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南京出土一明朝太監墓,墓中一行文字,外國專家:我不相信

《明史稿》中寫道:“自和後,凡將命海表者,莫不盛稱和以誇示外蕃,故俗傳三寶太監下西洋,為明世盛事雲。”明朝鄭和,七下西洋,揚明國威,震懾諸邦。其船之大,世界之首,外人質疑,終得證明。

明成祖朱棣上位之後,將大明的國力推向巔峰,為同其他國家交流來往,宣揚大明國力,開拓國人對世界的認識,朱棣做出一個偉大的決定,便是下西洋。而這項偉大航行計劃的負責人就是鄭和,他原名為馬三保,因在靖難之役中戰功卓著被賜姓鄭,後改名為鄭和。

根據史料記載,為配合此次航行任務,他們特意建造一種大型船艦,稱之為“寶船”,每艘船可搭載上千人,航行人數足足將近三萬人之多。但是因為在史料中對寶船的尺寸很少提及,西方學者便抓住這一點,他們認為傳說中的寶船或許並不是很大,至少在當時不是世界之首。

這種觀點無疑有些片面,我國在近代海軍實力雖沒有西方列強強大,且屢次被擊敗,可並不能因此否定我國在航海領域的成就。其實,早在宋代,我國的船隻便可容納上千人,到明朝時期做到這一點並不難,並且當時對船隻構造又有新的突破,寶船絕不可能僅是吹噓而成。

另外,在馬歡所寫的《瀛涯勝覽》一書中也有少量記載:“寶船六十三號,大者長四十四丈四尺、闊一十八丈;中者長三十七丈,闊一十五丈。”明代的一尺將近有三米,所以可以看出寶船長足足有一百多米,寬則將近五十米,其面積與足球場差不多大小。並且還可以看出寶船數量之多,至少有六十多艘。

可史書記載畢竟可能存在誤差,況且詳細記載寶船尺寸的史料並不多,似乎並不能令人信服,還需要更加有力的證明。外國學者認為,儘管當時造船技術發達,但大多為木質材料,同現在的船隻材料有很大區別,由於原材料的限制,很難造出史書中所描述的巨船。

面對外國學者的質疑,我們只能努力尋找證據,期待他們被“打臉”的那一天。直到2010年,我國南京地區發現了一個明代磚室墓,考古隊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對古墓進行保護性挖掘。由於該古墓密封程度較好,陪葬品大多儲存完好,僅有棺木受土壤腐蝕較為嚴重。

隨後,考古人員從墓誌銘瞭解到,古墓的主人叫做洪保,他同鄭和一樣都是雲南人,年輕時進入宮中。他大概在29歲的時候跟隨明成祖朱棣,同樣在靖難之役中表現良好,所以被任命為下西洋的副使,即鄭和的副手。除卻他個人的生平經歷之外,專家們還發現其墓誌銘中詳細的寫著寶船排水量。

“永樂紀元,授內承運庫副使,蒙賜前名。充副使,統領軍士,乘大福等號五千料巨舶”。在這一段文字記載中,寫明洪保為副使,乘坐大福號等多個寶船,且這些船的載重量可達五千料,即五千石。

眾所周知,排水量是衡量一艘船大小、容量的標準。如今,一艘航空母艦的排水量皆在數萬噸以上,足以可見其容量大小。那麼洪保墓誌銘中所寫的五千料又是多少呢?專家們將其換算成如今通用的噸來計算,發現五千料大概為2500噸,也就是說寶船的排水量為2500噸左右,甚至有可能更多。

當我國學者將這一訊息釋出之後,外國人不免震驚不已,如今他們只能在這些證據面前“閉嘴”。當初,外國專家鼓吹英國與十五世紀初期建造的卡拉克船,其排水量為1400噸,相比同時期我國2500噸排水量的寶船可謂是遜色不少。

最後,專家們還根據洪保墓誌銘發現一個奇特的現象,如今大家都知道鄭和七次下西洋,第一次下西洋的時間為公元1405年,第七次下西洋的時間為公元1430年。可在其墓誌銘中記載,在1405年之前便已經有過一次遠航任務,但沒有被史書記載,並且在鄭和去世後,也曾有一次遠航任務。綜合來看,明代應有九下西洋遠航,其中鄭和參與了八次,最後一次由洪保負責。

總而言之,明朝這幾次遠洋航行活動對我國發展有重大意義,不僅彰顯了大明國威,還繼承了我國向來與其他國家友好交流交往的傳統,從絲綢之路到海上絲綢之路,再到今天的“一帶一路”,我們始終秉持著友好、和平、互助發展的大國形象,並且還會將這一傳統繼承下去,吾輩當繼往開來,銘記歷史,開創未來。

上一篇:圍攻劉銘傳,斬殺提督唐殿魁,尹隆河之戰捻軍為何先勝後敗?
下一篇:梁山好漢中最為無恥的一個,投降金國當了狗腿子,遺臭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