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健身知識】前胯後胯的區別,你真的知道嗎?一張圖告訴你答案

胯~對人體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在站樁練習中習慣上把胯分為前胯和後胯。前胯,主要是指髖關節這個區域;後胯,是指命門以下至尾閭這個區域。同時,因為腰胯是一個小整體,所以又有“鬆垮活腰”的說法,即,胯鬆開了,腰才能活。

先說說

前胯

即髖關節。透過人體結構解剖圖我們可以得知:髖關節不是“垂直”結構,而是“斜向”結構,所以,髖關節打開了,襠才能“撐圓”,大腿內側的經絡,筋膜才能得到更好的疏通和鍛鍊,再透過規範合理的樁架調整,比如:讓雙腳的內側成平行線,膝蓋和腳尖保持同一方向,微微斂臀,直接下坐···等等,使髖關節的開啟、襠的撐圓符合整體的要求,從而讓樁架更趨於松沉和自然。

同時,前胯的開啟會讓

腹股溝的放鬆

更加徹底,這是調樁練習中重要的關鍵點之一。因為腹股溝的放鬆,可以讓樁架更加中正和平衡,

是達到“降氣”和“藏陽”效果的關鍵所在

,也是更深入練習“尋丹田”和“醒丹田”的前提條件之一。在拳架執行中,往往都有“縫轉必沉”的要求,而轉和沉的質量如何,就看胯是否有效鬆開?胯鬆開了,在轉和沉的執行中,髖關節周圍的肌腱和韌帶才能具備猶如汽車減震器一樣的彈性功能,既能把勁力更加整體傳送至湧泉,同時又能獲得地力的反向傳導,

這是不讓膝蓋受傷的核心所在。

再說說

後胯

。和松前胯相比,開後胯的難度會顯得大一些,經歷的時間也會更長一些。因為松前胯即開啟髖關節,只要在:站樁前的“撐筋拔骨”、規範的調樁、以及髖關節的盤練這三者的練習結合之下,很快就能實現。而在功法裡所說的開胯,往往是指開後胯。從功法層面來說,後胯開了,站樁才算入了門。否則,在樁中對“中正”、“平衡”、“通透”的體悟和理解都難免是片面的。

人在嬰幼兒時期,後胯是處於松活狀態的,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慢慢“閉合”形成假關節。而站樁是後天返先天的練習,像:喚醒、強大丹田元氣;修復腎的功能;開後胯等等都是“返嬰之道”在練習中的具體體現。後胯開了,對腎的先天功能的修復與強大才能更完美實現,方可更真切體會到“呼吸入腰,百病全消”的養生效果。特別是尾閭能根據需要進行垂直、勾轉、等技法執行時,對健康的意義是非常巨大的。只有後胯開了、尾閭正了,才有可能讓

百會、會陰以及雙腳湧泉穴連線的中點,此“三點成一線”

,如此,對人體精,氣,神的提升會彰顯得更加充分。

後胯的開啟和尾閭的松活,是“斂氣入髓”目標實現的基礎,因為成年人的尾閭雖然被“鎖住”,但氣機尚存,功法的練習就是讓此氣機得到合理的釋放,以為健康服務。同時,由於脊椎管是一根相對封閉的“管道”,尾閭的轉動能促使椎管內的髓液產生輕微的振動,從而達到“洗髓”的目的。在具體的練習中,開後胯和轉尾閭都屬於“

大龍功

”的練習內容之一,需要明師口傳身授,用手反覆地在師父身上觸控、感知後胯的開合以及尾閭的運動軌跡,如此,才能把功從師父身上完整地“複製”到自己身上,更深層次地體驗系統功法的厚重與博大。

後胯開了,才算邁進了樁的“山門”,往後樁中的諸“景”才能漸漸旖旎呈現

。才能體驗到丹田,重心,胞中合而為一的妙境;才能暢享尾閭和丹田共納會陰帶來的激靈震顫,這份震顫的激靈是讓人體潛在機能得以激發的“原動力”;才能讓“築基”練習的功效更加豐盈,讓生命活力可得以進一步提純。同時,後胯開了脊柱才能得以整體釋放,五弓才算真正俱備,但有“弓”就必定有“弦”方為完整。只有尾閭能根據練習需要可進行自由勾轉,才能讓氣的執行漸漸具備“弦”的功能,從而讓身體的陰陽更加趨於完美的平衡。

上一篇:【小億育兒】虐愛:只能救一個!快放了我的念念,我的老婆任
下一篇:【書單推薦】這幾本書,看完後不怕再書荒了!不怕以後再書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