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宋太祖趙匡胤:早知道會死,沒想到是一場溫柔的“玄武門之變”

皇帝,作為中國古代最高的統治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中國歷史源遠流長,當過皇帝的人也不在少數。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這句詩詞,把其中最為出色的四個皇帝列舉了出來。後來的人們談及皇帝都會說“秦皇漢武,唐宗宋祖”來說明他們是最厲害、最出色的。

無論是秦始皇,還是漢武帝,還是是唐太宗,他們都是當了很久的皇帝,直到生命的盡頭。而宋太祖趙匡胤的生命,卻是被弟弟“燭影斧聲”,死得不明不白,帝位也因此傳到了弟弟趙光義這一支上。

那麼,趙匡胤死之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了嗎?為什麼趙光義權勢滔天到可以謀害他的地步?

杯酒釋兵權,沒有武將制衡

自陳橋驛兵變,黃袍加身,取代後周建立大宋之後,趙匡胤當上了皇帝,反而吃也吃不香,睡也睡不好,憂心忡忡。

那個時候,六十年的時間裡,皇帝輪流做,誰有兵馬,誰有實力,誰就有機會當皇帝。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趙匡胤,深知武將集團的危害,而自己也是透過這種方式,登上的皇帝寶座,又怎麼能放得下心。

於是,就有了流傳甚廣的“宋太祖杯酒釋兵權”的故事,透過一頓酒,把幫助自己登上皇位的開國功勳們的兵權收為己用,讓他們當了富家翁。

自此,大宋朝就沒有了武將集團的威脅,皇帝將禁軍兵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當趙光義掌握禁軍,揮起斧頭砍向宋太祖的時候,完全不擔心武將們反撲,毫無顧忌。

接班人培養

沒有了武將們兵權的威脅,宋太祖就決定了扶持皇族,來加強皇權。

那時候,兩個孩子年幼,長子趙德昭年僅十歲,小兒子趙德芳更小僅一歲多。兒子們太小,而自己即使取代後周的幼主年僅七歲的柴宗訓做的皇帝,擔心同樣的事情發生在大宋身上,所以不能扶植年幼的兒子。

兒子們暫時不能培養,那麼就只能從兄弟親戚們挑出一些。然而,親戚也不多,親人也不多。趙匡胤兄妹五人,他排行老二,大哥早就去世,老四當時也就十四歲,只有弟弟老三趙光義,正值壯年二十二歲,年富力強年輕氣盛,正好可以成為自己的左膀右臂。

還有一個原因,只能選擇弟弟趙光義,是因為陳橋兵變的過程中,出力最大的就是弟弟趙光義和宰相趙普。

在太祖皇帝趙匡胤的大力扶植下,趙光義被封為晉王、宰相、中書令等實權職位,慢慢地,掌握了禁軍大權還有行政大權。

權力被架空的宋太祖趙匡胤,就知道了,死不過是遲早的事。

洛陽之變

在唯一可以抗衡晉王的趙普因為作死的聯姻事件被貶之後,宋朝都城開封,被晉王趙光義的勢力籠罩。

可能是有預感,趙匡胤在生命的最後一年,選擇了搏一搏。

開寶九年四月,趙匡胤率領群臣去洛陽拜祭,突然宣佈要遷都洛陽,最後遷都長安。他的根本目的就是離開開封,洛陽的掌控者是兒子的岳父,不是弟弟趙光義。

可惜事與願違,美好的想象敵不過現實的殘酷。趙光義出面阻攔,高呼“安天下者,在德不在險。”群臣一起起鬨高呼“在德不在險!在德不在險!”

無奈之中,趙匡胤只得仰天長嘆說:“患不在今日,自此去不出百年,天下民力殫矣!”

至此,趙匡胤無力挽救自己,而趙光義也感受了威脅,不再給哥哥機會了。

“斧聲燭影”中,趙光義最終登基上位,是為宋太宗。

悲情的結局

和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比肩的宋太祖,就這樣窩囊的又神秘的死了,留下了千年懸案。

儘管知道了要死,或許他也想不到,死得如此憋屈和難堪,卻又無能為力,一場溫柔的“玄武門之變”。

唯一好的地方,大宋還是趙家的,沒有再一次像五代十國那樣,皇帝輪流做。

上一篇:曹操和劉備誰更奸詐?(上)
下一篇:外國一斷崖發現中國古漢字,內容被翻譯後,中國專家當場淚流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