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過度”追求,會讓你陷入無法自拔的深淵

關於“過度”一詞,《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是“超越適當的限度”。例如“過度疲勞”、“過度勞累”,這些都是一種過度的表現。

舉一個生活之中比較常見的例子。假如我們感冒了,同時看到周圍的人也感冒了,而且人數較多,這時候你會比較重視感冒,有時候還會過度治療,實際上你這個感冒不算很嚴重;同樣是感冒了,身邊感冒的人不多,這時候,感冒不會引起你的重視,你會想,能抗則抗,增加抵抗力。

你看,有時候過度會隨著身邊的環境而改變,有時候的過度卻屬於

“偏執”

凡事一旦“過度”,相應的懲罰也會隨之而來

上學那個時候,很多同學迷戀上了網咖,常在黑夜逃校去上網 。一星期去一次也就算了,有人是那種“過度”迷戀,一星期去3-4次,上課兩眼無神,小手拖著下巴,那叫一個累。

這種迷戀帶來了家長的懲罰。老師發現,通知家長,家長辛辛苦苦送你上學,老師想透過家長來震懾一下“過度”迷戀的同學,捱過老師、家長的批評後,老師成了揭發他的罪人,對於家長,只能是默默服從。

這只是“過度”的冰山一角。再看看“過度”的其他事情,就會發現,凡事“過度”,不見得就是好的。

比如“過度熬夜”,熬一天兩天沒事,你要是熬一個星期,睡眠不足,精神萎靡,帶來的是生活上的渾渾噩噩,每天頭昏腦漲,什麼都不想幹,什麼都不去想,即使到真正想做的時候,也做不好。

可怕的不是“過度”,而是明知自己“過度”卻還要擺出張潮在《幽夢影》的說辭——“

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水不可以無藻,喬木不可以無藤蘿,人不可以無癖

”為自己的非理性行為開脫。

人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的,一旦有了某些“過度”行為,會想方設法為自己的這種鑽牛角尖尋找開脫之法。

我們為什麼總想著為自己找藉口,而不是明知有錯就去改。“過度”在一方面意味著一種上癮,上癮會帶來舒服感,人為了讓這種舒服的感覺延續下去,所以不斷為自己找藉口,從而持續獲得這種渾渾噩噩的舒服。

所以就有了找藉口,而不是知錯就改。

“過度”還會影響人的一生

古有寒窗苦讀數十年,只為科舉一考;今有義務教育9年外加高中3年,也為一考。當然古今不同,我們只說今,不說古。

很多人也許沒有上大學,但經歷高考的人依然很多。高考前夕的緊張和壓力感到現在會不會在你腦海油然而生,坐在考場,會不會腦袋突然一片白,雙眼無神,發呆望著黑板,頭也不敢轉,深怕轉多了被認為抄襲,卷子拿到手中,看到熟悉的題,心中一喜,看到不熟悉的,手中捏一把汗。

這一切都是“過度緊張”所帶來的,有時候“過度緊張”會使我們發揮失常,會壓垮心理的最後一道防線。

還有人會“過度崇拜”,這種崇拜就像古代臣子見了主子那樣俯首稱臣,一股腦盲目崇拜,這樣的崇拜,往往會導致一個人的思維弱化、固化,嚴重了會被人看作精神軟骨或人格矮化。

有人會“過度自我”,一旦到了大場面,為了點面子,使出渾身解數,定要在眾人面前說道一番,這個時候,為了讓面子進一步擴大影響力,不免會摻雜些自戀和自大的口吻。

有時,運動員的“過度緊張”就像是高考那種發揮失常一般,過後痛心疾首,卻無可奈何。都知道這種“過度緊張”對發揮而言幾乎是致命的,但一到場上難免緊張。

為了不讓這些“過度”影響我們的人生,我們勢必要做出適當反擊。

找到“過度”的對立面“適度”

在《閱讀是最好的獨處》說道:““過度”的對立面是“適度”。相對於偏頗和極端,“適度”意味著人與自我、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萬事萬物之間的均衡狀態”。

另一方面“適度”肯定事物的複雜性,尊重差異和靈活多變。

要達到“適度”的狀態,首要了解的是事物本身的複雜性,瞭解完事物的複雜性,我們要尊重這種複雜性,然後根據這種複雜性再求靈活多變。

比如“過度依賴手機”,這件事本是複雜的,我們要了解並不是手機本身讓我們依賴的,而是裡面的各種軟體讓我們產生依賴,除了不必要的通訊軟體,其他軟體在消耗我們的注意力,這裡面的複雜性包括手機本身,手機軟體,日常使用時間,日常重度使用某款軟體,根據這些,我們再根據自身的狀況相應的靈活多變。

這種靈活多變包括減少手機的使用,解除安裝軟體,轉移注意力等等。

在這些事情之後,我們還要與自我相處融洽,怎麼才算與自我融洽呢?自我融洽包括瞭解自身,深刻清楚自己所處的環境,對自我有認知。如果是學生,當下首要去做的便是學習;如果是上班者,首要的是工作並非娛樂。

人在與自我相處之後,還要懂得與自然、社會、萬事萬物相處。與自然相處要遵循自然規律,不能違背自然去做一件事;人與社會的相處就像和一位要好的朋友,這位朋友發展了,變好了,這位朋友總想著要拉你一把,而朋友拉你一把之後,你還要想著怎麼報恩,這就像社會給予我們條件,我們要奉獻於社會那樣。

而人與萬事萬物相處就變得複雜了,這種複雜就像你處理完家務事又得處理工作,然後還得處理情感事物,然後還要處理未來的規劃,讓你忙得焦頭爛額。

雖說複雜,但總歸還要解決,這種解決的辦法就是用“適度”處理每一件事情,從中最佳化我們的方法論,爭取下次處理得更好。

還請相信,我說的

每一句話,

你都有理由質疑。

上一篇:李善長被處死前,拿出免死鐵券,朱元璋冷笑,你仔細看看上面4字
下一篇:蜀漢名將:他一生多次易主,作為降將,卻一次比一次混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