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呂布被罵“三姓家奴”,魏徵五易其主,為何卻被認為是忠臣典範?

筆者首次瞭解到唐朝宰相魏徵,並不是魏徵離世後唐太宗李世民所說的“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而是魏徵家有悍妻一個,據正史所載,魏徵只有河東裴氏一個妻子,當時筆者覺得十分有趣。

不過能流芳百世之人,在歷史上必有大成就,就像李世民說的“三鏡”,魏徵留給後世的形象是一代名相、忠臣典範,但少有人知魏徵五易其主。

隋朝末年,山東先是經歷大水災,然而還沒緩過來,又是大旱,繼而光中地區發生瘟疫,但隋煬帝卻對官倉控制嚴格,又大肆徵兵,意圖攻打高句麗,從而發生了瓦崗起義,魏徵早年就參加了這場起義,跟隨的是西魏名將李弼的曾孫李密。

但李密並沒有用魏徵所獻上的壯大瓦崗的十條計策,魏徵沒有良好的出身,因此常被輕視。618年,李密被隋末群雄之一的王世充所擊敗,於是歸降了李唐,魏徵也一同投降了李唐。

彼時,李淵建立起了唐朝,年號武德,李密歸唐,李淵大喜過望,封他為魏國公,還將表妹獨孤氏許配給了李密,稱呼李密為弟。而李密的部將徐世勣佔據著李密原來管轄的領土,不知要作何打算,他說:

“魏公既歸大唐,今此人眾土地,魏公所有也。吾若上表獻之,即是利主之敗,自為己功,以邀富貴,吾所恥也。今宜具錄州縣名數及軍人戶口,總啟魏公,聽公自獻,此則魏公之功也。”

徐世勣向唐獻城,並沒有獨佔功勞,而是將功勞都歸給了李密,李淵得知此事後對徐世勣的作為尤為感動,因此賜其“李”姓,也就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李勣。

不過李密降唐後心中頗不服氣,他想把李淵比下去,自己當天子,因此不久後就反了,但魏徵並沒有跟隨而去,招降李勣一事上,魏徵倒是插了一腳。

然而割據群雄之一的竇建德進犯相州、黎陽,魏徵等人被俘,魏徵則得到了起居舍人的官職,該官職主要是記載皇帝的言行。但在621年,竇建德被李世民所擊敗,魏徵再次入唐,進入了太子李建成的帳營,為太子洗馬。

帝王之家,父子離心、兄弟相爭的事情沒少發生過,魏徵敏銳的察覺到功績在於太子之上李世民將會威脅到李建成的位子,因此勸諫李建成把李世民安排到別的地方,但李建成始終猶豫不決。

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之變,李建成敗了,李世民責問魏徵,為什麼要離間他們兄弟倆?彼時刀子架在脖子上,魏徵乾脆說道,太子要是早些聽他的話,就沒有今日之事了。

沒成想,敢於直言的魏徵反倒受到了李世民的賞識,得到了重用,官至宰相,名芳百世。如此來看,從李密到李淵、竇建德、李建成,再到李世民,與其說魏徵五易其主,不如說在其位,謀其職,因此後世對魏徵的評價很高。

相比之下,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拜了丁原、董卓為義父,結果兩個義父都死於呂布之手,違背了古代所講究的“忠”、“孝”,因此也就被稱作“三姓家奴”,還有一姓是他的本姓,不過在真實歷史上,丁原與呂布並非父子。

上一篇:明朝中後期皇帝為什麼重用太監?
下一篇:終末的女武神:始皇帝一打五真的是謠言?它更像一個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