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備、諸葛亮、劉秉忠、趙匡胤、朱元璋、劉秉忠,他們是什麼關係?

一個好漢三個幫,自古以來成大事者就沒有單打獨鬥的,再賢明的帝王也要有能人的輔佐。

四大皆空的和尚,運籌帷幄的軍師,這樣一位披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不得不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那麼這背後又有哪些傳奇的故事呢?

(圖)劉備,三國時期蜀漢開國皇帝、政治家

(一)引子

劉邦與張良、劉備與諸葛亮、石勒與張賓、拓跋燾與崔浩、苻堅與王猛、趙匡胤與趙普、忽必烈與劉秉忠、朱元璋與劉伯溫,朱棣與姚廣孝,以上這一個個或廣為人知,或有些陌生的名字,他們都是所處時代最耀眼的全明星組合,他們或者延續了一個朝代的國祚、或者建立了一個強大的帝國、或者開創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而這每一對組合後面都是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都是一番金戈鐵馬的歲月、都是一曲慷慨激昂的讚歌!

在以上這些組合中,有一對有些特別,朱棣與姚廣孝,朱棣,大家都比較熟悉,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永樂大帝,他發動“靖難之役”奪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天下,這位永樂大帝在位期間五徵漠北、收復安南、疏浚大運河、遷都北京、鄭和七下西洋、編修《永樂大典》,著實幹了一番驚天動地的帝王偉業。

至於姚廣孝,比起他的前輩,那位半人半仙、鬼神莫測的劉伯溫來說,名氣卻是小了很多,論籍貫,劉伯溫是浙江青田(今浙江文成縣)人,姚廣孝是江蘇長洲人(今江蘇蘇州),從地緣政治上來說,都屬於文人輩出的江南地區,論年齡,劉伯溫於1311年出生,而姚廣孝則於1335年出生,兩個人差了整整一個輩分,論成就,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建立了大明王朝,被朱元璋稱為“吾之子房也”,被後世尊為“渡江策士無雙 開國文臣第一”,而姚廣孝呢,則輔佐朱棣從一個為國戍邊的藩王成為氣吞山河的永樂大帝。論結局,身處於在洪武大帝朱元璋的統治時期,劉伯溫活的小心翼翼,最終也是死得不明不白,而姚廣孝,則氣定神閒的活了八十四歲,與永樂大帝相交也是有始有終。

關於劉伯溫的事蹟,我們已經知道的太多太多,而關於姚廣孝的故事,我們卻又知道得太少太少。

四大皆空的和尚,運籌帷幄的軍師,這樣一位披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不得不說,在整個中國歷史上,都是極為罕見的,那麼這背後又有哪些傳奇的故事呢?這首先要從姚廣孝的出身說起。

(二)不一般的僧人

(圖)劉伯溫,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明朝開國元勳

元統三年(公元1335年,當時在位的是元順帝),姚廣孝出生於長洲相城——也就是今天的蘇州一個鄉間郎中的家庭裡。

姚廣孝幼名天禧,字斯道,出家後法名道衍,明成祖即位後,賜名姚廣孝(為了便於行文,下文統一稱為姚廣孝)。他的祖籍是河南汴梁(今開封),後來曾祖父隨宋室南渡時的難民逃到江南,落腳在長洲相城(今屬蘇州)。

他的祖父、父親都是鄉間郎中,生活雖清苦,但祖輩事佛積善,很受鄉里敬重。姚廣孝十四歲時,當父親給他講授醫藥知識時,他卻鼓起勇氣對父親說道:“我不想學醫,我願意讀書,將來掙得一官半職,好乾一番榮宗耀祖的大事。”

如果他的父親是達官顯貴,聽到兒子有這樣的遠大志向,一定會大大鼓勵一番,不過作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姚父,聽到兒子小小年紀,口氣卻不小,只能認為這個兒子不知道天高地厚,在蒙古人統治的元朝,沒權沒勢的漢人想當官無疑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因此姚父覺得既然兒子對學醫不感興趣,還是給他找個靠譜點的職業便於以後謀生。

