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太平軍投降李鴻章、左宗棠,為何很少向曾國藩投降?

相對清軍而言,太平軍有某種“優越感”,他們認為自己是“上帝子民”,地位無比尊貴,清朝則是妖魔鬼怪,是上帝要消滅之物件。因此,太平軍很少向清軍投降,前期尤其如此。1853年5月,林鳳祥率2萬老兵北伐,基本都是戰死,投降者寥寥無幾。其中之原因,自然跟拜上帝教信仰有關。

1856年9月,“天京事變”爆發,上帝第五子韋昌輝、第七子石達開,聯手殺了“上帝”楊秀清,拜上帝教信仰崩潰。此後,太平軍高階將領投降常態化,到了後期,甚至出現“乞降”,求著清軍接受投降,實在是有意思。但是,即便是投降,也分物件:多數投降李鴻章、左宗棠,投降曾國藩則很少。

01、太平軍投降物件分析

1859年初,洪秀全、陳玉成、楊輔清等欺人太甚,挑起“池州兵變”,國宗韋俊被迫投降,開啟了太平天國高階將領投降之先例。然而,韋俊並不是向曾國藩投降,此時主持湘軍大局的是湖北巡撫胡林翼,韋俊也是聯絡胡林翼,談判投降之條件。1861年9月,胡林翼病逝,曾國藩主持“東征大局”,此後很少看到太平軍將領前來投降,幾乎都是死戰到底。

“蘇州殺降”之前,投降李鴻章的太平軍很多:錢桂仁(未遂)、駱國忠、徐少蘧、蘇州八大將,等等。陳坤書、黃子隆、廖發壽等諸侯,若非“蘇州殺降”也是會投降。但是,李鴻章後期過於殘忍,大夥只能死戰到底。

左宗棠呢?號稱太平天國後期高階將領“收割機”:錢桂仁(成功)、蔡元隆、陳炳文、黃少春、丁太陽、彭禹蘭、黃十四,等等。天京陷落後,餘部太平軍將領投降者,基本都找左宗棠。

02、曾國藩號稱“曾剃頭”,投降成本高

曾國藩先後兩次主持湘軍大局。湘軍興辦時,太平天國勢頭正旺,革命意志非常堅定,還經常吊打湘軍,投降者幾乎沒有。胡林翼死後,曾國藩事實上控制了湘軍主力,其主要任務是征討金陵,奪取首功。可惜,曾國藩名聲太差,“曾剃頭”綽號,人盡皆知,太平軍將領投降,下場會很慘。

安慶會戰,因胡林翼身體不適,後期戰局由曾國藩主持。結果呢?集賢關外12000餘太平軍投降,曾國藩假裝安排遣返,卻將其屠殺殆盡。當然,操刀手不是曾國藩本人,而是他弟弟曾國荃。安慶陷落後,曾國藩為了解決軍餉,下令“索城三日”,不受軍法約束。

曾國藩喜歡“屠殺”,太平軍投降成本高,不敢輕易嘗試。後來,李鴻章搞“蘇州殺降”,誅殺8大將,屠殺4萬放下武器的太平軍。此後,江浙太平軍基本都選擇向左宗棠投降,不再“照顧”李鴻章。例如,會王蔡元隆。

03、西線太平軍以兩廣“老兄弟”為主,革命信念堅定

曾國藩主攻目標是金陵,與西線太平軍戰鬥,對手多為兩廣“老兄弟”。這些“老兄弟”從金田起義一路走來,深受拜上帝教信仰影響,意志力非常堅定,不會輕易投降。例如,安慶守將葉芸來,以及最後守衛天京的李秀成、吳如孝,等等。

定都天京之後,太平天國西征、北伐,兩廣“老兄弟”幾乎都在西線,屯駐在武昌、九江、湖口、安慶、池州、蕪湖等重鎮。那麼,江浙基地是誰來鎮守呢?李秀成後期招募軍隊,從捻軍、天地會、散兵遊勇、地痞、流氓、市民等招兵,成分非常複雜,意志力可想而知。

事實的確如此,江浙一帶投降的太平軍將領,基本都是三江兩湖籍,兩廣“老兄弟”則很少。例如,蘇州八大叛將,都不是兩廣“老兄弟”,被他們殺害的慕王譚紹光則是象州“老兄弟”。象州,拜上帝教早期活動中心之一,教徒信念堅定。

04、太平天國大勢已去,投降李鴻章、左宗棠一大堆

1863年7月,李秀成“進北攻南”作戰失敗,損失了10萬精兵,天京之圍註定無法解除,太平天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大勢已去,江浙太平軍將領自然要尋找活路,為將來做考慮。錢桂仁、駱國忠、李文炳、蔡元隆、蘇州八大將等,紛紛尋找機會聯絡李鴻章、左宗棠,準備改換門庭。

1864年7月,湘軍“吉字營”攻破天京,大肆屠殺,城內一片廢墟。隨後,忠王李秀成被俘虜,幼天王洪天貴福不久“主動”送上門,被清軍凌遲,太平天國滅亡。此時,陳得才、李世賢、汪海洋等依然有數十萬大軍,也不再成氣候。

天京陷落後,朝廷猜忌曾國藩,將追殲太平軍殘餘兵馬之重任交給李鴻章、左宗棠。李鴻章,有“蘇州殺降”先例,太平軍不敢向他投降;左宗棠,擔任閩浙總督,追擊流竄福建、廣東一帶太平軍。此時,南方太平軍想投降,只能找左宗棠。

綜上所述,“天京事變”後,拜上帝教信仰崩潰,太平軍將領投降常態化,甚至出現“乞降”現象。例如,錢桂仁“跪地”請求投降,實在有意思。曾國藩號稱“曾剃頭”,西線太平軍又多以兩廣“老兄弟”為主,故而投降不多。當然,投降成本太高,大夥對曾國藩望而卻步,才是問題之關鍵。若曾國藩攻打安慶時,採取懷柔手段,破城後及時安民,結果將大不一樣。

參考書目:《太平天國戰爭全史》

上一篇:太平軍血戰嘉興:擊斃淮軍第一悍將,殲滅清兵四千餘人
下一篇:吐蕃王活捉一名唐朝名將,下令處死他時多看了一眼,突然跪地大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