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是否因為匈奴公主長得醜,身上帶味兒,漢朝皇帝才不迎娶

在整個漢朝時期,共有十多位公主(或者是被封為“公主”的漢族女子)遠嫁匈奴和親,但是卻沒有一例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的情況。這是怎麼回事呢?

(古代和親場景)

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匈奴女子長得醜,漢朝皇帝瞧不上。

這個說法顯然是不對的。其實,任何一個民族都有美女,也有醜女。這既是一個機率問題,也是一種審美的問題。說是一個機率問題,大家都明白。說是審美問題可能有人不懂。意思就是說,人類的審美應該都是差不多的。匈奴人如果覺得漂亮,那麼,漢人也會覺得漂亮。更何況,司馬遷在《史記》中早就說過,匈奴人和漢人是同根同源的、。

還有一點,公主應該都是比較漂亮的。這是遺傳的原因形成的。因為所有匈奴的王公貴族,娶的基本上都是漂亮女子。就算匈奴王公貴族最早的男子是很醜的,但是這樣一代又一代延續下來,後代只可能越長越漂亮。

有人可能又會說,這是因為匈奴女子身上帶味兒,漢朝皇帝聞不慣。

匈奴人長期與馬牛羊等牲畜打交道,吃的食物也是這種帶很大味道的食物,因此,身上帶味兒也是有可能的。

但是,身上帶味兒,只可能是匈奴貧苦人家的女子,王公貴族的女子,身上是不可能帶味兒的。一是她們從來不會宰殺牲口及下廚,就算吃飯也有人伺候,因此她們根本就沒有機會身上帶味兒。二是香料在古代使用的是很普遍的,古代遮擋味道的方式,也主要是香料。匈奴公主身份貴重,使用的香料,肯定是最多也是最好的。因此她們身上是不會帶味兒的。

(匈奴公主)

其實,以上兩種說法,只是我們的猜測而已。這個猜測,是不符合實情的。因為根本就沒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這樣的事情發生。如果有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了,漢朝皇帝發現她們長得很醜,聞到了她們身上有特別的味兒,然後覺得上當倒黴了,從此漢朝皇帝再也不娶匈奴公主,這還說得過去。但是沒有這樣的事情發生,顯然這樣說就沒道理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要理解這個問題,我們首先要理解什麼叫“和親”。

實際上,在漢朝,只有漢朝公主嫁給匈奴王公貴族,這才叫“和親”,而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卻不叫“和親”。

網民們對於漢朝和親政策是有意見的,認為這是因為漢朝打不贏匈奴,因此才送出女人來換取和平,明顯是一種示弱的表現。

當然了,其實這種理解,也不只是現在的一種看法,古人實際上也是這麼認為的。朱棣自豪地說,他的大明王朝從來不做割地、賠款、和親這樣的軟蛋事情。可見明朝也是認為“和親”是一種用女人換取和平的做法。

而且,當漢武帝對匈奴採取積極打擊的時候,漢武帝也沒有把任何一個漢朝公主嫁到匈奴去和親。

(漢武帝)

不過,雖然“和親”政策飽受詬病。但是當漢朝在實施這個政策的時候,卻並不是這樣認為的。他們認為,“和親”的政策有極大的好處。

其一,表明了漢朝皇室比匈奴王室高人一等。古代的宗藩體系,就是少數民族的政權,奉漢人政權為宗主,然後漢人政權賜給少數民族政權糧食、布匹等日用品。

因為古代統治者認為,全天下人所能享受到的恩惠,都是皇帝賜予的。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應該對皇帝感恩。如果漢朝皇帝把糧食、布匹賜給匈奴王室,那麼,匈奴王室也就成了漢朝皇室的老百姓,他們應該對漢朝皇室感恩。

而賜給婚姻,那是一種最神聖的賜予,是比賜給糧食、布匹還要大的恩惠,匈奴的王公貴族們,更應該感恩。

只要他們表達了感恩,這樣就會歸順漢朝了。

其二,對匈奴皇室進行人種改造。

把漢朝公主嫁到匈奴王室去,如果漢朝公主在匈奴生了子女,那麼,漢朝皇室與匈奴王室就具有了血親的關係。也就是說,兩家就是親戚了,要是再打來打去,就不恰當了。

不僅如此,如果漢朝公主生育的兒子,將來能夠當匈奴的可汗。那麼也就意味著,匈奴的可汗是漢朝皇室的後代。漢朝不僅僅是一種宗主國,而且還是一種老子國。匈奴今後如果再和漢朝開戰,就是打老子國,倫理上是說不過去的。

以上咱們談了兩點“和親”的意義。如果反過來,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那麼“和親”的意義不是就完全變了嗎?不是意味著匈奴將是漢朝的宗主國及老子國了嗎?顯然,這是漢朝無法接受的。

自然,匈奴公主嫁給漢朝皇帝,這樣的事情就不可能發生了。

上一篇:亡國與亡天下的選擇,魏徵巧妙回答三姓家奴,知識分子有新追求
下一篇:戰國時期,藺相如完璧歸趙後,秦昭襄王是怎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