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內地有這麼一位「禁片導演」。

拍片十餘年,卻

沒有一部能公映

只在電影節放過少量場次,總票房還不足6萬元。

去年,他幹了一件火出圈的事:

在豆瓣蹲點,

給點選「想看」的網友送上片源

塵肺病患、留守兒童、抗戰老兵……

這些人身上有著最難以言說的掙扎與困惑。

透過鏡頭,底層百姓最真實的群像得以呈現。

這位導演,名叫

蔣能傑

最近,他又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

《一切都會有的》

這部紀錄片,是魚叔今年看過最有現實意義的一部。

主角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心智障礙者

要知道,中國有

1200多萬

心智障礙者。但他們的處境不被大眾所瞭解,甚至還備受誤解。

為此,蔣能傑用兩年時間,在北京一家公益機構追蹤拍攝。

如實記錄了一群心智障礙者無法自控的生活,以及機構工作人員超乎尋常的耐心付出。

雖然拍的是弱勢群體,但影片

不刻意賣慘

它既沒有上帝視角,也沒有通篇哭泣哽咽的悲觀情緒。

甚至一開場,就把「智力缺陷」的標籤隱去。

鏡頭裡好像只是兩位男性的日常生活。

第一位叫

劉斯博

雙眼皮、大高子,看著挺精神。

平時喜歡遛彎,遇人會打招呼。

吃飯的時候,還不忘cue女生叫自己帥哥。

第二位叫

劉浩

出場畫面,是在旁人的指導下做蛋炒飯。

雖然手法有點笨,但從倒油到翻炒的整個過程,一點也不含糊。

吃完飯,劉浩樂呵呵地去買可樂。

先交錢再拿貨,走前不忘說謝謝。

嗯,是個有禮貌、懂規矩的成年人。

吃飽喝足後,他吹著口哨上樓梯,準備歇息。

尋常的一天,就這麼悠哉悠哉地過完了。

等劉浩上樓推開門,眼前的景象讓人措手不及——

有人瘋狂喊叫、有人突然大笑、有人搖頭晃腦。

彷彿來到了另一個世界。

沒錯,這裡是一家康復中心,服務物件全是心智障礙者。

同是心智障礙者,為什麼劉浩和劉斯博看上去並無異樣?

這裡藏著導演的小心思。

他想用這種反差,打破大眾對於這個群體的刻板印象。

由於缺乏科普知識,許多人誤認為心智障礙者就是「發瘋」「砸東西」「大喊大叫」的精神病。

但其實,心智障礙是唐氏綜合徵、自閉症譜系障礙、智力發育遲緩等不同型別人群的統稱。

它是一個

多樣化

的群體。

症狀輕點的,還能自己做飯遛彎。

症狀嚴重的,完全沒有生活自理能力。

一句話總結:心智障礙者不能一概而論。

以上,只是本片最溫和的部分。

接下來,它開始道出一個又一個殘酷真相。

首先,在心智障礙者的字典裡,沒有僥倖這個詞。

即使有的患者看上去正常,其實也有嚴重的

生理缺陷

比如,前文提到的劉斯博。

雖然他看上去身強體健,但卻患有自閉症,而且發起病來很嚇人。

有一次,他因為奶奶去世,家裡人不讓自己出席葬禮,一氣之下拿磚頭砸了6塊玻璃。

這種破壞性極強的行為,源於他不懂如何消化情緒的生理缺陷。

但更可怕的是,

這種缺陷將伴隨他一生

因為對於心智障礙者來說,當某一個負面情緒被壓下去的同時,另一個負面情緒就會浮起。

它就像魔咒一樣,週而復始,迴圈往復。

心智障礙者,一生都要與自己的生理缺陷做對抗。

拿劉浩來說吧。

別看他能自己出門買東西。

已經40多歲的他,直到現在還要反覆學習,乘坐公共交通的禮儀。

外面的世界對他而言,依然十分危險。

比如有一次,他從便利店出來,就走丟了。

幸好最後順利回到了康復中心,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心智障礙者的困難這麼多,他們要何去何從?

我們甚至很少能在大街上,看到這個群體。

因為,

外面的環境,對他們並不友善

有一位山東的母親,曾因為心智女兒在外面吃飯大喊大叫,足足9年沒帶她出門。

還有位北京的心智兒童,因為在高鐵上受驚嚇,剮蹭到某位乘客的眼角,進而被索賠15萬。

這樣的事情多了,心智障礙者自然就

被「消失」

了。

他們去哪兒了呢?