由於是虔誠的佛教徒,並且平日裡見到那些寺廟的大師受人尊敬、風光無限,因此姚父決定將兒子送去出家,不過一時還拿不定注意,姚父去徵詢了自己的大哥、姚廣孝伯父的意見,姚廣孝的伯父姚震之卻有一番很有見地的看法,說道:“為學有成則仕於朝,榮顯父母,不則就學佛,為方外之樂。”冥冥之中自有註定,遊走在官場和僧侶之間的經歷也鑄就了姚廣孝傳奇的一生。

姚父見自己這位一向做事穩重的大哥這麼說後,於是狠了狠心,將姚廣孝送到了附近的妙智庵剃度出家,取法名道衍。

(圖)袁珙,著名相士,後曾在明廷為官

少年姚廣孝出家後不僅勤奮學習佛法,而且讀書工詩,後來更是拜道士席應真為師,這位席道長和一般喜歡煉丹修道的道士不同,他是個知曉陰陽、懂得兵法的隱士,自從收了這個弟子之後,眼見姚廣孝聰慧過人,因此也是傾囊相授。

此時天下正是軍閥混戰、烽火連天的歲月,而少年姚廣孝卻在師父的教導下,對這個社會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並且學到了權謀之道和兵家戰陣的本事,這些也成為他踏上自己事業巔峰的最強大的依仗和最寶貴的財富。

學有所成的姚廣孝曾經外出遊學時路過嵩山寺,有名叫袁珙的相人對他說:“你是個奇特的僧人!眼眶是三角形,像病虎一般,天性必然嗜好殺戮,是劉秉忠一樣的人!”

姚廣孝聽了袁珙這番話之後,非常高興,劉秉忠何許人也,本文開頭曾經提到過,他是輔佐元世祖忽必烈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元朝的重要謀臣。如果自己真的能像劉秉忠那般得遇明主、成就大業,豈不是人生一大快事?他也因此和袁珙成為了好朋友。

從那以後,他更加堅定了自己要做一番事業的決心,他雲遊四方,廣交名士,同時不忘精研佛、道、儒諸家之學。瞭解他的友人說他:“有當世才,雖自匿,欲有所用之。”

吳中富庶,也是人才薈萃之地。姚廣孝好友高啟、楊基、張羽、徐賁號稱四傑,比之於唐代詩人王、楊、盧、駱。其中徐賁家居望齋門外,故號北郭生。比鄰而居的高啟、王行、宋克等十人,號稱“北郭十友”,均與姚廣孝結為詩文好友。

但當他們紛紛勸說這位舉止不俗的姚廣孝棄佛歸儒時,被他堅定的拒絕了。此時的他思想已經逐漸成熟,這在至正二十五年(1365),他寫的一篇帶有濃郁政治色彩的《斥牟文》中得到充分印證:“至正乙巳夏六月,餘行壠上視苗之長否,有老農泣於旁。餘問其故,曰:夫蟲牟食苗之根,苗概死矣。。。” 以田間蟲牟指斥人間惡相,身為化外之人卻時刻關注著社會現實和百姓生活,說明他有強烈的入世之心。

他也曾寫詩道:“岸幘風流閃電眸,相形何似相心憂?凌煙閣上丹青裡,未必人人盡虎頭。”正如相士袁珙對他所說的他,他渴望複製劉秉忠的成功之路:輔佐明君,成就帝王之業。

(圖)姚廣孝,明朝政治家、佛學家、靖難之役的主要策劃者

此時,而立之年的姚廣孝心中蓬勃著一團熊熊的火焰,他渴望有機會登上這風雲際會的歷史舞臺,不過,1365年前後,正是劉伯溫輔佐朱元璋先滅陳友諒、後平張士誠,繼而攻破元大都統一天下的時候。隨著元順帝北逃,終於結束了戰亂不止的局面,整個天下重新歸於一統。

