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動物打哈欠的時間長短與大腦大小有什麼關係?科學家發現有趣的現象

一項大型動物研究揭示了有關打哈欠的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

大腦更大、神經元更多的脊椎動物往往哈欠持續時間更久。

研究人員從動物園旅行和線上影片中收集了1291次打哈欠的資料,總共覆蓋了55種哺乳動物和46種鳥類,並發現動物打哈欠的時間長短與大腦大小之間存在“顯著的正相關”。

荷蘭烏得勒支大學的動物行為學家約爾格·馬森說

“我們帶著相機去了幾家動物園,在動物圍欄旁等著動物們打哈欠。”“那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這項研究可以填補我們關於打哈欠知識的一些空白——包括為什麼會發生打哈欠,以及為什麼像長頸鹿這樣的動物根本不需要打哈欠。

研究人員在他們的新論文中寫道

“儘管打哈欠的模式是固定的,但打哈欠的持續時間是與大腦的大小和神經元數量共同進化的。”

“此外,這種功能似乎在多種動物中都得到了保護,因此它的進化起源可能至少可以追溯到鳥類和哺乳動物的共同祖先,甚至可能更早。”

這項分析是為了驗證一名從事這項研究的研究人員在2007年提出的一個假設

打哈欠是給大腦降溫的一種重要方式。因此,更大的大腦需要更長的哈欠來適當地冷卻它們。

這似乎得到了這一資料的支援,該資料還表明哺乳動物打哈欠的時間比鳥類長。鳥類比哺乳動物有更高的核心溫度,這意味著與周圍空氣有更大的溫差,這意味著一個較短的呵欠足以把一些較冷的空氣吸進來。

2016年一項涉及人類的研究也得出了類似的結論,儘管在這種情況下,只測量了205個哈欠和24個物種。研究發現,老鼠打哈欠最短(0。8秒),人類打哈欠最長(6。5秒)。

“透過同時吸入冷空氣和拉伸口腔周圍的肌肉,打哈欠增加了流向大腦的低溫血液,從而具有溫度調節功能,”紐約州立大學(SUNY)的動物行為學家安德魯·蓋洛普解釋說。

研究人員並沒有將其與智力聯絡起來,只是將其與大腦的大小和神經元的數量聯絡起來

也沒有提及打哈欠的頻率。例如,我們人類傾向於每天打5-10次哈欠。

你可能已經注意到了,這也是有傳染性的。對此的一種假設是,它具有社會功能,讓一群人進入相同的思維狀態,或許還有助於同步睡眠模式。(不過,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弄清楚這一點。)

編輯

搜圖

請點選輸入圖片描述(最多18字)

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生物學家瑪格麗塔·哈特利布觀察到

“拍攝這麼多打哈欠動物的影片需要相當大的耐心,然後對所有這些打哈欠進行編碼,這讓我對打哈欠的傳染性免疫。”

雖然還需要做更多的研究來梳理我們打哈欠的原因,但研究作者得出的結論是

“這些發現進一步支援了源自大腦冷卻假說的不同預測。”

上一篇:華為突破光刻機,真的是目前的華為最好的路嗎?【附超級大國榜單】
下一篇:oppo reno5& amp; reno5& amp; find x3 lite的審查結果:一個名字兩個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