責任心強的父母,會把心智障礙的孩子送到託養機構。

而不負責的父母,甚至會做出遺棄子女,甚至殺子騙保等荒唐行為。

現在,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心智群體瞭解更多。

大部分家庭的首選,都是託養機構。

像片子裡的劉浩和劉斯博,就是這樣認識的。

但問題也隨之而來。

在封閉環境中,過著被規劃好的生活,看起來很安全。

但5年、10年、15年下去,他們的生理機能、社交能力會持續退化,進而徹底被社會邊緣化。

最後的結局,只能是等死。

誰都不想過這樣的生活。

別忘了,心智障礙也有輕重緩急之分,重度患者確實沒得選。但輕度患者,還是有清醒意識和勞動能力的。

把他們統統「關起來」,看似一勞永逸,但也剝奪了人權。

換句話說,託養機構應該給他們自主選擇的餘地。

只要在他們能力所及範圍內做出的選擇,都應該受到尊重。

託養機構是否剝奪心智障礙者人權的探討,成為了本片最終的落腳點。

對於這個問題,已經有機構做出改變了。

像影片中出現的利智康復中心,就在嘗試

社群化住宿

也就是說,機構不再把心智障礙者統一圈養在宿舍裡,而是分開,在小區租房子住。

他們可以在出租屋裡,鍛鍊洗衣服、做飯、洗碗、拖地等生活技能。

還可以在工作人員的陪同下,下館子、唱KTV、看電影。

在有保護的情況下,透過豐富日常生活,讓他們不再恐懼與外界接觸,進而嘗試自主就業。

與此同時,機構的工作人員會更注重與心智障礙者的對話方式。

他們不再說:「你必須」「你就要」「你只能」。

轉而以徵求對方意見為主:

「你覺得呢?」

「你喜歡哪種?」

「這麼做,可以嗎?好不好?」

這些事雖然瑣碎細小,但心智障礙者卻能真正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

從而願意主動接觸社會,而不再是一味逃避。

整體來看,《一切都會有的》是部平淡又出人意料的片子。

平淡是指,相對導演以往的作品來說,這次的案例更加溫和。

出人意料是說,他把心智障礙者當普通人來拍,從日常小事中折射出群體困局,反而有種四兩撥千斤的效果。

除此之外,導演還加了一層溫暖的底色。

他不只提出問題,更透過記錄託養機構的改變,給心智障礙家庭提供了新的希望。

向人們證實了,心智障礙者也可以有尊嚴的活著。

但只有一家託養機構做出改變,還遠遠不夠。

如何讓他們更有尊嚴的活下去,是政府、家長、機構三方需要努力的功課。

而對觀看這部影片的你我他而言。

透過影片瞭解他們、打消誤解,就是在為這個群體創造更友善的生存環境。

影片上線後。

有位73歲的媽媽,帶著42歲的心智孩子一同觀看。

等字幕滾完,她激動地問導演:

一切真的都會有嗎?

很明顯,影片給這位母親,燃起了些許希望。

而這正是蔣能傑的創作初衷。

魚叔覺得,像上述這樣的母親並不少。

她們擔心的,不只是怎麼選擇託養機構。

還有孩子因為社會歧視而

無法就業,不能自力更生

的「寄生困局」。

像本片中,劉浩90歲的母親就發出過同樣的感嘆。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影片中的利智康復中心,支援了95位心智障礙者自主就業,其中有65人穩定就業。

但是這個數字還是太少。

我國有

1200萬左右

心智障礙人士,佔殘障人群的比例為14。09%,但就業率卻

不足10%

魚叔認為,這種情況的癥結,除了心智障礙人士的身體情況外,還跟社會容納度和企業包容度有關係。

改善心智障礙者就業情況,是一次集體觀念改變的緩慢程序。

但這並不意味著,沒有出路。

近年來,已經出現許多探索中的突圍者。

比如,在南京有一家麵包店,其中三分之二的烘焙師都是心智障礙人士。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在西安,有專門為心智障礙人士提供崗位的公益超市。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在蘇州,還有一位心智障礙人士自己創業,帶50多名殘疾人脫貧致富。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曾經,他們都是邊緣人。

而現在,已經可以為自己,甚至其他心智障礙人士的未來負責。

因為他們和我們一樣,有著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有著對尊嚴和公平的渴望。

魚叔相信,只要心中有信念,就能漸漸促成改變。

總有一天,當人們再提起心智障礙者,將不再有歧視與恐懼。

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有愛、更信任、更包容、更安心的環境。

就像片中劉浩說的那樣:

冰紅茶會有的,農夫山泉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全文完。

如果覺得不錯,就隨手點個「在看」吧。

這位導演拍了部只能網盤見的電影,這是一部只能網盤見的禁片紀錄片

上一篇:甄嬛父母最愛的不是甄母,而是另一個不能活在陽光下的女人,真相是
下一篇:全職太太離婚後主張家務勞動補償並獲得法院支援,這事兒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