因此姚廣孝自始至終沒有等到他想要的機會,儘管他曾於洪武八年因為通曉儒學被召至京師參加禮部的考試,但是由於競爭太過激烈,他沒有得授僧官,僅僅得到了賞賜的僧衣,第二年的春天被朝廷派往家鄉蘇州安置工作,工作單位在蘇州西山海雲院。

在海雲院,他過了四年“無過客則終日危坐澄想”的生活,公元1380年秋(洪武十三年),不甘於在寺廟過著整日青燈黃卷的枯燥乏味的生活,他再次雲遊四方。這時,已經四十六歲的他不覺已經蹉跎大半生了,正當他對建功立業不再抱有希望、準備就這麼平靜的度過餘生的時候,卻意外的收到了改變他一生命運的一封信。

(三)得遇明主

這封信來自於他的好朋友、當時任僧錄寺左善司的宗泐,信中說道,由於馬皇后病逝,皇上挑選各地高僧隨侍宗室諸王,讓高僧們在眾藩王的封國裡修寺誦經,為馬皇后祈福。宗泐覺得這是一個機會,因此就推薦了姚廣孝。

抱著姑且一試的姚廣孝就這麼來到了京城(現在的南京),當朝廷安排這批高僧與眾藩王見面時,已經48歲的姚廣孝終於見到了當時23歲的燕王朱棣,誰也不曾想到,兩人的這次會面,從此徹底改變了大明王朝的歷史走向。

擅長相人之術的姚廣孝見到燕王朱棣相貌不凡,氣宇軒昂,龍行虎步,頗具帝王之相,不由得欣喜萬分,這不正是自己苦尋半生的明主?

顧不得什麼矜持和禮儀了,他立即向朱棣毛遂自薦。已經就藩北平兩年有餘的朱棣在和蒙古人的多次戰爭洗禮中逐漸的鍛煉出了性格深沉、喜怒不形於色的特點,他見眼前的姚廣孝三角眼,體態臃腫,渾沒有一般出家人那種飄逸出塵的風骨和氣度。

朱棣心中略有不喜,正待婉言謝絕。將他的神色盡收眼底的姚廣孝悄悄走到朱棣面前,用只有他們兩個人能夠聽到的聲音對朱棣說:“貧僧若能為殿下所用,定能為您奉上白帽子。”

(圖)高啟,元末明初著名詩人

朱棣吃了一驚,“王”帶“白”帽不就是“皇”嗎?敢說這種掉腦袋話的和尚絕非等閒之輩。同樣膽色非常人能比的朱棣便悄悄給他使了個眼色,兩人找了一處僻靜之地。一番交談下來,朱棣發現眼前這位相貌怪異的和尚博學多才,縱論古今、針砭時事皆有不同尋常的見地,他立即打定注意,向他的老頭子朱元璋要了姚廣孝。

到了北平之後的姚廣孝被安置在了燕王府西南方的金元名剎慶壽寺中做主持,不過這位主持大師的工作不是很稱職,他每天都到王府去上班,寺廟反而成了他的休息之所,史書記載“出入府中,跡甚密,時時屏人語”。兩人天天在密謀,不過具體密謀什麼,已經不得而知了,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從此以後兩個人建立了非常深厚的信任和交情。

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明王朝發生了一件對明朝歷史有深遠影響的一件事情,做了二十五年太子的朱標因病去世了,太子之位一時空懸,這下子朱元璋剩下的為數眾多的兒子們不由得對儲君之位虎視眈眈、躍躍欲試。刻薄寡恩、殺伐決斷的洪武大帝可以毫無顧忌的來對天下人無情,唯獨對自己的兒子們卻不能狠下心來。

明朝建立以後,他的這些兒子基本都就藩各地,手中握有一定的權力,尤其是燕王、寧王這樣封地靠近蒙古的藩王,手底下更有一隻戰鬥力極強的軍隊。太子朱標在世時候,大家不敢有什麼想法,論身份,朱標是嫡長子,誰也比不了,論威望,朱標生性謙和、喜好儒學,深受朝中讀書人的愛戴,同時,他又取了名將常遇春之女為妻,因此,在武將之中,支援率也非常高。

現在不同了,朱標去世了,意味著大家都有機會,兒子們的心思自然瞞不過朱元璋的眼睛,為了杜絕所有人的念想,不久,朱元璋冊立皇長孫朱允炆為皇太孫,這下子讓洪武皇帝的其他兒子很是不忿。聰明一世的朱元璋不知道有沒有想到他那一個個威震一方的兒子們是否能夠真心擁護這個孫子以後當皇帝?

