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快網

導航選單

劉邦白登山之圍中被40萬草原精銳圍了個水洩不通差點就讓他丟掉性命

漢朝和匈奴發生的首次矛盾就是劉邦的白登山之圍,當時身為西漢帝國創始人的劉邦就對匈奴發動了進攻。劉邦認為匈奴沒什麼大不了的,畢竟自己也有較好的軍事水平,即使項羽這種千古無二之人也是自己的手下敗將。然而劉邦在白登山之圍中就被40萬草原精銳圍了個水洩不通,差點就讓劉邦將性命留在那裡了。

最重要的是,這40萬騎兵裝備都各有不同,而且非常有規律。東邊都是青馬,南邊全是紅馬,西邊全是白馬,北面全是黑馬。如果沒有強大後勤力量的話,那無法保證這種顏色分配的。劉邦和手下兵馬都見證了匈奴有多麼恐怖,於是在白登山之圍結束後,劉邦就和匈奴採取了和親政策。

劉邦選擇和親的緣故有不少,首先就是認為自身是沒有戰勝匈奴的水平,而且當時內部還需要發展。而漢朝對匈奴的和親政策在劉邦駕崩後也始終在維持,何況漢朝沒有膽量對匈奴動手。在呂后當老大的時候,樊噲居然不知天高地厚地想要去攻打匈奴,結果季布就開始對他冷嘲熱諷了:昔日高祖皇帝帶領40萬大軍都差點被匈奴包餃子,你樊噲有什麼能力可以戰勝匈奴。

而從劉邦開始,漢朝皇帝們都認為匈奴是非常強大的,在漢文帝和漢景帝在位的時候,匈奴分別對華夏發動了4次和3次大規模的入侵。而漢朝經歷了匈奴的常年入侵後就對其特點有所瞭解了:機動性不一般,騎射是強項,人人好戰,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和土匪沒什麼兩樣。

漢武帝初期就準備對匈奴下手了,當時年輕的劉徹並沒有把握能戰勝匈奴,從馬邑之謀就可以明白,漢朝希望用已一次謀略將匈奴的問題全面解決肯定是不現實的。劉徹初期和匈奴交手這麼多次,也只有大將軍衛青獲得了少量勝利,和後來誕生的霍去病相比,衛青就顯得遜色很多了。

衛青和匈奴總共交手了7次,殺死和抓獲的敵人也就5萬多人,而霍去病和匈奴交手了6次殺死和抓獲了11萬多敵人,可以說霍去病的效率比衛青高出一倍多,何況還沒出戰那麼長時間。那麼有人就想問了:善於騎射且機動性強的匈奴為何會被霍去病打得屁滾尿流?難道霍去病有什麼法寶?

主要和三點有關:首先一點也是最關鍵的因素,那就是經歷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後,讓漢武帝遠征匈奴提供了豐厚的資本。在漢武帝當上老大時,國力是非常強盛的,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尤其是經濟方面,因此才能買到更好的裝備。在聽從了匈奴降將的建議以後,霍去病就讓每位騎兵都擁有三匹戰馬,不光是為了換著騎,而且也是為了帶物資。漢軍騎兵由於有了這種奢侈配置後而讓戰鬥力提升了很多;而騎兵有了這麼多戰馬以後也方便了很多,對於西漢騎兵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其次也就是漢武帝時期的騎兵手中兵器質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漢朝的武器鍛造質量水平在劉徹時期有了很大的提升,無論是鎧甲還是腰刀,甚至是弓弩都有了很大的提升。不過這種冶鐵技術是匈奴人不具備的,鎧甲等軍備物資是他們所缺少的,甚至用骨頭做了不少武器。匈奴人就是因為他們自己騎射能力非凡才能在面對漢軍時有優勢,不過等漢軍的騎射能力趕上了之後,草原部落就沒有什麼優勢了。在實際交手的時候,漢軍就憑藉精良的裝備而在和草原部落交手時擁有主動權。

其實,武器裝備還是次要的,關鍵還是在於優秀的人才,霍去病這種少年英雄就是出色的人才,他的統帥水平大家有目共睹。在戰場上,霍去病往往會展開所謂的快攻閃電戰,給予敵人突然襲擊讓他們猝不及防。霍去病在多次大戰當中孤軍深入,直接深入敵人的命脈。不過必須明白一點,匈奴人是沒有固定的真諦,只要霍去病迷了路,那這支孤軍就很有可能陷入到絕境之中。然而霍去病和其所率騎兵在和強悍的草原部落交手時展現了死戰到底的決心,他們是有王者風範的部隊,而霍去病的騎兵能夠碾壓草原部落也是因為這個緣故。

上一篇:長江砂耗子日工作6小時暴賺百萬,背後的黑手令人不敢輕易下手
下一篇:宇文化及是什麼人?他是怎麼死的?宇文化及為什麼要殺死宇文化及?