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東北對中國歷史的貢獻

先秦時期的古人分為五部分,中原為華夏族,其四周的種族稱為東夷、西戎、南蠻、北狄。秦漢以後,與匈奴毫無關係的東胡人等遊牧民族也被稱為狄。

今天我們要說的狄為東北民族,其最早的歷史可追溯到堯舜禹時代。東北有四大族系:肅慎、漢人、穢貊和東胡,起自先秦,迄於明清,貫穿東北古史之始終。

一、肅慎:

商周時期,已臣服於中原王朝。肅慎分佈大體在今長白山以北,西至松嫩平原,北至黑龍江中下游廣大地區。

到了漢朝,肅慎更名挹(易)婁。《後漢書》與《三國志》記載,挹婁在扶余千里之北(黑龍江),當時臣屬於繁盛的扶餘國(遼吉)。

南北朝時期,挹婁的一支改為勿吉,勿吉是肅慎族繼肅慎、挹婁稱號後使用的第三個族稱,主要活動在松花江流域。

隋唐時期,勿吉改為靺鞨(漠河),靺鞨是滿洲先祖的第一個自稱,唐代分為白山靺鞨、粟末靺鞨、黑水靺鞨等部,其中粟末靺鞨首領大祚榮建立了號稱“海東盛國”的渤海國。

五代及遼朝時期為靺鞨改為女真,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統一女真各部,在會寧府(哈爾濱阿城)建立金朝。

明朝初期,女真分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東海女真三大部。清太祖努爾哈赤統一女真諸部,在赫圖阿拉城稱汗建國,史稱後金。清太宗皇太極在盛京(瀋陽)改族名女真為滿州族,改國號為大清。

從肅慎、挹婁、勿吉、靺鞨、女真,最後到滿族,都吸納了周邊其他民族,之後融合而成的。所以說,肅慎可以說是滿族的先祖,是純正東北人的祖先。

二、穢貊:

西周時是臣屬國。最早的文字記載出現於《史記》,齊桓公發動過對穢貊的戰爭。西漢時期穢貊立國,中原王朝稱之為扶余。到魏晉南北朝時,經過幾次變遷,大部分同東胡、肅慎、三韓人後裔融合了。

三、東胡:

自商代初年到西漢,東胡存在大約1300年。東胡因居匈奴以東得名,在遼河流域迅速崛起,戰國時期未燕將秦開所破。秦末,東胡再次強盛,又為匈奴冒頓單于擊敗。退居烏桓山的一支稱為烏桓,退居鮮卑山的一支稱鮮卑。

西漢時期,霍去病打破匈奴。漢朝設定護烏桓校尉,將烏桓遷到邊防五郡管轄,烏桓逐漸發展成若干部落,各自為政,一直沒形成統一的部落聯盟。公元207年,曹操北征烏桓,最後一任大單于蹋頓在白狼山之戰中被張遼斬殺。烏桓自此散落,分別被漢、鮮卑、鐵勒等同化。

鮮卑興起於大興安嶺,是魏晉南北朝對中國影響最大的遊牧民族。公元2世紀,鮮卑人在彈汗山建立王庭,東功扶余,西擊烏孫,北逐丁零,南擾漢朝,成為草原的新主人。公元4世紀,匈奴、鮮卑、羯、氐、羌等“五胡”近千萬人浩浩蕩蕩地開進中原,晉朝被推翻,中華大地進入五胡十六國時期。在這個少數民族君臨天下的時代,鮮卑先後建立了前燕、後燕、西燕、南燕、西秦、南涼、代國、北魏、北周。

契丹,鮮卑的旁支部落,被鮮卑慕容氏的前燕擊潰,一分為三。其中之一是後來建立北周的宇文鮮卑,一支就是契丹。北魏的拓跋鮮卑再次出擊,將契丹分割在松漠(今大興安嶺)東部。公元907年,朱溫篡位,大唐覆亡,耶律阿保機稱帝,國號契丹。耶律德光率軍攻佔汴京稱帝,改國號大遼。1125年,遼朝被金朝所滅。

遼朝貴族先後建立、北遼、西遼、東遼、後遼和後西遼。契丹的軍事力量與影響力涵蓋西域地區,中亞、西亞與東歐等地區將契丹視為中國的代表稱謂,斯拉夫語的中國音譯即契丹。

在中國歷史上,東北民族數次南下,影響並統治中國長達1400多年。東北的歷史,給了我們很多啟示。有首歌叫東北人都是活雷鋒,東北各民族為中華民族的形成和發展,為古代中國的繁榮和強盛,做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華夏各民族經過五千年發展已融為一體,不再有地域之分。今天恰逢雷鋒紀念日,謹以此文獻給偉大的東北民族。

上一篇:清代奇案:男子娶貌美媳婦,卻害朋友一家五口喪命,自己也入獄
下一篇:北京控股球隊輸給了北京男籃,馬布裡得背這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