一個十五歲、乳臭未乾的少年成為這個偌大江山的繼承人,這不是開玩笑麼?在這種時候,朱棣和姚廣孝也不由得要替未來好好打算打算了,以往和他大哥之間還有一定的情份,他們這些兄弟以前做錯事情時候沒少得到朱標的保護,不過由於就藩北平,平時和這個侄子也沒什麼來往,這個侄子繼位之後,到底還能不能有他朱棣的容身之處,真是不好說的事情啊!

朱元璋死後,朱棣得到訊息,遂帶領軍隊赴京奔喪。即將到達淮安時,卻收到了朱允炆派人送來的敕符,讓他立即返回自己的封地去。朱棣非常惱火,仍要下令過江。姚廣孝趕忙勸阻說:“大王以至孝渡江,奈何有違詔命,反為不孝也。願殿下養成龍虎之威也。他日風雲感會,羽翼高舉,則大江只投鞭可斷也,今日何得屑屑於此哉!”朱棣聽從了姚廣孝的建議,雖然心中不滿,但還是帶兵返回了北平。叔侄不和的種子已經種下。

(四)運籌帷幄、決勝千里

(圖)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

朱允炆登基後,年號為建文,史稱為建文帝,繼位之後的建文帝在親信儒臣齊泰和黃子澄的鼓動下,開始這場最終也把他自己所埋葬的轟轟烈烈的削藩運動。周王、湘王、齊王、代王等藩王先後倒下,收拾起這些叔叔來,建文帝起初還真是不手軟。

很快,他準備向北方那個雄心勃勃的燕王叔叔下手,僅有幾次的見面中,建文帝覺得這個燕王眼神中有一股攝人的光芒,並且充滿著對他的不屑,儘管他極力隱藏,但是建文帝覺得還是逃不過自己的眼睛,他幾次欲言又止的想告訴自己的皇爺爺給這個燕王叔叔換個地方,省的他手掌重兵最後鬧出什麼事情來,不過最後他還是放棄了,因為他知道這位皇爺爺最是聽不得別人說自己的兒子有什麼不好。

得知朝廷要對自己動手的訊息後,朱棣在姚廣孝的建議下,一邊裝瘋賣傻麻痺朝廷派來監視的人,一邊秘密聯絡北平城內自己的親信,他知道,如果自己不奮起反擊的話,最終等待他的結局就是前面幾個兄弟那樣,要麼被圈禁,要麼被逼自殺身亡。

不過真要準備反抗這個已經是大明至尊的侄子,朱棣還是顯得有些信心不足,他問姚廣孝:“現在民心都在朝廷那邊,我們的實力和朝廷對比似乎太過弱小。”

姚廣孝道:“我不知道什麼民心,我只知道天道。”並且把自己那個相士朋友袁珙給找了過來,當袁珙告訴朱棣,他是太平天子之相的時候,朱棣終於下定決心起兵奪位。

公元1399年,六月,朱棣在北平以“清君側”為名,宣佈起兵,正式開啟為時四年的“靖難之役”。而姚廣孝則輔佐世子朱高熾(後來的明仁宗)留守北平。

前期戰役非常不順,雖然朱棣所率軍隊驍勇善戰,但是由於兵力薄弱,因此攻下城池並不能據守,後續隨著朝廷軍隊逐漸增兵,戰事陷入了膠著的狀態。幾個月後,朱棣下令軍隊撤回北平休整。

