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治國肯定需要聰明才智,為何老子卻說“以智治國,國之賊也”

我們都知道,無論是治理國家,還是管理企業,都需要廣聚人才。只有“人才密集,智力薈萃”,有充足的“人才庫”,才能取得成功。這個道理,無論是古代社會,還是現代社會,都是成立的。

可為什麼,老子在《道德經》中卻說“以智治國,國之賊也”呢?他為什麼反對用智慧來治國呢?

(老子像)

我認為,老子的說法,雖然有些偏激,但在古代社會中,卻是很有道理的。事實上,古代的統治者,一直都是反對“以智治國”的。

一、以智治國,會丟失誠信。

古代講究的是“以德治國”。

“以德治國”至少包含三層意思:一是統治者要成為表率。二是統治者要講究仁愛。三是統治者要表現誠信。

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隱藏著老百姓是弱勢群體這樣一個背景。因為老百姓在倫理道德方面不會做得很好,所以統治者要“教化”他們。而“教化”他們最好的辦法,就是給他們做出表率,讓他們跟著做。因為老百姓處境困難,因此需要給他們以“仁愛”,像父母愛子女一樣愛老百姓,所以古代的官員,又叫做“父母官”。

而更重要的一點,就是對老百姓要有誠信。其實,老百姓也不需要你做什麼表率,不需要你來關愛。你只要把你的承諾做到就可以了。但是古代統治者,往往在這一點上做得最不好。

當古代統治者喪失誠信的時候,他們就欺騙人了。而欺騙人,往往就是建立在“智慧”的基礎上的。說得好聽一點,叫做“智慧”;說得不好聽一點,叫做“奸謀”。而一般老百姓因為智力不足,因此統治者的“奸謀”常常大行其道。

因此,老子反對“以智治國”,其實就是為了維護誠信。

(王安石)

二、以智治國,會與民爭利。

司馬遷在《史記》中講過一個魯國宰相公孫休的故事。司馬遷在裡面特別強調,當官的不能夠“與民爭利”。

當官的是很容易“與民爭利”的。為什麼呢?因為他們擁有深厚的背景,豐富的資源。這一點,讓他們很容易就成功。如果他們在比一般老百姓有背景有人脈的同時,還有智慧,那就更加容易獲得成功了。

古代人認為,天下的財富是有限的,統治者本來就已經有了,他們再去搶奪屬於老百姓的“蛋糕”,也就是在“與民爭利”。

王安石變法,之所以後世對他的評價不高,就是古人認為,他這有“與民爭利”的嫌疑。

當統治者在使用智慧,從而涉嫌了“與民爭利”的時候,智慧在治國中顯然是不合適的。

(李世民像)

三、以智治國,會天下不寧。

中國古代是一個農業社會。農業社會最需要的,就是安定。只有安定了,天下太平了,社會才能進步。

但是,古代又是一個皇權社會,權力極端的不平衡。統治者的權力太大,老百姓的權力太小。這樣一來,又很容易產生動盪。

因此,為了不產生動盪,確保安定,古代經常實施愚民政策,也就是重視德行而否定智慧。因為人有了智慧,必然會思考。而人一旦思考,就會看出社會的不公,就容易起來造反。

其實也不只是中國,在西方也是這樣的。上帝為什麼讓伊甸園裡的亞當和夏娃不要去碰智慧樹上的果子,就是上帝想實施“愚民政策”,從而保持安定。當亞當和夏娃吃了智慧樹上的果子,會思考,知道羞恥的時候,動盪就開始了。後來上帝讓他們去人間,而他們所受的那些苦難,就是動盪的隱喻。

既然智慧不適宜在老百姓中提倡,自然也不適宜在統治者中提倡。皇帝最喜歡的大臣是什麼?是忠誠質樸的人。李世民為什麼喜歡尉遲敬德超過喜歡別人?就是因為尉遲敬德忠樸。

皇帝需要的是執行力。對老百姓是這樣,對各級官員也是這樣。

可以說,正是從天下太平的角度來考慮,老子提出了“以智治國,國之賊也”的主張。

上一篇:歷史上除了關羽之外,還有兩位武聖,第一位比關羽久遠得多
下一篇:李淵有四個兒子,將他們的名字連起來,暴露李淵的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