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專家談】一生光影相伴,一代精神相承民間藝人:非遺何以傳承

一生光影相伴,一代精神相承

——民間藝人調查研究

摘要:

於今年暑假,我對家鄉山西省孝義市的非遺文化——皮影木偶戲,進行了調查研究,透過參觀一些歷史文化館,觀看皮影戲、木偶戲表演以及與皮影藝術傳承人的交流,使我對於皮影木偶戲的歷史、現狀以及皮影木偶的加工工藝有了一定的瞭解,而在與皮影劇團老師與學生的交流中,也引我思考,對於非遺文化傳承的意義何在?一代精神文明何以傳承……

關鍵詞:

非遺文化  工藝  傳承意義  思考  啟發

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一直是時代的使命,文化是一個民族精神之基的道理也一直烙印於心,文化所孕育的民族精神是一種怎樣的力量,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究竟有怎樣深刻的意義,一直生活在校園中的我們,與傳統文化交流的機會稍顯匱乏,雖然對於這種傳承的意義有一定的認識,但終歸是紙上得來終覺淺,於是,在今年暑假,我決定與文化做一次真正的交流,感受其蘊含著的精神力量。

在我的家鄉,山西省孝義市,擁有著許多流傳至今的傳統文化,其中最為著名的便是皮影戲與木偶戲,在家鄉可謂是家喻戶曉。仍記兒時,每逢元宵佳節,總有木偶戲表演者上街表演,熱鬧非凡。而隨著時間的推移,表演的人也越來越少,新文化,外來文化在一點一點吸引著人們的注意力……媽媽也曾這樣告訴我,在她們小時候,經濟不發達,沒有電視機,皮影戲就像是如今的電影,是她們生活的快樂,簡單美好。時間流逝,這些文化被藏在了哪裡,我開始了尋找的道路。

據專家考證,

孝義皮影起源於戰國,是中國最早的皮影發源地之一

,在宋金時代已有班規、雕簇者存在,明清時為孝義皮影的鼎盛期,孝義境內皮影班社多達60多家,隨後逐漸衰落。1956年成立孝義市木偶皮影藝術團,“文革”時期撤消。1978年恢復皮影戲演出,曾參加首屆中國藝術節演出,赴英國交流訪問演出。①至此,打開了孝義皮影海外文化交流的大門,這樣的發展看起來前景明亮,為何如今,生活在城中的我們卻很少能看到皮影戲,這樣的疑問促使我去一步一步探尋。

開始總是讓人覺得有點茫然膽怯,透過網路,我成功找到了孝義皮影第八代侯建川老師的聯絡方式,仍然記著我和老師說第一句話的情形,句句斟酌,力求表達絕對誠懇,等待老師的訊息時滿心期待,一種膽怯的期待。老師的回覆打破了我對於“藝術家”的思維定式,老師謙遜和藹的回答讓我有了更大的信心去做好這次社會實踐,而這次社會實踐,也因為有了老師的幫助,使我獲益繁多。

皮影木偶戲的現狀發人深思

透過網路,我瞭解到了皮影木偶戲歷史的同時,也瞭解到了一些與之相關的地點。於孝義三皇廟內,有一所非遺文化展覽館,在這裡我瞭解到,孝義碗碗腔,孝義剪紙及麵塑與皮影木偶戲一同於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遺文化的行列且均為首批,管內有正在雕刻皮影的人也有正在剪紙的人,但也只是零零丁丁,而參觀的人同樣寥寥無幾,這些古老的傳統顯得有些蕭條,皮影的展屋有各種各樣的妖怪狀皮影,但是也已生了薄薄的一層灰,這樣的現狀發人深思。

透過與皮影戲的老師及學子的交流,我瞭解到了皮影木偶戲的真實現狀,如今從事皮影木偶戲行業的人20餘人,學歷為中專或大專,大部分人因為經濟原因,將皮影木偶戲作為副業,只有四到五人將其作為主業,目前表演方向的學徒僅有三人,而製作方面的幾乎沒有,在去到呂梁工藝美術大師胡發偉老師的工作室時,正在雕刻皮影的是胡發偉老師的家人親屬,老師說,雕刻皮影的過程是一個考驗耐心的過程,很多人因為工序的繁瑣與枯燥而不願意從事這一行②。太多的社會制約,讓從業者不得不另尋他徑,太多的我們,在社會的發展中變得浮躁,利益為大局,看不到文化真正的意義,也難以耐下心來去認真做一件事,我開始悟道了一點文化傳承的意義……

看得到與時俱進與赤誠之心

在參觀胡發偉老師的工作室時,老師拿出了他在山西省二青會時做的“青青”的皮影造型,當時體操這一專案的比賽地點恰好為我的家鄉,老師為二青會展館的裝飾出謀劃策,做了很多大件皮影裝飾品,看得到老師內心中的自豪與欣慰。同時我也瞭解到,每當有新的劇本時,都要設計新的人物形象,這些形象的設計便是這些“藝術家”最寶貴的智慧的結晶。在皮影木偶協會參觀時,還看到了小豬佩奇形象的皮影。而木偶戲,也有了更為豐富的表演形式,憑藉高水平的操作技能,木偶人也可以像人一樣,表演水袖舞,變臉等。隨著時代的發展變遷,皮影木偶藝術也在以它的方式,與時代靠攏,緊跟前進的腳步,這也扣上瞭如今社會“創新發展”的口號,皮影木偶藝術在努力煥發生機。

