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小時光】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這個節日,你準備好了嗎?

小時光提醒“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臘月二十八指中國農曆年十二月(又稱“臘月”)二十八的俗稱、中國春節傳統節日之一。 臘月二十八的中國民謠有“臘月二十八,把面發”、“臘月二十八,打糕蒸饃貼花花”。中國民間風俗傳統到了農曆的臘月二十八無論是發麵還是做饃,各家各戶要開始準備主食過年。

蒸饃

這一天,各地風俗各有不同。山西人要蒸好“糕兒饃饃兩笸籮”;河北人則是“蒸棗花”預備除夕祭禮祖宗作供品;河南人也是“二十八,蒸饃炸圪塔。”只有北京人慢半拍,在二十八這天才“把面發”,等到二十九才“蒸饅頭”。北京民間講究,從初一到初五,不能動火蒸饅頭、炒菜,因為其諧音聽起來像爭爭吵吵。為了一年的幸福和美,人們就在年前把年後吃的食物提前準備好,到時只要餾餾就可以了。如今,外面賣的饅頭花樣繁多且價格不貴,所以平日自己發麵蒸饃的人越來越少。但是,每到年關,很多人還是會按照老輩傳下來的習慣,在臘月二十八這天發麵,準備第二天蒸饅頭。

打年糕

年糕是為春節制作的糕就稱為“年糕”,因為“糕”與“高”諧音,過年吃年糕含有“年年高”的美好祝願。過年吃年糕是中國人的風俗之一,春節的大年初一的早點人們講究吃年糕,這是取其“年年高”之意。

貼花花

臘月二十八除了發麵以外,還要“貼花花”,也就是貼年畫、貼春聯和貼窗花。其中貼春聯的習俗源於古代的“桃符”。古人以桃木為辟邪之木,《典術》曰:“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到了五代時,後蜀君主孟昶雅好文學,他每年都命人題寫桃符,成為後世春聯之濫觴,而題寫於桃符上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便成為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副“春聯”。

後來,隨著造紙術的問世,才出現了以紅紙代替桃木的張貼春聯的習俗。家家戶戶在屋門上、牆壁上、門楣上貼上大大小小的“福”字。寄託對幸福生活的嚮往,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小時光,提醒時光提醒你

上一篇:為什麼現在大多數年輕人過年在家待不久?原因可能為這四個理由
下一篇:2021過小年適合發朋友圈文案嗎?這些文案告訴你,朋友圈應該這樣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