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遼朝清官張儉墓被挖掘,發現墓室雖大,卻空無一物,墓主到底是誰?

張儉功著兩朝,世稱賢相,非過也。

——《遼史》

1969年,北京西城樺皮廠正要擴修廠區,在挖掘時卻觸到了硬物,仔細檢視之後,居然發現了一座墓葬。考古學家聞聲趕到,開啟墓葬之後,發現墓室雖大,但裡面卻空無一物十分儉樸,一時間讓考古學家開始思索,這墓葬的主人到底是誰呢?

經過考證墓誌銘與其他線索,最後專家確定了這墓的主人是遼國著名清官賢相張儉。張儉一生清廉,生活極其儉樸,死後要後人簡單安葬也就是自然了。

聖宗之用

張儉出生於公元962年遼朝內的一個官宦世家。996年,34歲的張儉便考中了進士,而且還拿到了第一。此後,張儉就順利邁入了仕途。因為他正直謙恭實事求是為人真誠,因此十分得上司的器重和同僚的尊敬。

張儉便一路通達,從從事、寺丞做到范陽令、雲州幕官。後來,遼聖宗開始到雲中一帶遊獵,根據遼朝的規制,皇帝到了哪裡,哪裡的地方官就應該為皇帝獻上貢禮。

可當時的雲州物產匱乏,實在沒有什麼可以進獻的。於是當地的節度使就想出來一個法子,他把能力出眾、清廉恭儉的張儉舉薦了上去,說這就是當地給聖宗的獻禮。

而聖宗之前剛好做了一個夢,他夢到自己給了四個人每人賞賜了兩口吃的,遼聖宗認為這是上天在提示他要納賢任能。而在得知了張儉的清儉有能的事蹟之後,遼聖宗就認定了,張儉就是上天賜給遼聖宗的能人賢才。

於是,遼聖宗就召見了張儉,跟張儉討論治世濟民時,張儉連口評述了當時發生了的三十多件國事,都說得頭頭是道極有見解,讓遼聖宗十分喜歡,於是便讓張儉直接出任了監察御史等高官職位。

到了1021年時,張儉就出任了左丞相之職,還晉封為了魯國公,賜號“推忠匡時守節功臣”。1026年的時候,張儉甚至還同時兼任了左丞相、南院樞密使、監修國史等等要職,成為遼朝朝廷內聲名最為顯赫的臣子。

興宗之愛

公元1031年時,遼聖宗病故,遺詔中就下令讓張儉輔佐太子也是下一任遼朝皇帝耶律宗真,耶律宗真登基之後,就成為了後世常說的遼興宗了。

遼興宗即位後,依然重用張儉,因為張儉一生清廉儉樸,從來不結黨營私,永遠是一心為朝一心為民,連衣服都號稱三十年沒換。因此遼興宗繼續讓張儉噹噹朝宰相,還同時讓張儉成為太傅,而後又進位為太師,更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

但同時,遼興宗既是好奇也是疑慮,畢竟這個時候的張儉在朝堂之上的權勢已經十分鼎盛了,每個月的月俸都足夠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了。於是他就想試試張儉是不是如他人所說的那麼清廉,便命人悄悄在張儉衣服的隱蔽一角上燒了個小洞。

結果遼興宗發現,張儉朝服上的洞一直都在好多時日都沒有任何變化,遼興宗這就更加相信張儉清廉儉樸的名聲是名副其實的了。

而張儉這些年裡,的確過得十分儉樸,他每天都是粗茶淡飯地過,甚至遼興宗來他府裡的時候,他也不讓御廚下廚,而是讓遼興宗跟著自己一起吃自己平常吃的東西,結果遼興宗卻絲毫不怒,反而吃得津津有味。

而張儉的月俸的確很多,但除了一部分被張儉用來維持府內開銷之外,其他的都被他全數捐出用於救濟鄉民了。因此,在1037年和1042年時,遼興宗還先後封張儉為韓王、陳王。而這樣的一個好人,最後也在1053年安然去世,享年91歲,正是“仁者壽矣”。

上一篇:人盡可夫這個成語的意思在時間的流逝中也改變了原來原來的意思
下一篇:三國時期的魏國到底有多強?曹操的虎騎豹堪稱特種兵,堪比特種部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