝瀝下個不停,忽大忽小,沖刷著大街小巷,雨中的老街景色更是清新懷舊,雨季很長。這冬天雖不比北方那般冷冽刺骨,但寒風從島上貫穿呼呼吹,加上雨淅淅瀝瀝地下著。還是會讓人冷不丁地打個寒戰。所以冬天到臺北是不得不看雨,感受著那溼冷孤寂的氣候。如果傍晚時分在溼冷的雨中去趕赴一場暖胃的吃貨盛宴,是不是很暖心呢?對抗溼冷,臺灣人自有他們自己的暖胃法寶-麻油雞。

林心如昨天也在微博上分享了一段她為心愛的霍建華下廚做美食的精緻圖片和影片,並配文寫道:“挑戰麻油雞!”影片中,林心如分享做麻油雞的部分步驟,做出來的麻油雞看上去色香味俱全,讓人十分有食慾。網友看到此影片後紛紛圍觀並留言稱她為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的賢妻良母。

麻油雞,是以米酒和麻油等調味料來烹煮雞肉的菜餚。是臺灣做月子給產後孕婦吃的食物。每當臺灣家庭有新生命降臨時,媽媽們都是靠外婆親手熬煮的麻油雞坐月子,一代又一代,傳承著愛意與這份美味,人與食物的美好關係也悄悄地牽連起來。它是中國臺灣當地特色美食之一,受到時代人們的喜愛。在冬季臺北的街頭巷尾,不時也會聞到一陣陣麻油雞的誘人香味,實在太誘人。那麼正宗的麻油雞是如何製作的呢?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原料:三黃雞 1只(選擇1。5KG左右大小,體型小、外貌“三黃”(羽毛、爪、喙)的品種)

輔料:老薑 80克,臺灣紅標料理米酒 600毫升,北港黑麻油 100毫升,枸杞 10克 , 鹽 3克

做法

1。先將三黃雞表面的雜毛清理乾淨,然後放入到清水中浸泡15分鐘即可備用,將雞肉浸泡15分鐘,是為了使雞皮更乾淨。雞去頭尾,內臟清洗乾淨,切成3釐米左右大小的塊狀。

2。老薑洗淨後連皮切薄片。(老薑不同於嫩姜,含水量少,纖維較粗,在長時間燉煮後姜味更為濃烈馥郁。切薑片的時候儘量把薑片的面積切大一點,不要都小小塊,這樣很容易讓鹽滲入。先鋪大塊的薑片,小塊的可以放最上層。)

3。用一隻不粘的大容量湯鍋(砂鍋和陶鍋最好),直接在鍋內倒入3大勺北港黑麻油。麻油雞製作秘訣就是“爆老薑”。小火低溫翻炸薑片。薑汁能溶解在麻油當中,可以增加身體抗寒能力,達到溫補的療效。一直要爆到薑片的兩面都皺起來成焦黃的木耳卷邊形狀,但不焦黑時,才能結束薑片。一定小心不要炸糊,否則麻油雞會發苦。

3。將切塊的雞肉用廚房紙吸乾水分,雞皮一面朝下放入鍋中翻炒,直到雞肉外皮金黃再翻另一面炒至金黃,大概六七成熟才可以。

4。 準備陶瓷湯鍋。地道的臺灣麻油雞是不需要一滴水的,自家煮不妨大方一點。將滿瓶米酒由鍋的四周往中間淋入,全部倒入後,再翻炒均勻,讓香氣滲透進每一塊雞肉。

5。當陶瓷湯鍋內米酒沸騰後,先大火將雞肉和湯煮沸騰,沸騰後保持大火繼續翻滾10 分鐘左右。加入枸杞。之後馬上轉小火,慢慢燉煮(煮的過程不能開啟鍋子,以免味道跑掉。)。大概燉一個小時就好,雞肉能保留更多營養價值,此時加一點點鹽調味即可,簡直太香濃了。

不勝酒力的胖友完全不用擔心會醉倒,經過燉煮,米酒裡的酒精已被揮發得消失殆盡,只留下餘味甘香。一共煮30分鐘,三黃雞就完全酥軟出味了,起鍋前再加入少量鹽調味即可。薑片趕走寒氣,麻油鎖住熱度,米酒溫暖全身。一勺麻油雞落肚,寒意全無。雞肉在黑麻油的庇護下燉得又香又嫩,輕拆即脫骨,一點都不會發柴,點沾醬油又是道下飯好菜。

沒喝完的雞湯,不妨煮捆面線澆上湯水,又是一道經典的臺式麻油雞面線啦。

小貼士:

雞湯的營養價值

我國的民間,有喝雞湯來進行食補養生的習慣。因為雞湯的營養豐富,對人體增強體質有很大的幫助,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喝雞湯。喝雞湯進補是我國的傳統,雞肉具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益五臟、補虛損的功效。吃雞進補適宜在秋冬季節,特別是冬季,不僅能更好地消化、吸收,調補機體,還可以抵禦寒冷,為來年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所以有“冬季進補,來年打虎”一說。雖然現在是雞湯進補的“高峰期”,但一定要因人而異,否則進補太多,反而會適得其反。

“虛則補之”,並非人人需要進補。冬季人體合成代謝功能增強,很容易吸收營養,是進補的絕佳時期。對於一些體重偏低、體質虛弱、免疫功能低下的人,適當進補可以恢復和調節人體各臟器機能,同時儲存能量好過冬。

親愛的你們,讓我們一同攜起手來,為親愛的他(她)親手製作一碗麻油雞或者麻油雞湯米線吧,在這個寒冷的冬天,一起溫暖他們的胃,也一同溫暖他們的心吧。喜歡的,請記得給晨晨一個溫暖而又鼓勵的贊哦。

多選 | 你支援林心如為心愛的愛人做上一碗美味的麻油雞嗎?

上一篇:【楊進京美食】黑芝麻牛肉
下一篇:在家做番茄炒年糕,軟糯好吃,營養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