參觀皮影木偶協會時,看到了許許多多出行表演的照片,我認真的聽著學徒小姐姐將照片背後的故事娓娓道來。大部分照片的內容都是公益事業,有下鄉教農村婦女表演皮影戲,也有教殘障人士皮影戲,還有教自閉症的孩子皮影戲,這些都使我深受感動,在與老師的交流中,我也問到這個問題,為什麼在經濟收入不是很好的情況下,還依舊堅持公益事業?老師說,這大概就是文化本來的作用,文化能帶來的最大的意義,不在於金錢的多少,教給他們皮影戲,使得他們擁有了一技之長,同時生活也得到了豐富與充實。自閉症的孩子也在皮影的世界裡收穫了自己的快樂,許許多多的人因為文化而充實了自己的生活,更是精神世界的充實,我一點一點尋找傳承文化更深刻的意義……

一份責任,一份熱愛

“老師,堅持皮影的道路如此艱難,您想過放棄嗎?”,在中戲讀書時,在校內老師的建議下,侯建川老師便立下了發展皮影木偶戲的決定,畢業以後,老師便回到家鄉,身為政協常委,肩負著為城市發展的使命,老師當即著手,找到了上一代皮影傳承人武海棠老師,於一個土窯洞中,地理環境尤為艱難,但是面對此情此景,老師並沒有放棄,抓住身邊的機會,努力發揚皮影戲,將房子抵押貸款帶著老藝人們去到深圳博覽會,努力向市政府請示讓非遺文化進入家鄉的校園……老師一直在為皮影戲的發展付出,從最開始的責任一點一點演化為對皮影戲難以割捨的熱愛,“放棄是一個出現過無數次的念頭,但是沒有什麼是一帆風順的,就好像即使是高速公路,也會有堵車的時候。”發展皮影戲可謂道阻且艱,一切都是從未做過的事情,一切都是新的挑戰,面對未知,面對茫然,老師的做法是不斷摸索,不斷突破,那麼身為接班人的我們,又會做出怎樣的選擇……

好的心態才促使好的發展。“我在寫劇本時,如果想不出來,就喝兩口小酒,再慢慢想,遇到一些想不通的事情,那就睡一覺明天再想,一個良好的心態是很重要的”,侯老師這樣和我說。的確,當下的我們,在競爭尤為激烈的環境中,總是倍感焦慮,能真正做到情緒主人的人少之又少,擁有良好的心態,是我們一直所追求的,文化使人沉澱,我想,這便是文化的力量吧,思想在文化的薰陶中一點一點成熟,心境也在一點一點的提升。在與老師交談完以後,有一種“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感覺,同時,我感受到了文化蘊涵的力量……

文化的傳承,需你我他共同努力

文化傳承的意義究竟是什麼呢?文化的傳承更重要的是一種精神的傳承,一生光影相伴,教會我們的是責任與擔當,是熱愛與堅持,一生雕刻為侶,教會我們的是耐心與認真,是沉穩與腳踏實地,精神世界的富裕才是一個民族最堅固的根基。

在這次實踐過後,我借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皮影戲設計了宣傳冊,想要透過自己已有的知識為皮影戲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但是這些都是微乎其微的,老師也提到,想要更好的宣傳與發揚,離不開政府的支援,同時,非遺文化進校園也是有效的方式。如今的高校,雖然資源已經十分豐富,但是,與傳統文化的交匯是缺乏的,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學校是一個強有力的平臺,如果能夠使得文化與校園生活接軌,那麼文化中孕育的精神將會得到更好的傳承,而新一代的我們,也會擁有更穩固的根基,促使我們更好的發展與成長。

此次社會實踐,我收穫到了很多,不僅是知識層面,更是生活層面與精神層面,與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少了一份膽怯,同時學會了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做一件事情,而不是一味地依賴;處理事務時,不是那麼急躁不安,而是慢慢穩定自我,然後再去認真思索,我想,這是一種自我的提升,更是傳承中華傳統文化意義的體現,希望傳統文化能得到更多的關注,中華文化與優秀美德能夠代代相傳。

參考文獻:

①孝義皮影戲百度百科

註釋:

②皮影加工工藝介紹:孝義皮影的製作主要用牛皮,傳統的做法是選用4歲——6歲的牛皮,水泡五到七天後去毛,然後鋪在一根斜木樁上,用雙把刀鏟去多餘的肉皮,使皮厚薄均勻適宜,然後周邊打眼,用繩串起來繃在框架上陰乾即可備用,現在制皮多是製革廠加工。雕刻也是一項耗時的工作,因泡好的牛皮取出後會慢慢變硬,所以雕刻者需連續工作,而每個皮影都需要幾千刀的雕刻工序,需要十足耐心與細心。

太原理工大學

程鏡蓉

2019。10。23

更多人在讀

上一篇:古代太監的官職到底有多大?一個太監的名字竟然可以讓你大吃一驚!
下一篇:中青評論: 老太碰瓷式討喜錢讓人鬧心,但是不應該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