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糧安天下”徵文選登(92)潘飛玉 || 田野裡的雕塑

田野裡的雕塑

潘飛玉

我的思緒一直在田野遊蕩。我生於1972年的關中平原,小時候對飢餓有著恐懼的印象,因此後來對糧食一直有偏執的關注。中專就讀農學專業,熟悉了農業史和科技推動農業發展的巨大力量,其中育種專家的貢獻最大。不久前,著名水稻育種專家袁隆平院士去世,社會各界以各種形式悼念他,詩人圈發表了大量的悼念詩,印象最深的就是把他比作“田野裡的雕像,守望著稻田”,這個對育種工作者的形容,很是傳神。

育種專家有多大的貢獻?以小麥為例。建國初期中原小麥畝需種子30斤,畝產80斤左右,如果是災年,可能顆粒無收。西農大的趙洪璋育出了新中國第一個小麥品種碧瑪一號,讓單產提升到150斤,而且在陝西河南大範圍推廣,引起了轟動,在當時是驚天動地的事情。後來育種工作者不斷推出新品種,豐產三號,小偃六號等,把畝產一再拉昇,現在關中的小麥平均畝產達到1000斤,是建國時的6倍。這麼高的產量,除水肥、種植技術的配套發展外,育種工作貢獻巨大。

我見過許多育種專家,他們真的和田野一樣樸實無華,默默奉獻。如李殿榮、羅洪溪、華德釗、梁增基、董振生等。他們有著相似的特點,高知卻像農民,古銅色面板,寡言,粗糙的大手,堅定的眼神。走進田野,他們就是田野的一分子,像一稈莊稼能感受得到陽光、風和雨水的滋潤。

有兩個我最熟悉的育種人,一個是油菜育種專家莊順琪,一個是小麥育種專家劉蜀平。

1991年我在永壽馬坊實習,帶我們的就是陝西省農科院油菜育種專家莊順琪,他培育出了甘白油菜品種,解決了中高海拔地區油菜品種難題。他是上海人,工作後一直紮根渭北旱原,當時的報紙上說是已紮根旱原31年。他吃不慣渭北缺少蔬菜的麵食,就一個人做米飯,拌點菜吃。我實習時他笑說終於把闌尾切除了,再也不用受疼痛困擾了,心裡不是滋味。我實習了兩個多月,在油菜開花的季節裡日復一日的剝蕾去雄授粉,和陽光融在一起,和油菜一起長在黃土地,是我們這些即將走上農業工作崗位的青年有些膽怯彷徨的,而他一干就是許多年。因為和我父親熟,他善意地嘲笑我不像一個農民,得改。這些話我一直都記著。

中專畢業留校參加工作,我和陝麥757的協作育種者劉蜀平在一個教研室,他是組長,四川人,方言味很濃。跟著他長年奔走于田間地頭,用最多的時間傾心在麥田裡,凝視麥穗就像凝視一顆顆珠寶,心很是踏實。陝麥757以分櫱力強、抗病、優質、高產的優勢,一直是關中涇陽、三原、高陵等地區的主打品種,可以說,陝西油潑面的筋度和潔白度,在這個品種裡得到了最好的體現。它在20多年前,三原連片種植就取得了畝產1280斤的成績,讓我滿懷敬仰,當年我寫關於他的新聞和通訊,刊發在《陝西科技報》《農業職教資訊》等媒體上。

育種工作的貢獻很大,但是過程更孤獨,我聽到過不止一個專家感嘆:雜交選育單株需要3年,穩定品質需要3年以上,推廣需要3年,然後是透過審定,一個品種的誕生需要耗費10年時間,這還要是一切順利的前提下,任何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一切都得重來,時間和努力沒有了意義。我們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成功的例子,許多默默工作的育種者就更多了。我有不少同學、校友,就從事著這樣的工作,年復一年,日復一日,和莊稼一起生長。

民以食為天,自古以來,糧食是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特別是近些年,國際環境風雲變幻,城市化程序加快,自然災害頻發,轉基因產品疊出,糧食安全已經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高度,這更能彰顯出育種工作者的努力,他們獲得巨大的榮譽當之無愧。

大地上那茁壯生長的莊稼,是育種工作者喜悅的笑容;作物間低低傳出的絮語,是育種工作者欣慰的呼吸。曾聽說聯合國糧農組織要給袁隆平塑等身的金像,其實不用,田野裡高高低低的莊稼,就是一個個育種工作者的雕像,微笑著看著我們。

識別上方海報二維碼

參與有獎徵文活動!

上一篇:大寫意花鳥作品展現這位浦東藝術家的獨特意趣
下一篇:不知道心疼另一半的星座男,只顧自己,完全不考慮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