公元1402年,有京城跑過來的太監向朱棣報告說京城守備空虛,這時候姚廣孝覺察到這是個千載難逢的良機,因此他向朱棣提出“毋下城邑,疾趨京師,京師單弱,勢必舉”的戰略決策,向來對姚廣孝言聽計從的朱棣立即率領軍隊繞過朝廷軍隊的防區,一路直撲京城。

在江防都督陳瑄的配合下,燕軍順利的度過了天塹長江,不久便抵達了南京城下,見勢不妙的谷王朱橞和李景隆打開了金川門,南京城很快被朱棣控制,而建文帝也在皇宮的熊熊大火下不知所蹤。歷時四年的“靖難之役”以朱棣獲勝告終。

朱棣登基後,論功行賞,姚廣孝排在了第一位,當朱棣姚賜給姚廣孝高官顯職時,卻被姚廣孝給拒絕了,只接受了一個僧錄司左善世(掌管出家人的官職)的從六品的小官。

當朱棣在上朝時,看到按照官職排列站立次序的姚廣孝站在人群深處的時候,不由感覺很是對不住這位心腹重臣,又授予他資善大夫、太子少師的正二品顯職(當時文臣最高的官秩便是正二品)。朱棣在與姚廣孝的對話中,皆稱其為少師,而不是直呼其名,可見對他的尊重之情。

朱棣讓姚廣孝蓄髮還俗,姚廣孝婉拒;又賜給他豪華府第和兩名宮女,姚廣孝同樣不肯接受,仍然住在寺院。上朝時,他著官服,下朝後,則一身僧衣,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朝中重臣在那個時代顯得是如此的卓爾不群。

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永樂二年六月,朱棣下旨姚廣孝以欽差身份前往蘇湖賑濟,這是對他一份特殊的榮譽。

暌別故鄉二十餘年的姚廣孝同樣歸心似箭。不過,回到故鄉時,他的父母均已去世。父母沒有看到他的功成名就,這不免使他感到有些悵然若失。他帶著對父母無限的追思,將他們的靈位放進了少時出家的妙智庵。

(五)黑衣宰相、帝王之師

由於朱棣經常出征漠北,因此回到南京城後的姚廣孝主要輔佐太子朱高熾監國,同時,教導皇太孫朱瞻基(後來的明宣宗),可謂名副其實的兩代帝王之師。

文治武功是衡量一個帝王是否優秀的重要標誌,武功方面,朱棣自己負責了,他多次出兵蒙古就是最好的證明。文治方面,朱棣命人編修《永樂大典》。

起初主持編修《永樂大典》的是解縉,不過解縉雖然學識淵博,但是在如何領會領導意圖方面還是差了一些,因此他並沒有理解朱棣編修這部巨書的宗旨。永樂二年二月,這部巨書完成後,定名為《文獻大成》,上呈皇帝審閱。朱棣看完之後,覺得離自己的要求還有一段距離,因此命姚廣孝等人重修。

永樂五年,這部包羅經、史、子、集、百家、天文、地誌、陰陽、醫、卜、僧、道等內容的二萬多卷的巨書,在姚廣孝主持下順利完成,並更名為《永樂大典》。

《永樂大典》是珍貴的古代文獻,是世界上最早和最大的一部百科全書。前後有兩三千人參加了這一浩大的工程,總共用了六年時間,共有22937卷,11095冊,字數達三億七千萬。雖然這部文獻鉅著後來大部遺失,現存的僅有714卷。但是依然不失為中華民族珍貴的文化遺產,這部鉅著是中國古代最大的百科全書,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書,比十八世紀中葉出版的《大英百科全書》和《法國百科全書》要早300多年 。

永樂九年,七十七歲的姚廣孝再次受任監修官,主持《明太祖實錄》的重新編修,直至他去世,大約六年多時間,他兢兢業業地完成了此項工作。他不是掛名的監修官,而是名副其實的組織者。這次修成的《明太祖實錄》就是今天我們所見的三修本,這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所用的時間和全書的內容都大大超過了前兩次的修纂。但是,當永樂十六年(1418年)五月成書,朱棣設宴賞賜編書有功人員時,為此耗盡餘生的姚廣孝卻已經在兩月以前與世長辭了。

姚廣孝一生不脫袈裟,自有他的道理所在。他從十四歲起穿上袈裟,但一生積極從事政治活動和軍事活動,交接藩王,謀取天下,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建立了不朽的業績。

他是一位穿著袈裟的政治家、謀略家和軍事家。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前,姚廣孝是和尚;在朱棣奪取政權以後,他仍然堅定不移地當和尚,因為這身袈裟為他的政治活動和得以善終提供了最有力的保護。

朱棣在當了皇帝以後,姚廣孝作為功高蓋世的元勳,處在十分微妙的位置上。熟讀經史的他深知“狡兔死,良狗烹”和功高震主的惡果,他不能不有所防備,這或許也是他不願意脫去袈裟的真正原因。

他繼續當和尚,實質上向朱棣表了一個清晰的態度,表明自己不留戀權勢,在政治上也沒有更大的野心。

因此在朱棣登基之後,他多數充當首席軍師和教導朱棣子孫的職責,並沒有捲入爾虞我詐的政治鬥爭和勾心鬥角的權力遊戲中去。

也因此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在編修《永樂大典》和《明太祖實錄》中去,他這種超然的立場和態度也使得雄武猜忌的永樂大帝對他一如既往的信任和委以重託,也讓他們這種亦師亦友的交情得以有始有終。於朱棣來說,每當遇事不決時,依然習慣性的徵求姚廣孝的意見,因此永樂朝的很多政策的制定,背後都離不開姚廣孝的籌劃,他也被稱之為“黑衣宰相”;於姚廣孝來說,既可以透過朱棣來實現自己經世治國的理想,又不要被朝廷過多的瑣事所牽絆。

姚廣孝八十四歲時病重,不能朝見,仍居於慶壽寺。成祖多次親往看視,賜予金唾壺,並問他有什麼請求。姚廣孝沒有請求別的,卻請求成祖赦免久在獄中的溥洽。溥洽是建文帝的主錄僧,成祖進入南京城時,建文帝不知所終。有人說溥洽知道建文帝的下落,甚至有人說他藏匿了建文帝。成祖雖然命給事中胡濙遍尋天下,始終沒有發現建文帝的蹤跡,但還是把溥洽囚禁了十餘年。朱棣聽了老夥計臨終前這唯一的請求後,不由也是大受感觸,他立即下令釋放了溥洽。

這不僅因為姚廣孝與溥洽同是出家人的緣故,而是希望透過這件事,給朱棣在處理與建文帝時期諸臣的關係上作一個暗示,不讓朱棣濫殺無辜。姚廣孝至死都在用一個優秀政治家的角度去思考和處理問題,這種超乎常人的政治素養讓人歎服不已。

永樂十六年(1418年)三月二十八日,姚廣孝死於寺中。走完了八十四年不尋常的一生。他希望能夠按照出家人的方式來安葬自己,朱棣同意了,並停止視朝二日以示哀悼。他被依照僧制安葬於京西盧溝河畔。

姚廣孝的魅力在於,他既是一名四大皆空、超然於物外的化外之人,又是一位胸懷抱負、用心於天下的政治人物, 他成長於黑暗混亂的元末亂世,經歷於混為一統的大明開國,奮起於繼往開來的永樂盛世。他用他畢生所學和心血參與了一個盛世的建設,同時又能夠以高超的智慧和非凡的平衡藝術在出家僧人和朝廷官員之間自由的行走,他的一生實在有太多值得我們長久回味的瞬間,從他波瀾壯闊的一生中,也能夠勾勒起我們對那個特殊的時代更加豐富和生動的印象。

上一篇:康熙皇帝為什麼不選擇太子胤祉作為繼承人?他們為什麼會反目成仇?
下一篇:朱元璋為什麼要將自己的祖宗全部殺光?朱元璋為什麼要殺自己的祖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